十八世紀的兩個重要革命(急)

2013-11-03 5:53 pm
請說明十八世紀有兩個重要的「革命」,不僅影響社會發展,還如何進一步影響音樂的發展?

回答 (2)

2013-11-03 6:31 pm
✔ 最佳答案
十八世紀影響音樂的發展的革命為「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浪漫主義是開始於18世紀西歐的藝術、文學及文化運動,發生於1790年工業革命開始的前後。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裡發生的事件和其背後的意識形態也影響了浪漫主義運動。

法國大革命時期音樂指1789~1794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音樂。它標誌著被封建統治階級所壟斷的音樂藝術衝出了宮廷與教堂,與廣大人民相結合;革命的音樂家與人民拿起音樂這一文化武器,作為爭取解放、創造新生活的鬥爭工具。它以其革命的激情,高昂的音調,戰鬥的節奏和廣泛的群眾性為特徵,在音樂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

1789年的法國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這種變革深刻影響了19世紀歐洲音樂藝術的發展。革命中的資產階級對藝術與政治、藝術與現實鬥爭間的關係,對音樂的社會功能等問題的觀點十分激進。在大革命的整個過程中,群眾性的音樂生活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並發揮出巨大的作用。被貴族、教士壟斷的音樂藝術衝出了宮廷和教堂,走向街頭、廣場、軍營、俱樂部。當時盛行的各種節日慶典,英雄烈士的葬禮儀式,軍隊的出征和凱旋等群眾集會的場合,群眾性的歌舞,專業合唱隊、樂隊的演唱、演奏是絕不可少的。特別是歌曲成了各階級、各政治派別進行鬥爭的工具,哪裡有聚集的人群,那裡就有歌聲。 革命群眾歌曲的產生和流傳從1789年革命爆發到1793年雅各賓專政的革命高潮時期,產生了3000多首歌曲。

不同階層的法國人民、不同階級的思想感情、政治傾向、理想和信念,都在歌曲中表達出來。絕大多數的歌曲是群眾自己的創作,作者中有熱情的愛國者、革命者,他們在作品上常常標以“愛國者”、“自由共和國公民”、“徒工”、“警衛”、“鞋匠”的署名。流行小調、民歌、舞曲、群眾喜愛的歌劇詠嘆調,甚至教堂的讚美詩,都被拿來填詞。新的歌曲一經產生,立即被遍布巴黎的歌手們傳播開去。新政權也十分重視歌曲的作用。國民議會定期出版歌集,並在政府公告、傳單、報刊、日曆以至家庭用品上登載歌曲。

此外由於工業革命的影響,十九世紀的歐洲形成廣大新興的中產階級愛樂人口,二千人座位的音樂廳在歐洲各主要的都會區陸續興建,以迎合這批廣大的愛樂族。十八世紀貴族與音樂家之間亦師亦友的親近關係,相對狹窄的音樂社交生態環境,被上述新興的中產階級愛樂者給改變、稀釋了。音樂家與聽眾因而有了距離,但舞台上的天王巨星也因此應運而生,小提琴家帕格尼尼與鋼琴家李斯特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十九世紀不只職業音樂家的人口增加,更由於工業革命後機器可大量製造樂器而大大降低其成本,致使一般中產階級家庭都有能力購買鋼琴等樂器,成為家庭音樂會的核心樂器,也因此家庭音樂會成為居家生活的主要休閒活動之一,從而培養了許多業餘音樂演奏者,自此職業與業餘成為推動古典音樂的兩大主軸。

十九世紀以前建立在以宗教為基礎的音樂創作,進入到十九世紀以後,個人的或國家的理想色彩超越了傳統的教會,成為十九世紀浪漫的理想主義,另一方面由於工業革命所形成的資本家,造成社會新的階級對立,為消弭此社會不平等之現象,遂有馬克斯與恩格斯發表的〈共產主義宣言〉,宣揚國際的社會主義理念的唯物論。

十九世紀的傳統指的是十八世紀古典時期的音樂理念—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弦樂四重奏等,延續這種理念的音樂家有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布拉姆斯等;相對於古典音樂的傳統,另有一批音樂家持不一樣的看法,認為音樂須具備文學、戲劇的主題與情節,德國音樂家華格納所標榜的〈音樂歌劇〉就是此種理念的實踐,其他尚有類似主張的音樂家像李斯特的交響詩與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皆屬這類型的創作者。十九世紀古典主義支持者與所謂標題式的創新者,成了浪漫時期壁壘分明的兩大陣營。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2013-11-03 5:57 pm
說到18世紀的革命我只想到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

但我不清楚這兩個事件對音樂有沒有影響*.*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47: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103000016KK0162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