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岳家軍軍規

2013-11-01 6:14 am
最近看了自己買的書「岳飛傳」
更新1:

這位友人,實在對不住,您好像跑錯問題了!

更新2:

請問這網址是有關問題的嗎?

更新3:

各位的解說都十分有理,黃某佩服^_^

回答 (3)

2013-11-02 9:45 pm
✔ 最佳答案
在岳飛遇害後,宋高宗將大部分岳家軍的戰史毀去,留下來的只有為數不多的片段紀錄,實際岳家軍的軍規紀錄已不得而知,我們只能從當時所留下的文字記錄來間接了解當時岳家軍的軍紀。

岳飛治軍,以嚴明軍紀而著稱於史,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虜掠』。南宋學者周密在其著述《齊東野語》中稱讚岳飛的軍紀為『中興諸將第一』。岳飛在南宋軍界初露頭角之際,給人印象最深的,尚不是他的戰功,而是他那嚴明的軍紀。南宋建炎四年,岳飛獨立成軍,岳家軍雛形初現。在這之後,岳飛所部一直以『紀律嚴明,秋毫不犯』『兵不犯令,民不厭兵』而著稱於世。

岳飛的部眾原先大多是『四方亡命、樂縱、嗜殺之徒』,所以能『奉令承教,無敢違戾』,主要是靠著嚴明的軍紀以及刀斧棍棒之威。對於部屬們的管教,凡涉及軍紀的事,岳飛一律採用嚴格要求,嚴肅處理。既使強取民間一錢一物,也要重罰不赦。岳飛以嚴格的軍法約束其官兵,『行師用眾,秋毫無犯。有踐民稼,傷農功,市物售直不如民欲之類,其死不貸』『取人一錢者,必斬』。

岳家軍將士行軍經過鄉村,一般都露宿在村民家門外,百姓開門接納,兵士也不敢進屋。早晨,軍隊啟程之後,村民家屋外堆放的草葦依然如舊而不亂。岳家軍每到一地,岳飛親自帶領十幾名近衛騎兵到軍營附近巡視,檢查軍紀執行情況,惟恐有軍士做出違反軍紀的事情。『(岳飛)每駐軍,必自從十數騎周遭巡歷,惟恐有一不如紀律者』。

岳飛訓練軍隊很嚴格,平常訓練時也按著實戰和臨戰的要求進行。而對於普通士卒在武技方面存在的問題,岳飛則著重採用教導、訓練辦法,並告誡他的部將們,不要為這類事而輕易地笞責和辱罵那些普通士卒。不論在戰時或在平時,岳飛總是和士卒們同甘共苦,在飲食起居等日常生活方面,沒有任何特殊之處。岳飛帶兵在外,時常『與士卒最下者同食』。岳飛帶兵打仗,注重賞罰分明。在作戰中,凡將士立功,必受賞,凡有過的必受罰。岳飛待千萬人如待一人:公正無私,恩威相濟。《郢州忠烈行祠記》稱讚岳飛:『小善必賞,小過必罰,待數千萬人如待一人。』

岳飛還認為,管理軍隊,仁、信、智、勇、嚴五者缺一不可。關於為將之“五德”,並非岳飛的發明,在《孫子兵法》中早已有之。孫武說:『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岳飛將“五德”的次序有所調整,而將“仁”字放在第一位,應是受 ​​儒家思想的影響。岳飛治軍,主要還是以“廉”字“正己”“自治”,以“仁”和“嚴”字“正物”“治人”。岳飛治軍雖嚴,卻嚴而不酷。岳飛對百姓,對部屬,甚至對降敵,都本著儒家『仁心愛物』的理念來對待。岳飛嚴禁軍隊搶劫和騷擾百姓,這正是岳飛“恤民”精神的體現。

南宋東州愛國人士王自中在淳熙十五年(1188年)九月所撰的《郢州忠烈行祠記》中,曾將岳飛的治軍品行歸納為以下八點:

『一曰忠:臨戎誓眾,言及國家之祝,仰天橫泗,士皆欷歟而聽命。聞大駕所幸,未嘗背其方而坐。二曰虛:食客所至常滿,商論古今,相究詰,切直無違忤。三曰整:兵所經,夜宿民戶外,民開門納之,莫敢先入。晨起去,草葦無亂者。四曰廉:一錢不私藏。五曰公:小善必賞、小過必罰,待數千萬人如待一人。六曰定:猝遇敵,不為搖動,敵以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七曰選能:背嵬所向,一皆當百。八曰不貪功:功率推與其下。』  

在中國古代,軍政腐敗,軍紀放縱,是司空見慣的。軍隊戰勝以擄掠維繫士氣,軍隊戰敗以搶劫平息怨憤時有發生,岳飛嚴明軍紀,整肅軍政,端正軍風,是一種罕見的難能可貴的特例。這固然是時代之所需,抗金之所需,其實也是與岳飛個人的理想、抱負、品格和特殊努力分不開的。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2014-10-01 2:51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3-11-02 5:35 pm
真實的岳家軍軍規應該早已失傳了

畢竟在岳家之後中國還經歷許許多多紛爭亂世

但最主要幾點應該強調:服從,紀律,勇毅。

1. 服從:指的是對上司,對將令的遵守,不違背,也不孤執己見,才能使整個軍隊的攻守,有前呼後應,前仆後繼,也不亂陣腳的軍隊行軍方式。

2.紀律:由自律開始,注重生活簡潔樸素,不存私心,不額外有所追求,並與軍中伙伴保持信任。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絕不拖泥帶水,加快軍隊的可調度性以及機動性。

3.勇毅:非指令或是技術性,絕不撤退。就算被包圍,只有一死,也要堅持下去,慷慨赴義。增強了整個軍隊的戰鬥力,不因怕死而有所退卻。


軍規的詳細指令應已失傳,以上為三大核心理念。

2013-11-02 14:28:25 補充:
南宋初年,金兵挾攻陷汴梁(開封)、俘獲二帝(北宋徽宗、欽宗)之威勢,背棄和約,繼續南侵,越過黃河,一路燒殺搶掠,民不聊生,生靈塗炭,中原危難,中華傳統優秀文明在野蠻鐵蹄踐踏下岌岌可危。

大唐太宗有詩云:“疾風知勁草,極盪識誠臣”。茫茫蒼宇,天意慈悲。神州危難之際,必有英雄豪傑適時出現,匡扶社稷,保疆衛民,承傳中華文明之薪火。恰在此時,岳飛出現了。

2013-11-02 14:28:38 補充:
岳飛(西元1103年——1141年),字鵬舉,宋朝河南相州(湯陰)人。就在中原蒙難之時,他挺身而出,擔負起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大任。岳飛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少有凌雲之志。在母親慈愛而又嚴謹的教誨下,岳飛自小即樹立起“精忠報國”的高遠志向;接着又得遇明師周侗,學成一身超凡入聖的武藝,兼之精通兵書戰策,成為人中俊傑,國家棟樑,救時之英雄。

話說1140年,岳飛親率大軍在郾城、穎昌諸戰中屢敗金軍,然後乘勝進軍朱仙鎮,真是勢如破竹,兵鋒所到之處,金兵望風披靡,誰都知道岳家軍軍規極嚴,威勢極盛,乃是一支堅不可摧的正義神武之師,真是“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2013-11-02 14:28:48 補充:
然而,此時岳飛卻遇到一個非常棘手問題:糧草匱乏。偌大的南宋朝廷,怎麼會缺少北伐大軍的糧草呢?其原因就在於身居宰相要職的秦檜的惡意刁難、掣肘。金軍統帥兀朮因戰場處處失利,便暗中指使早已被利益收買而通敵叛國的秦檜伺機下手。此時秦檜先是拒發援兵,接着撤走岳飛左右兩翼的軍隊,想以此迫使孤軍深入的岳飛自動退軍。但岳元帥智勇雙全、渾身是膽,歷來以江山社稷為重,怎肯把個人安危榮辱放在心上!他非但不退兵,反而在精心謀划之後,揮戈前進,直逼金軍侵佔的兵家要地——朱仙鎮。兀朮大驚失色 ,連連催促秦檜“想辦法”,秦檜與王氏又出一毒計:以給養困難為由斷絕岳家軍的糧草。

2013-11-02 14:29:17 補充:
這一手確實令岳元帥極感為難:常言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草如何作戰呢?岳飛平素治軍嚴明,號令軍隊“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同時又深知民間疾苦,就更不能向長期在金軍鐵蹄下苦苦求生的百姓徵收軍糧了。儘管所到之處百姓簞食壺漿、 夾道歡迎,可他又怎肯忍心給貧弱不堪的善良百姓雪上加霜呢?這天,他踱出虎帳,負手而立,仰望朗朗晴空、悠悠白雲,看似閑暇,實則在心中苦苦思索解決之策。忽然,一個念頭恰似一道閃電劃過腦海:我秉天地之正氣,興仁義之師,驅除強敵,恢復山河、安撫黎民,可謂上順天意、下應民心,必定會得到上天的祐護!想到此處,岳飛立即整順思緒、平靜心神,誠心向蒼天默默祈禱:希望上天佑護,助我成功。

2013-11-02 14:29:27 補充:
古語有句話叫“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耿耿丹心、浩然正氣,竟然真的感動了上蒼。說時遲那時快,但見晴朗的天空中霎時降下了一陣疾雨,而更令人驚奇的是這“雨”越積越厚,一會竟堆積如山!大家定睛一看,哪裡是甚麼“疾雨”,原來是一種從未見過的長條形果實,剝開外殼后裡面是幾粒橢圓形的朱紅果仁兒。

當軍兵們爭相把這一喜訊報告給岳飛時,他微微一笑,對大家朗聲說到:“感謝上天慈悲,賜我糧草,那就把這種果實叫做‘長生果’吧!”

2013-11-02 14:29:36 補充:
這就是落花生的由來。這樣,人吃花生米、馬食花生殼,軍糧問題頓時解決。岳家軍軍心大振 ,氣勢如虹,在岳元帥的神機妙算、精當指揮下,取得了歷史上著名的朱仙鎮大捷,一舉殲滅了兀朮的主力,迫使金軍狼狽逃回黃河北岸,黃河以南的大片國土盡皆收復。岳元帥胸懷天下、力挽狂瀾,在揮軍大破強敵之後,準備乘勝渡河北伐,迎還二聖、收復失地、平定天下。他豪氣干雲、意氣風發,激勵大家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2013-11-02 14:30:05 補充:
生生相伴總相親,
一啄一飲皆有因。
神傳文化五千載,
感謝先賢饋後人。

2013-11-02 14:30:28 補充:
以上為相關資料補充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47: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031000010KK136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