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講的是 『中道』是不是『中庸之道』❀

2013-10-25 5:55 pm
佛教講的是 『中道』是不是『中庸之道』❀

回答 (7)

2013-10-25 6:19 pm
✔ 最佳答案
『中庸之道』講的是《不偏不倚,執兩用中》,是限制性的。
佛教講的是 『中道』是《不即不離,即即即離》,是無所住的、活脫脫的。
2013-10-26 2:11 am

佛教講的是 『中道』是不是『中庸之道』❀


以上皆是 心態/態度上的問題


來胡扯一下!!!

思考,原本就是一種生存工具,它可以在"解決問題"方面,發揮出色的成效。
因此,只要把問題丟給思考,思考立馬飛奔而至,開始發揮作用。

因此,想停止思考,該做的不是去想{思考啊,你停止吧!},而是不要把目前在自己身上發生的思考或感覺{看成問題}。

要看過就算,逐步減少會引發下次思考的契機。
我的"中道"用在這裡!~
參考: 在下
2013-10-25 9:43 pm
佛教講的是中道是不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中道都不是道.故名為道.

中道不是中庸之道.中也不是中.道也不是道.
故名中道.

請記得放下文字的表面意思.
才能知道文字的內涵.
它只是個橋梁.傳達悟者的涵義.
2013-10-25 9:23 pm

佛教講的是 『中道』是不是『中庸之道』❀佛教講的是 『中道』是遠離兩旁行正中大道.
2013-10-25 6:59 pm
佛教講的是『中道』是謂『佛性』

佛性 以不二法觀法相 是謂 中道之法

====================================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二 中道真實正觀
====================================
真實正觀者。
不觀 我 \人\眾生\壽命。--------------------------我人眾生壽命無性
是名 中道真實正觀。

復次迦葉。
真實觀者。
觀色 非常 亦非無常
觀受想行識 非常 亦非無常。-------------------觀五蘊無性 非常 亦非無常
是名 中道真實正觀。

復次迦葉。
真實觀者。
觀地種 非常 亦非無常。
觀水火風種 非常 亦非無常。-------------------水火風種無性 非常\無常
是名 中道真實正觀。

所以者何。
以 常是一邊 無常是一邊。
常 \ 無常 是中 無色 無形 無明 無知 -----------常 \ 無常 是中
是名 中道諸法實觀。

我是一邊 無我是一邊。
我 \ 無我 是中。無色 無形 無明 無知。-----我 \ 無我 是中
是名 中道諸法實觀。


復次迦葉。
若心有實 是為一邊。
若心非實 是為一邊。
若無心識 亦無心數法。----------------------------無心識 亦無心數法 是中
是名 中道諸法實觀。

如是 善法不善法。世法出世法。有罪法無罪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
乃至 有垢法 無垢法 亦復如是
離於二邊。而不可受 亦不可說。---------------離於二邊 是中
是名 中道諸法實觀。

復次迦葉。
有是一邊 無是一邊。
有無中間 無色 無形 無明 無知。--------------離於二邊 是中
是名 中道諸法實觀。

復次迦葉。
我所說法 十二因緣。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
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憂悲苦惱。

如是因緣。
但為集成 是大苦聚。

若無明滅則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
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
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 如是 老死憂悲眾惱 大苦皆滅。

明與無明 無二無別。-------------------------------離於二邊 是中
如是知者。
是名 中道諸法實觀。

如是 行及非行識及所識。名色可見 及不可見。諸六入處及六神通。
觸及所觸。受與受滅。愛與愛滅。取與取滅。有與有滅。生與生滅。
老死與老死滅。

是皆 無二無別。--------------------------------------離於二邊 是中
如是知者。
是名 中道諸法實觀。
2013-10-25 6:28 pm
『中道』應該有別於『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若講有關禮儀的事情好像不能認同有關『失禮』的舉動!而「中道」是可允許的。
2013-10-25 6:14 pm
網路這個議題論述極多:

摘錄:

"在研究「儒家的中庸和佛家的中道」這個本題以前﹐
應當事先說明我對研究本題的兩個基本的看法與態度﹕
(一)佛家的中庸思想和佛家的中道思想在本質上有若
干的相似。這是由於中國和印度同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國﹐於
是在文化分途並進的當中所形成的思想軌範﹐也就有不謀而
合的地方。因為儒家的中庸思想﹐在中庸一書裏已具有完整
的體系﹐這本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做的﹐子思是春秋
時代人﹐其時佛教還沒有從印度傳入中國。儘管以後隋唐時
代佛教盛行﹐影響及於宋元明理學的形成﹔但在始初卻沒有
相互的淵源關係。
(二)儒家的中庸思想比較偏重在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
兩方面﹔佛家的中道思想卻超入於宇宙本體論的範疇﹐宗派
既多﹐典籍又極其浩繁。如果要比較
研究它們的學理﹐實是一個非常繁難而且深奧的問題。在這
裏﹐只不過是一種最初步的探討。"
參考: 儒家的中庸和佛家的中道,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AN/an169011.htm


收錄日期: 2021-04-17 02:24: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025000010KK010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