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鄭伯克段于鄢》出自於《左傳》,作為《古文觀止》的篇首,它所講述的,是發生在春秋時期鄭國的故事。
《春秋》經記載:「鄭伯克段于鄢。」由於共叔段沒有盡到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用「弟」字。這場叛亂如同是二位君王之間的戰爭,所以用「克」。稱「鄭伯」,是譏諷莊公對弟弟失教。「謂之鄭志」,指鄭莊公原有之意,本欲養成其惡,本欲殺之。不說共叔段「出奔」,是緣於二人都有過失,故難以勝、敗定論,這種寫法是責難莊公本有殺弟的動機。
孔子作《春秋》,改正了舊史,提出是緣於鄭伯對弟弟的失教,不但沒有及時教導他、糾正他,而且順從母親的私情,故意放縱他,從而養成了弟弟的過惡。用「克」字,而不說「出奔」,說明鄭伯早有殺心,對弟弟的縱容,表現了他的偽善與陰惡,《春秋》在字裡行間隱含著很深的褒貶之義,提出了看待歷史成敗是非的準則。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左傳對於敘述歷史事實的手法上,可以說是對於「鄭伯克段於鄢」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作了很詳細的敘述。附上圖表如下:
-----------------------------------------------------------------------------------------------------
【起】: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
【承】:武姜為共叔段請邑,而共叔段日益增加實力的過程。莊公按兵不動。↓
【轉】:共叔段發兵,公聞其期,曰:「可矣。」↓
【合】:解釋其題之命名由來,所謂「鄭伯克段於鄢」之由。
------------------------------------------------------------------------------------
由此看來,左傳在敘事上,可以說是非常詳細,有條理。對於人物的性格上刻畫,可以說是相當成功且讓人明白了解。
從上述左傳的敘述看來,讀者可以了解到武姜其實是一個偏心的母親。莊公何其無辜,只是當初在武姜肚子睡姿稍微難看了一點,就造成出生之後,武姜不喜愛他,甚至想推翻他。
再來對於莊公,在他雖然知道弟弟要反叛,自己的母親還要聯合弟弟來背叛自己,為孝為仁,都有其為難之處。讓讀者打從心底認為莊公其實是個好人。
最後是沒什麼戲份的共叔段,雖然整個事件他沒有講到任何話,但是他可以說是最會搶戲的男配角,從他剛開始搶走媽媽對哥哥的關愛,再到默默囤積兵力,計畫反叛,最後失敗。
在《鄭伯克段於鄢》中,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到,左傳對於歷史事件的敘述方式,他著重在於描寫人物的個性,以及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可以說是較為清楚的歷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