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年早逝 或歷史上著名活不長的人 過勞死的人

2013-10-23 12:16 am
想求類似莫札特很早就過世的著名音樂人
或是其他領域之類的很早過勞死 或是活不長的人

可以的話請簡短描述一下死因
好比瑪麗蓮夢露:吃藥過量...

越多越好

回答 (2)

2013-10-23 1:21 am
✔ 最佳答案
舒伯特是一位才華洋溢卻英年早逝的作曲家。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 ,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在他的創作旺盛時期,他的健康惡化。 自從1822年起,舒伯特就在和梅毒作鬥爭. 儘管有人提出其他的病因,最終的病症很可能是傷寒症;他晚期的病狀與汞中毒的病狀相似,而汞恰恰是19世紀早期用來治療梅毒的藥物;無論如何,沒有足夠的證據來作出確定的診斷。

亞歷山大大帝(前356年7月22日-前323年6月10日)即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三世是古希臘北部馬其頓的國王。生於佩拉,到16歲為止一直由亞里士多德任其導師。30歲時,已經創立古代歷史上最大的帝國,其疆域從愛奧尼亞海一直延伸到喜馬拉雅山脈。他一生未嘗敗績,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統帥之一。亞歷山大公元前323年6月10日或11日死於巴比倫。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出版的2004年7月號《新型傳染疾病》雜志裡刊登幾篇論文,討論「亞歷山大死於西尼羅河病毒」的說法。同時,也有人指出亞歷山大是感染流感而死。有理論認為他死於嚏根草——一種藥草的過量服用中毒。2010年新理論說他死於Mavroneri河中的細菌產生的加里剎黴素中毒。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國際著名華人武打演員、截拳道創辦人。生於舊金山唐人街,年少時期在香港九龍生活,並且參與演出過多部香港電影。32歲的李小龍於1973年7月20日參與演出《死亡遊戲》期間,猝死於丁佩香港的家中,事件引起極大震撼,其死因至今依然充滿爭議。然而,李小龍去世後其聲威依然不減,他的銀幕形象對全球華人以至世界各地均有影響力,他的名字是武打電影甚至是中國武術的象徵。

蕭邦(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波蘭作曲家和鋼琴家,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蕭邦39歲時英年早逝,研究者指出這是顳葉癲癇的癥狀 。1849年他的肺結核病情加重,已無法繼續授課和演出,最終於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

孟德爾頌·(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德國猶太裔作曲家,生於德國漢堡的一個富裕家庭,逝於萊比錫。孟德爾頌是德國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1846年的孟德爾頌的健康狀況已經出現問題,而次年他心愛的姐姐過世更讓他深受打擊,導致健康狀況更加惡化。1847年10月他突然中風,11月4日在萊比錫去世,享年38歲。




2013-10-22 18:14:52 補充: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自稱「始皇帝」,是中國戰國末期秦國君主。他十三歲即位,親政後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重用李斯、尉繚,三十九歲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是個過勞皇帝。秦始皇的過勞緣於三點:一是批閱公文,二是巡行天下,三是後宮太多。

雍正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雍正當上皇帝後,不巡幸,不遊獵,日理政事,終年不息。他除了去過河北遵化東陵數次外,十三年裏就沒太出過北京城。主要原因還是政務繁忙,根本沒時間出去享受。雍正在位僅十三年,英年早逝,死故宮院長周功鑫認爲,雍正勵精圖治、戮力從公,每晚批公文至淩晨一、兩點,應是“過勞死”。

2013-10-22 18:25:45 補充:
黛安娜王妃(1961年7月1日-1997年8月31日),她是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的第一任妻子,亦是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的親生母親。1997年8月30日晚,黛安娜與男友多迪在法國巴黎阿爾瑪橋隧道中遇上狗仔隊追蹤,失控越過行車線撞向燈柱和石牆。黛安娜和多迪均在車禍中死亡。

希斯·萊傑(1979年4月4日-2008年1月22日),年輕的希斯·萊傑像憑藉《斷背山》中的出色表演獲得第78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也使他在強手如雲的好萊塢站穩了腳跟。可惜《蝙蝠俠:黑闇騎士》還未及上映,2008年1月22日,年僅28歲的希斯·萊吉被人發現死於紐約的公寓內。驗屍報告出爐後確認萊傑的死因為藥物過量。

2013-10-22 18:39:01 補充:
麥可·傑克森(1958年8月29日 – 2009年6月25日)是一位美國的「流行音樂之王」。他對音樂、舞蹈和時尚的貢獻,使他成為全球的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超過40年。當傑克遜正為他的謝幕演唱會做籌備時,卻因為急性丙泊酚和苯二氮平類藥物中毒導致心臟驟停於2009年6月25日逝世。他的私人醫生康拉德·墨瑞被判定過失殺人。傑克遜的逝世引發了全球性的悲痛。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為20世紀中國的重要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山巨匠,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魯迅的死因是肺結核,其次,魯迅有多年的吸煙史,終年55歲。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2013-10-23 7:19 am
大明忠烈孝臣國姓爺鄭成功盡忠克孝東都瀛海泣血 南明永曆15年3月(公元1661年4月),鄭成功統兵2萬5千、大小戰船數百艘,由金、廈出發先攻取澎湖,圍攻熱蘭遮城長達八個月之久(南京之圍殷鑑不遠文攻武嚇勸降荷蘭),終於驅逐佔領台灣38年的荷蘭人,秉承父志克盡忠孝兩全收復大員(台灣)改為東都明京,作為反清復明之根據地。 (盡忠克孝完成父願) 公元1661年(南明永曆15年10月3日),清廷以鄭氏父子私通共謀,將鄭芝龍一家族人包括叔父鄭芝豹,鄭成功之二弟鄭世忠、三弟鄭世恩、四弟鄭世蔭、五弟鄭世渡、六弟鄭世永、七弟鄭世默與姪子姪女等11口皆在北京柴市一齊被清廷斬首,噩耗傳至,成功痛心疾首呼天跪地北向大陸哭泣曰:「汝父當初若聽兒勸諫,今也不會慘遭殺身之禍,然不幸中之大幸,仍有孩兒當為您復仇!」。 (全軍縞素戴孝祭拜) 公元1662年1月21日,鄭成功對荷夷發動總攻前四日,驟然接獲君父叔父弟輩姪子姪女一家族十一人慘遭清廷殺害噩耗,痛不欲生,每逢午夜起身望北痛哭,不勝襟抱潸然淚如雨下久久不已,鄭成功在痛失君父與對荷蘭總督揆一文攻武嚇置之不理,顯然身心俱疲壓力重重,哀慟、悲憤、創傷,軍糧短缺之情勢逼迫下,終致忍無可忍,斷然決定孤注一擲,下令全軍化悲憤為力量,決議於1月25日拂曉,傾巢一軍36門火砲全方位攻擊,一連發射2500發火礮,〝熱難遮城〞荷蘭軍民哭天喊地,哀鴻遍野,牆倒人亡,荷蘭守軍傷亡慘重,逃的逃,終於豎起白旗投降,結束紅毛在大員38年高壓苛政統治。 (逐荷夷收回大員) 當下鄭成功悲傷交集,哀慟之餘,凜然懣忿,義憤填膺,顫慄痛哭,的寫下七言絕句復台詩文采一首,以悼念祭告秉遵先父在世生前書信囑咐遺志,收回大員(台灣)之付託,無愧於父親之培養與期許(足以告慰君父在天之靈),詩云:〝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字裡行間透露出鄭成功持其父志收回大員克盡忠孝兩全無私無愧無遺無憾與其「胸懷大襟」、「為善仁民」、「兼愛非攻」的和平精神。 (瀛海泣血忠孝兩全) 值得一提復台驅荷之役,堂堂戰勝國仍然讓戰敗者荷蘭人攜家帶眷及自有金銀珠寶全身而退,從容不迫堂皇奏樂安全地離開大員回到巴達維亞城(今印尼雅加達),如此懷著悲天憫人氣度,仁慈善良胸襟,寬厚俠義精神,曠古爍今有誰可相比可睥睨可傲視。 (無私無愧無遺無憾) 公元1662年2月1日,鄭成功正式接受荷蘭人投降簽約(歷史性的一刻),收復大員(台灣)後,改為「東都」勵精圖治,設承天府(台南)置天興(嘉義)、萬年(高雄)兩縣,承襲明朝官制,訂定律法,創立學府,傳承文化(飲水思源永不忘本),實施「寓兵於農」屯墾政策自給自足,披荊斬棘,傾巢開拓,致力建設,治理經營,大員百姓為感恩戴德,緬懷紀念鄭成功對先民福祉福澤,豐功偉績,尊稱為開台聖王、開山聖王、國聖公、國姓公。

(含孝九泉光宗耀祖) 開閩台海疆威震東南驅逐荷夷收回大員承抗清復明瀛海泣血盡忠克孝永傳後世

2013-10-22 23:20:27 補充:
國姓爺忠孝全東都瀛海泣血持父之志收復大員
矢忠不貳含孝九泉無私無愧無遺無憾勿疑勿忘

對藩主鄭成功的看法──瀛海雄師闢疆土、秉承父志揚霸業、矢忠不貳作孝臣、曠世英豪千古頌、永垂不朽代代傳。

對國姓爺鄭成功的看法─抗清驅荷圖復明、憼遵父託收大員、德澤湧泉福子民、矢志不渝忠孝全、英烈千秋載青史。

對忠孝伯鄭成功的看法─忠烈孤臣抗韃虜、持父先志驅荷夷、含孝九泉耀祖德、東都勵治留英名、大員功績緬懷恩。

對延平郡王鄭成功的看法─跨海義師復大員、天興萬年立根基、東都瀛台盡忠孝、福澤鼓泉遺世間、千古英氣蓋寰宇。

2013-10-22 23:20:55 補充:
公元1662年2月1日,鄭成功正式接受荷蘭人投降簽約(歷史性的一刻),收復大員(台灣)後,改為「東都」勵精圖治,設承天府(台南)置天興(嘉義)、萬年(高雄)兩縣,承襲明朝官制,訂定律法,創立學府,傳承文化(飲水思源永不忘本),實施「寓兵於農」屯墾政策自給自足,披荊斬棘,傾巢開拓,致力建設,治理經營,大員百姓為感恩戴德,緬懷紀念鄭成功對先民福祉福澤,豐功偉績,尊稱為開台聖王、開山聖王、國聖公、國姓公。


(含孝九泉光宗耀祖)


開閩台海疆威震東南驅逐荷夷收回大員
承抗清復明瀛海泣血盡忠克孝永傳後世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47: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022000015KK0245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