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熱泉生態系所處多在 200 米以深,甚至 1977 年第一次發現的深海熱泉還可達 2700 公尺以深的海底。而最容易出現這樣的熱泉區多靠近中洋脊或其他有海底火山活動的附近海域深海熱泉的主要組成為以"熱液噴出口"為中心,其會噴發出被熔漿所加熱的地下海水,噴出同時,也會溶出許多礦物質與硫化物沉積(水中有高濃度的硫氫)。 而深海熱泉生態系的發現,與我們一般所熟知的生態系的最大不同,就是一般的生態系都以光合作用為能量基礎,也就是由太陽能轉化為生質能,再由其他生物所利用。但在深海中(超過 10 米以深,光線就不容易穿透,而為幽暗的海底世界)並沒有足夠的光線能行光合作用,而熱泉系統提供了一個特別的環境,即因富含硫化氫可以被硫化菌等所利用合成有機會,而有些生物便能以細菌或其合成有機物為食,而漸次形成一個食物網絡,一個以硫化菌為生產者、有化學反應為能量來源的生態系。熱泉的噴發溫度可達 70 至近 100 度,但深海的水溫約為 4 度,因此能快速降溫,而熱泉生物多群集於 20~45 度左右的噴出口。而目前調查所知的深海熱泉有很多處,而各地熱泉的生物相也不盡相同,但大體上以管蟲類、甲殼類(如:鎧甲蝦、螃蟹)、貝類等為主要組成份子,其中像是管蟲或固著性的貽貝,其體內並沒有消化道,但其體內有與硫化菌共生的組織,因此它們也不用找食物了,肚子裡就有傢伙幫它們作飯餵飽它們,另外如熱泉區的鎧甲蝦,其鰓部也有特化而能與細菌共生。 在這樣的生態系中有一個特點,就是食物來源豐富(只要有熱泉不愁沒有硫化氫),所以大家也不用搶來搶去競爭,因此發現時可見到密密麻麻一群,和睦共處的世界大同景象,另外也因為深海沒光線,所以大家的顏色都是白白的一片。 熱泉生態系的生物不只蝦子是白色,其他代表如蟹、章魚等也是白色,近年來,英國研究人員多次把一艘公共汽車大小的無人深海潛水器釋放到南極附近的海底。這艘潛水器安裝有攝像機和機械臂,不但可以採取水樣和生物標本,還可以拍攝下深海動物的活動場景。通過這艘潛水器,研究人員已經在南極熱泉附近發現了20多種新奇的動物,包括神秘的白色章魚、奇特的七角海星、成群的多毛雪蟹、紮堆的海葵等。這些動物都生活在深海底部的熱泉附近,深度往往超過2400米。 熱泉中的微生物以熱泉口噴射出來的硫化物為生。它們就是熱泉生物群的食物鏈中最低 端的生物。也就是說,熱泉生物群的最初能量來源不是陽光,而是熱泉中的化學物質。一些浮游動物捕食生活在熱泉邊緣的微生物,而小魚、小蝦等則以浮游動物為食,而螃蟹、章魚等稍大些的動物則以小魚、小蝦為生。這樣一來,原本以為是死寂一片的熱泉所在的海域則變得熱鬧非凡。 在南極熱泉生物群中,最令研究人員感興趣的是那些多毛雪蟹。它們因體表長滿長毛且顏色發白而得名。它們喜歡群居,常常數百隻組成浩浩蕩蕩的一群,遊弋在熱泉附近,看起來十分壯觀。它們不能照射到陽光,且捕獲的食物中也沒有色素,因而體表發白。那些生活在熱泉附近的章魚體色發白,也是這個原因。 多毛雪蟹體表為什麼有那麼多長毛呢?這與我們常見的大閘蟹有些類似,長毛是它們的 感覺器官之一,可以感受到附近小動物激起的水波而找到捕食的目標。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雪蟹的長毛還有與眾不同的用途,那就是作為養育細菌的場所,當雪蟹找不到其他食物而挨餓的時候,它們就用嘴和爪子捋自己身體上的長毛,找其中的細菌來吃,就像一些猴子從長毛中找蝨子吃那樣。 ※熱泉生態的白色生物代表:多毛雪蟹
圖片參考:
http://imgcld.yimg.com/8/n/AB06217086/o/20131016143159.jpg
白色章魚
圖片參考:
http://imgcld.yimg.com/8/n/AB06217086/o/20131016143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