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佛法中的:《想、知、覺、識、慧、智》的意思如何區分?
請依自己所知,簡單說出就好了,最好能舉例說明。
此題不用引經據典,也不要藉題廣告。謝謝。
To:眼淚出賣( 初學者 1 級 ) 阿彌陀佛 你說:可以查佛學辭典。 無患子回:當然,佛學辭典都有,現在就是要了知這些名詞後,於日常生活中實際觀察它的作用。 To:pei kun( 中學級 5 級)阿彌陀佛 你說:想=思考。知=認曉。覺=頓悟。識=辨別。慧=聰穎。智=巧量。 無患子回:想=思考。知=認曉。識=辨別。這三句是可以這樣說,沒有錯。 但是你說:覺=頓悟。慧=聰穎。智=巧量。 無患子回:這好像不大吻合,因為《覺》跟這些名詞放在一起,表示不是在說《覺悟》的內涵,而是說,身體的覺知,《慧》是揀擇,《智》是決斷。
To:tao( 實習生 5 級) 阿彌陀佛 你說:列舉的這些,通通與『取得』深淺有關? 無患子回:大徳,後學所說的這些與『取得』無關,而是在『取得』之前的《分別》與《決斷》。 至於『取得』是《分別》與《決斷》後的事。 你又說:可以試一試『捨得』的技巧,好像「難得糊塗」更加聰明一些! 無患子回:謝謝,這的確是生活中的好方法。感恩。 To:靜修( 實習生 5 級 ) 阿彌陀佛 你說:識種:尚未緣起的種子,含藏執著之義。識知:識種緣起,經中說「識」,往往含有識種、識知二義。想:識緣起而入「境」。慧:識緣起而不為「境」所限。智:被緣起的識種,亦被轉化。覺:本性。 無患子回:感謝大徳詳細說明與舉例,你
To:泰德子( 實習生 5 級 ) 阿彌陀佛 你說:這不過是人的心識在面對環境新事物時,所產生的一連串本能式的反饋行為模式。 無患子回:是的,所以要在這一連串行為模式中,觀察它的細相,這樣才能知道它無常,我們才會放下執著。 因此,了知這些名相才有意義,你說是不是? To意見:重力水( 初學者 5 級 ) 阿彌陀佛 你說:想=雜草。智=機車垃圾。慧=超級垃圾袋。覺=很奇怪的垃圾袋。識=很王八的垃圾袋。知←??????????? 無患子回:大徳,你說的這些,應該只是《識》的作用而已。
To意見:明於六觸( 大師 1 級 ) 阿彌陀佛 你說:討論佛法中的名詞,不用引經據典?還能夠舉例說明? 無患子回:因為後學提的這些名詞,大家在佛學辭典都查得到, 但是我們修學佛法,並不是只要知道名詞的意思就好了,應該如實的現觀。 譬如:我們看見香蕉,拿來吃。 在這運作當中,什麼是《想、知、覺、識、慧、智》? 唯有透過這樣觀察,才能了知諸行無常。這樣,這些名詞,才會成為我們的知見,然後不在其中執著。 後學並不排斥引經據典,只是希望參予討論者,提出自己的體會,而不是只查一些經典名詞而已。 你又說:佛典中有很多譬喻與故事,可否依據佛典而舉例呢? 無患子回:那當然可以,只是佛陀說那麼多譬喻與故事,無
To:如來藏( 實習生 5 級 ) 阿彌陀佛 無患子回:大德,你還是沒有把《想、知、覺、識、慧、智》的現況說出。 To:我行( 初學者 5 級) 阿彌陀佛 你說:簡單的說,想、知---仍在第六識。覺、識---趨向第八識的第六識、第七識。慧、智---體會與驗證第八識的第六識、第八識 無患子回:《想、知》是第六識,是沒有錯。 但是,此時的《覺》,屬於《身識》。 而《識》,是通個八識。 至於《慧》與《智》,目前是屬於六七識。
To:我行( 初學者 5 級) 阿彌陀佛 你補充說:第七識只負責傳送,沒有智慧。 無患子回:第七識恒審思量,是有劣慧,不是沒有。 看來佛版大德對於日常生活的觀察比較沒興趣,而此議題回答4所說的比較接近,所以此題將在明天早上選回答4靜修( 實習生 5 級 )為最佳解答。
不過,後學既然提出問題討論,當然也要說說個人的看法以供大家參考。 後學認為,《想、知、覺、識、慧、智》中的《知》就是八個識的作用。 而這《知》因其所對的『相』不一樣,所以有其差別。 如:看到香蕉,以『香蕉』這個『相』而《知》的作用,就是《想》。 手拿香蕉,知冷知暖,這個覺知,就是『身識』的《覺》。 《識》是見香蕉,拿香蕉,乃至吃香蕉時的『分別』作用。 至於《慧》是對香蕉的揀擇,如:香蕉的好、壞,優、劣等。 而《智》是決斷心。如:要不要吃香蕉,這個決定『吃』與『不吃』的心行,就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