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劣等感直接引用自日文詞——劣等感(れっとうかん)。日本民族因身體上和地理上的先天不足而引發起的這種心理現象正是激勵他們奮發努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動力。我們每一個人只要有完善欲,只要有上進心和優越欲,就必然會有因得不到滿足而出現的劣感。所以,我們有某種程度的劣等感是完全正常的,如果人沒有任何劣等感,反而倒不正常了。
首先,劣等感是一個相對比較的問題。由於比較的標準不一,這一問題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如人的體格,如果與希臘雕刻的男性肖像相比,會覺得自己小得微不足道,但如果與體重40公斤的瘦人相比,自己又覺得優秀得不得了。與智慧指數200的人相比,自己是劣等的,但與60的人相比又成了優等的。這就是所要求的標準問題。一個運動能力平均水準的青年要和奧林匹克的金牌獲得者爭高低,他一定會因劣等感而苦惱,但他要求的水準如果比他的實力略高的話,他就會有成功的希望。 人無完人,我們如果把現實中的自己與理想中的自己相比會感到全是缺點。如果再把這些想像的缺點和弱點集中起來,又會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沒用的人了。
有劣等感是不好的,劣等感容易形成一種觀念,使注意力進一步集中于此,也就會更進一步強化劣等到感的意識。
有點劣等感也完全可以,人們如果認識到自己的差距,便會做出比別人更大的努力。作為一個人,能夠領悟到這一道理本身就是一大進步。
一個人如果認為自己是劣等的,做什麼也不會出成績,就乾脆什麼也不做,這樣就只能使自己更加劣等到。日本偉大的醫學家野口英世,他家境貧寒,父親只知道用母親打短工掙來的錢買酒喝。野口英世在很小的時候,就因燒傷使手部結滿了傷疤,並形成了難看的畸形。野口英世身上存在著使劣等感更加強化的可能因素,所以,即使什麼也不幹,別人也無可非議。但是正是這種劣等感激勵他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終於成為第一流的醫學家。劣等感在某些人身上可以起到正向的作用,而在某些人身上也可以起到反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