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古希臘和羅馬的藝術是西方藝術的源頭,被西方學者稱為古典藝術,是早期基督教藝術和拜占庭藝術的基礎。一般來說,所謂的「早期基督教藝術」是指從基督教誕生到西元五世紀後半所產生涵蓋整個東羅馬帝國與西羅馬帝國的基督教藝術。
當羅馬帝國皇帝泰伯利亞斯在位之時,耶穌基督在耶路撒冷被釘上十字架。雖然祂的殉道在羅馬並沒有引起重大的注意,但是追隨者卻繼續傳播祂的道理教義,並且遠播到羅馬,威脅到羅馬君主的勢力。
西元 64 年,羅馬發生了一場大火,尼祿皇帝把這場災難歸咎到基督教的身上,並把當時的基督教領袖保羅斬首。一直到了西元 313 年,由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詔書》,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於是基督教開始了它與羅馬帝國政權的結合,並且徹底改變了往後歐洲文化的發展。西元472年西羅馬帝國覆亡,而由受這片風氣影響甚深的東羅馬帝國取得了歐洲的統治權,基督教文化也逐漸成為主流文化。
在這個時期,歐洲大陸蒙受黑死病的肆虐,人口大量減少,人們對於未來存在著未知的恐懼。耶穌的出現,對於當時已喪失對神的信仰,處於精神極度黑暗痛苦的人們來說是一項救贖。而耶穌無私的博愛與犧牲,對人們重拾對神的尊敬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由於道德力量的復甦及普及,與當時腐敗的西羅馬帝國末期文化之間有著強烈的對比。
4世紀以來,基督教從一個被迫害的流行邪教變成了整個羅馬帝國的國教,基督教藝術從皇家藝術和世俗藝術中汲取了大量的羅馬元素,尤其是圖像學信息。這個時期初期的主要的基督教藝術倖存品是殉道者墓窟中的壁畫,到了後期教堂裡出現了大量的由帝國出資修建的奢華的馬賽克藝術。在這段時期當中,後羅馬帝國藝術經歷了一段驚人的「類巴洛克」階段,之後完全否定了古典主義和希臘寫實主義傾向,轉為更加神秘和刻板化的風格。這個過程在基督教成為帝國藝術的主要影響前便已顯現。
古羅馬藝術的一個強項肖像畫的個性化迅速地消亡了,對人物透視和衣物的褶皺的表現也不再寫實。中世紀北部歐洲形成了他們的「羅馬的」風格的形式,在所有古典時代晚期的可移動藝術和不可移動的石棺中均由體現,而要找到從前的純粹的古典主義形式的決心就是文藝復興時代像古人那樣的藝術的一個重要元素。
拜占庭藝術是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後,使用希臘語的拜占庭帝國的藝術,由於宗教和文化原因,拜占庭藝術極其保守,但是卻留存了持續的古希臘寫實傳統,這種寫實傳統又與強烈的反現實的宗教化激情相衝突。由於宗教和文化原因,拜占庭藝術極其保守,但是卻留存了持續的古希臘寫實傳統,這種寫實傳統又與強烈的反現實的宗教化激情相衝突。無關於拜占庭帝國的緩慢衰落,在843年恢復了聖像製造後直到1453年,拜占庭藝術僅僅經歷了較少的改變 。
簡單來說,拜占庭藝術風格的特點是它承續早期基督教藝術風格,內容表現受到宗教的限制,大都描述聖經的故事或基督的神蹟,富於裝飾、抒情與象徵性。因此散佈在各地的教堂,成為拜占庭藝術家創作的主要場所。與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比較,拜占庭藝術所強調的是對耶穌神性的描繪,而不是對人性的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