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相傳張良逃亡到下邳後,有一天在橋上漫步,遇見一位穿著道家服裝的老翁。老翁故意把自己的鞋子掉到橋下,對張良說:「孺子,下橋去把我的鞋子取來!」張良聽了一驚,但見此翁年已老邁,便強忍怒火,下橋為老翁取鞋,取後上橋跪進。老人伸出腳來讓張良替他穿上,一笑而去,張良感到很驚訝。老翁去了一里多又回身轉來,對張良說:「孺子可教!五日之後一早在此等我。」張良覺得奇怪,跪而答應。
五日後一大早,張良來到橋上,老翁已先在。老翁大怒,對張良說:「與老人約定,為何遲到?回去吧,五日後早些來!」如約,張良在雞鳴時前前往,可老翁又先在橋上。老翁怒容滿面地斥責張良:「為甚麼又遲到?五日後可要早來。」五日後,張良在半夜就到,過了一會兒老翁才來。這次老翁高興地說:「應該如此!」於是拿出一部書,對張良道:「讀了這部書,就可以當王者之師,十年後定能成功。十三年後你來見我,我是濟北穀城山下的黃石。」天亮後張良取看此書,乃是《太公兵法》,張良因為懂得敬老尊賢,再加上信守約定,才可以得到老人的賞識,傳授兵法,張良後來終於輔佐劉邦成了帝業。
韓信是我國西漢初著名的軍事家。劉邦得天下,軍事上全依靠他。但他年輕時苦於生計無著,有時也到淮水邊上釣魚換錢,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個惡少當眾羞辱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時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劍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跨下鑽過去。於是,韓信當著許多圍觀的人,從那個屠夫的跨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跨下之辱」。
韓信面臨著兩種選擇,要麼殺了那個無賴,要麼爬過去,懷著遠大的志向和理想,有長遠的目標,就不會為眼前的小事小非或小恩小怨鹵莽的盲動,可見他是一個有著大忍之心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韓信到淮陰城的河邊去釣魚,有幾位老大娘在那裡漂洗絲綿。其中有一位老大娘見韓信到了吃飯時間還坐在河邊,一副飢腸轆轆的樣子,知道他沒有飯吃.便把自己帶來的飯分給他吃。此後一連數十天都是如此。韓信非常感動,向老大娘道謝說: “我將來一定加倍報答您!” 老大娘卻生氣地說: “誰希罕你的報答呢?一個堂堂男兒漢卻養不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憐才給你飯吃!”韓信被封為楚王後,回到淮陰,找到了漂母給了一千兩黃金。韓信自己所說,沒有當年忍胯下之辱,哪有後來的淮陰侯?這就是能屈能伸的道理所在。
2013-10-06 14:30:40 補充:
方仲永,北宋時江西金溪人,世代耕田為生,幼年天資過人,出生在一個農人家庭。他家裡祖祖輩輩都是種田人,沒有一個文化人。他長到5歲了,還從未見過紙墨筆硯是個什麼模樣。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著向家裡人要紙墨筆硯,說想寫詩。他父親感到十分驚訝,馬上從鄰居那裡借來筆墨紙硯,方仲永拿起筆便寫了四句詩,而且還給詩寫了個題目。同鄉的幾個讀書人知道了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來看,一致認為他寫得不錯。於是這件事很快傳開了,知道的人不免個個稱奇。
從此,方仲永家熱鬧起來,經常有人來家玩,有的當場出題要小仲永作詩。小仲永不論什麼題目,他都能立刻成詩,而且內容深刻雅緻,文采絢麗多姿,得到眾人讚賞。
2013-10-06 14:32:56 補充:
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他的父親認為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這樣一來,神童漸漸才思不濟,久而久之,由於只一味憑著一點“天才”而沒有後天的再學習,方仲永終至每況愈下。到十二三歲時,作的詩比以前大為遜色,前來與他談詩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歲時,他的才華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並無什麼不同,人們都遺憾的搖著頭,可惜一個天資聰穎的少年終於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2013-10-06 14:33:44 補充:
仲永在五歲那年就懂得作詩,這無疑可以稱之為“神童”,他的才能是無與倫比的,如果他進書院讀書,長大之後,肯定是普天之下難得的人才,而仲永的父親卻不讓仲永接受後天的教育,長大之後,便成為智力比平常人都不如的人。我們要吸取這個教訓,要好好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