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始皇的功績和暴政. (2)对秦始皇的意见.

2013-10-04 4:38 am
(1)秦始皇的功績和暴政.
(2)对秦始皇的意见.

回答 (5)

2013-10-06 1:41 am
✔ 最佳答案

http://www.chiculture.net/0105/html/b16/0105b16.html
從大量的資料來看,秦始皇是有歷史功績的。
首先,他順應歷史潮流,以無畏的膽略和超人的智慧,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使中國從長期分裂割據的狀態下解脫出來,走上繁榮統一的軌道。
其次,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奠定了中國遼闊的疆域和中國社會發展的基本模式,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再者,他在統一之後大刀闊斧地推行改革,雷厲風行地採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成果的措施,特別是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統一道路系統,為中國社會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此外,他還修建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和世界上首道人工運河靈渠,在短短的數十年間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可以說秦始皇是中華民族的傑出人物。

http://china10k.com/trad/history/2/21/21c/21c01/21c0101.htm
秦朝的暴政
始皇的一系列政策與措施,大大加強了全國之一統,對後世亦產生頗大的影響,不過其事業係在殘酷壓榨民眾的條件下,於短短的十來年內集中完成的,故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在始皇當政的十二年間,其為政之苛暴業已顯露無遺。
為了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與工程建設,滿足窮奢極慾之生活,始皇不惜對民眾課以重稅。由於連年大興土木、四處征戰,內則修馳道、開靈渠、築長城,外則伐匈奴、征百越,每項工程或每次征戰,均須役使浩大之民力。特別是始皇為了自己之奢慾,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宮、修驪山墓,所耗民伕竟在七十萬以上。據載秦代「力役三十倍於古,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如此重稅苦役,實非百姓所能忍受。
秦自商鞅變法以來,法令即十分嚴苛,一人死罪誅及三族,一家犯法鄰里連坐,百姓動輒被罰充苦役或慘遭酷刑。到秦始皇時,更把嚴刑峻法推至顛峰。其酷刑之名目,諸如謫戍、籍沒、黥為城旦、連坐、腰斬、車裂、梟首、戮、阬、磔、鑿顛、抽脅、鑊烹、具五刑(黥劓、斬足、笞殺、梟首、棄市)、族、夷三族(父母、兄弟、妻子)等等,不一而足。
秦始皇還把嚴刑峻法施之於文化領域,大肆統制思想,禁錮言論自由。如規定除了秦國的歷史記載,一切史書都燒掉;民間所藏,除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外,其餘《詩》、《書》、百家語全部焚燬;誰要是再談論《詩》、《書》,就殺頭;以古非今的人則滿門抄斬。在「焚書」後的一年,又發生「坑儒」之事,秦始皇下令搜捕對朝廷不滿的儒生,一共捉到四百六十人,全部加以活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焚書坑儒」。

http://china10k.com/trad/history/2/21/21z/21z18/21z1801.htm
秦始皇式的極權專制不合時宜
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創建了好幾個第一﹕他建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大帝國;他開創了中國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先河;他首先廢除了歷史上的分封制,實行郡縣制;他首次使文字、貨幣、度量衡等得到統一。統一國家的形成,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凝聚,有利於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往,有利於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時至今日,國家的統一,民族的統一,仍是當今世界上各國各民族所嚮往、所追求的事情。然而,當我們謳歌統一、讚美統一的時候,還應當看到,秦王朝的統一是靠獨裁專制來維護的。獨裁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在歷史上對維護國家的統一確實起過積極作用,但他與國家和民族的統一絕不是相伴始終的。如今,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已經不合時宜了,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強盛,需要科學的思想和民主的制度。
2013-10-08 1:34 am
  秦始皇的第三大功績,是“統一經濟制度,統一文字”。舊時七國的經濟制度和文字的形狀有很大差別。東漢學者許慎曰:“(戰國)分為七國,田疇異畝,車途異軌,律會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說文解字·序》)這些問題的存在,對統一的國家極為不利。秦始皇下令統一的事項很多,今擇其中最重要者簡述如下。

  1.“使黔首自實田”,實行土地私有制度——所謂“田疇異畝”,不僅謂畝積的大小不一,還有土地所有制及與之相關的問題在內。問題長期積累,形成了老大難。西周時期行土地國有制,名井田制。至春秋時期,此制已過時了,以致發生了“無田甫田,維莠驕驕”(《詩·齊風·甫田》)的情況。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產關係與新的生產力不相適應。亦影響到國家的賦稅徵收。在此情況下,各國多在進行“稅改”。前645年,晉國首先“作爰田”;繼之為齊國“案田而稅”,或曰“相地而衰徵”;魯國“初稅畝”;楚國“書土田”,“量入修賦”;鄭國“作丘賦”;秦國的稅改最晚,于前408年“初租禾”。但是僅僅稅改不解決根本問題。秦國又在“初租禾”之後50年,用商鞅之法,“除井田,民得賣買。”(《漢書·食貨志上》)秦國率先比較徹底地廢除了舊的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秦始皇滅六國之後,于三十一年(前216),又下令“使黔首自實田”,(《秦始皇本紀》集解引徐廣語)就是在全國範圍廢除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農戶據實登記田地,按畝納稅。秦始皇此令的頒行是我國古代土地私有制確立的標誌。

  2.統一貨幣、度量衡、車軌——此事是由左右丞相隗狀和王綰主持,以原秦制為基礎統一之。此舉對穩定社會秩序,改善人民生活,方便國家稅收,促進民間貿易,形成較大的共同市場等,都起了積極的作用。

  3.統一文字——漢字同源,傳至商代的甲骨文階段,已相當成熟。到戰國時期,列國長期分立,“言語異聲”等各種因素影響到文字的發展,出現了“文字異形”現象。秦滅六國後,授命廷尉李斯主持統一文字事宜。李斯以原秦國字體為基礎,創制字形固定,筆畫簡省,書寫方便的小篆(或稱秦篆)作為規範化文字,推行于全國。統一文字對於鞏固國家的政治統一,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秦始皇的錯誤也是嚴重的。最主要的錯誤有兩項:

  1.焚書坑儒——秦始皇燒盡民間藏書,坑殺大批無辜的士人學者,嚴重摧殘了我國古代文化,這是一種政治暴行。

  2.徭役太重,不恤民力——秦始皇在滅六國之後,應立即實行輕徭薄賦政策,給人民以“休養生息”的機會。可是他卻好大喜功,內則大興土木,外則勞師遠征,使廣大人民群眾苦不堪言。於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響應,推翻了秦朝的統治。

  總的說來,秦始皇功大於過。他的功過都是我國的寶貴文化遺產。好的,我們應當珍惜,批判繼承,發揚光大。壞的,也應當總結,作為教訓,永遠引以為戒。
2013-10-04 5:07 am
一、提高帝王尊嚴:嬴政自以為功過『三皇』、德兼『五帝』,故兼採古代共主之尊號而合為『皇帝』,用作天子之專稱。他又提出『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千萬世,傳之無窮』《史記‧秦始皇本紀》。從此中國歷:史上之君主便稱為『皇帝』,嬴政則被叫做秦始皇(前二二一 -- 前二一零)。此外,又用一系列專門名稱來顯示全國最高統治者之無上權威,如皇帝自稱『朕』,其命令叫『制』或『詔』,其用印則曰『璽』。
二、厲行中央集權:秦始皇在中央政府內設丞相、太尉與御史大夫,分管全國之政務、軍事及監察,謂之『三公』。另有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等『九卿』,負責政府各部門工作。丞相等各自向皇帝負責,一切聽命於皇帝。另又廢除世卿世祿制,自中央至地方之官員均由皇帝任免,無權世襲。
三、廢封建置郡縣:秦自商鞅變法後,即逐漸推行由國君直接控制之郡縣制。消滅六國後,始皇又採取廷尉李斯之見,不再重行封建諸侯,『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史記‧秦始皇本紀》。每郡下轄若干縣,縣下尚有其他基層組織,郡縣長官亦由皇帝任免。

二、軍事

公元前 221 年 -- 前 206 年

一、銷毀兵器:為防止六國遺民之叛亂,始皇下令將天下兵器聚之於咸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延宮中』(《史記‧秦始皇本紀》)。
二、夷平險阻:始皇下令將原來六國於險要地帶修築之城郭、關塞及堡壘,一律加以拆除,以防止封建割據之再現。
三、移民戍邊:把民眾數十萬遷徙至北部河套及南方五嶺一帶,以加強邊防、開發邊疆。
四、修築長城:秦始皇把戰國時北方燕、趙、秦三國舊修之長城連接起來,『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

三、經濟

公元前 221 年 -- 前 206 年


一、統一貨幣:禁止使用六國各自的龜、貝、玉等幣。規定全國統一使用金、銅兩種圓形貨幣,其中金為上幣,單位曰鎰(二十兩);銅為下幣,以半兩錢為單位。

二、統一度量衡:以商鞅時的秦國度、量、衡器具,作為全國斗算長短、大小、輕重之標準,並於其上刻寫統一度量衡之詔書。度的單位是分、寸、尺、丈、引等,量的單位為合、升、斗、斛,衡的單位有銖、兩、斤、石等。

四、交通
公元前 221 年 -- 前 206 年
一、統一車軌:秦時統一規定車寬六尺,實現了『車同軌』,改變了戰國時各地車軌寬窄不同之狀況,一車可通行全國。
二、修建馳道:秦在原來六國車馬道路之基礎上,修築寬闊一律之馳道,道寬五十步(六尺一步)。馳道以首都咸陽為中心,『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瀕海之觀畢至秦始皇曾沿著新修之馳道,多次親巡全國各地、四處勒石紀功。
三、溝通水路:秦疏濬鴻溝(河南汴河)作為水路樞紐,通濟、汝、淮、泗諸水。又於公元前二一四年,令史綠監修長達六十多里之靈渠,溝通了湘、灕二水。

五、文化

公元前 221 年 -- 前 206 年
一、統一文字:戰國時期始皇令李斯把原來秦國之大篆整理簡化而成小篆,在全國通行。後程藐又簡化小篆成隸書,亦在秦代流行於全國。

六、對外

功績

一、北伐匈奴:匈奴係中國北方邊境上之古老民族。戰國末年以來,匈奴時常南侵,威脅到燕、趙、秦等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安全,故北方邊境諸國均各自修建長城以禦防之。秦統一中國後,公元前二一五年,『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西北斥逐匈奴接著乃在燕、趙、秦舊長城之基礎上,加以增築,連結成一條長達五千餘里的所謂『萬里長城』。
二、經統一中國後,秦始皇遂著手開闢嶺南之事業,以征服南越、雒越。他『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公元前二一四年,秦始皇在南越、雒越之地建置了南海、桂林、象等三郡,並隨即遺數十萬人南徙,以戍五嶺,與越雜處。



暴政

法令十分嚴苛,一人死罪誅及三族,一家犯法鄰里連坐,百姓動輒被罰充苦役或慘遭酷刑。到秦始皇時,更把嚴刑峻法推至顛峰。其酷刑之名目,諸如謫戍、籍沒、黥為城旦、連坐、腰斬、車裂、梟首、戮、阬、磔、鑿顛、抽脅、鑊烹、具五刑(黥劓、斬足、笞殺、梟首、棄市)、族、夷三族(父母、兄弟、妻子)等等,不一而足。 秦始皇還把嚴刑峻法施之於文化領域,統制思想,禁錮言論自由。如規定除了秦國的歷史記載,一切史書都燒掉;民間所藏,除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外,其餘《詩》、《書》、百家語全部焚燬;誰要是再談論《詩》、《書》,就殺頭;以古非今的人則滿門抄斬。在「焚書」後的一年,又發生「坑儒」之事,秦始皇下令搜捕對朝廷不滿的儒生,一共捉到四百六十人,全部加以活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焚書坑儒」。

結果: 專制暴政結果只有滅亡
參考: yahoo
2013-10-04 4:51 am
秦始皇的簡介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全稱秦始皇帝,姓嬴,名政,以趙為氏,為秦莊襄王之子。嬴政因為在趙國出生,又叫做趙政。秦始皇13歲即王位,39歲統一中國,建立秦朝,稱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


秦始皇首創驛站制度,並修驛道。為龐大帝國的政令通達以及由此而來的郡縣制皇權國家奠定了技術基礎。「修驛道,設郡縣」,這是中國能夠採用郡縣制這種先進位度,而非類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個必要條件。同時期的羅馬不能有效控制佔領區,只能設權利極大的總督(總督總攬一地的軍政大權,都是貴族,基層組織都依靠當地的原有組織),仍舊類似於分封制,這是羅馬帝國後來分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郡縣制是一種平民制度,其軍政首腦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績軍功可上可下,可平職調動,這就導致了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的出現。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都可以來自平民,郡縣官僚制有效的保證了平民(布衣)參政議政的權利(如李斯,蒙敖等等都是布衣,依軍功政績才出將入相),相比分封制這種貴族政治,無疑是一大歷史進步。現代國家的文官制度和軍隊制度就是起源於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之後近一千七百年的時間,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先進於西方,從而比西方發達奠定了基礎。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兩千年的皇權時代的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襲了秦朝的制度。
李白的詩《古風》:「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重視以法治國,秦始皇繼承了這個傳統,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韓非,曾自嘆「若與其同游,則無恨矣」。對將領賞功罰罪,皆依法。秦始皇雖專制,認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國。陳勝吳廣起義,其理由也是「秦法嚴苛」,其罪當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並非如後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那般因嚴重腐敗,而官逼民反。後世儒家倡導人治,治國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決,而至今日人治之風,馬屁之風猶在。



統一措施 /統一文字 /劃一法度 /修築長城/ 修治馳道/ 集權中央/開拓彊土/ 驟亡原因
南征北伐 /大興土木 /焚書坑儒 /嚴刑峻法/ 統一原因 /地理優勢 /重用人才/民人趨向
統一意義 /統一王朝/ 民族融合

秦始皇的功過「資料性分析」


好:中國、中華民族在政治、經濟、軍事及文化作出重大貢獻陪審團

壞:公元前 221 年統一六國、建立中國後,至公元前 207 年,共十五年統治其間,殘暴不仁,百姓死傷無數。

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朕是始皇帝
功:確立版圖← 統一六國

開拓邊疆 ← 北逐匈奴 進佔百越

開拓交通←方便軍及政令傳遞← 築馳道通靈渠

集權中央←廢封建 行郡縣← 提高皇權

促進文化民族交流← 統一: 文字 .度量衡 .貨幣

不體恤人民,是一個暴君
過:力役繁重→ 修築長城 築阿房宮

濫用民力 勞役人民→ 代匈奴 平百越 百姓疲於奔 命

刑法苛刻→ 一人犯法,同伍受罰

備受監視
箝制思想→ 焚書坑儒 限制閱讀
秦始皇的功過

橫掃六合一天下,建立秦朝都咸陽;
自定稱號始皇帝,想傳萬世壽而昌;
建立中央集權制,御史、太尉和丞相;

廢封建,行郡縣,三十六邵設官長;
築長城,固國防,一貨幣,圓中方;
統一文字度量衡,修建馳道達四方;
焚書坑儒賦役重,濫用民力建阿房;
爆發農民大起義,殘暴統治二世亡。

他們認為秦始皇是功過相抵

(2)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雄才大略的劃時代人物。他是中國第一位皇帝,是皇帝尊號的創立者,是中國皇帝制度創立者,也是使中國進入了中央集權帝制時代的第一人。他一生並天下、稱皇帝、廢分封、置郡縣、征百越、逐匈奴、修長城、通溝渠、銷兵器、遷富豪、車同軌、書同文、錢同幣、幣同形、度同尺、權同衡、行同倫、一法度、以法治國、焚書坑儒,對於中國之大一統、對於中國政制之創建、對於中國版圖之確立、對於中國民族之傳承,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關鍵作用,對後世的中國和世界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但自古以來,秦始皇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譽之者稱其為首創統一局面的「千古一帝」,毀之者則稱其為專制獨裁的「一代暴君」。



2013-12-12 7:57 am
台灣首家合法娛樂城開幕囉!

體育博彩、真人對戰、現場遊戲、彩球

投注高賠率,歡迎您來體驗!

官方網站 aa777.net


收錄日期: 2021-04-20 14:24: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003000051KK0018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