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土地改革內涵如何?
國民黨鑑於中共憑藉著土地改革取得政權,故在台灣也必須實行土地改革,以貫徹防共的政策。再加上1950年代美國積極的協助且鼓勵,台灣在當時,受到農復會資金與技術的幫助,此項重大的改革便在這樣的時空背景影響下展開了。
國民政府來台之初,台灣仍是一個農業社會,政策主要目的為增加農地使用效率保障佃農生活,改善生產環境,使經濟蓬勃發展,提高農業生產和農戶收益,繁榮農村經濟,同時移轉地主土地基金,發展工業。當時國民黨尚屬「外來的政權」,與台灣本地的地主沒有太多的牽扯,因此犧牲少數地主的利益換取廣大農民的支持,在維持政權的安定上,算是本輕利重,何況又得以「土地改革」的美名,將搜括農民的利益所得,由地主轉到政府手中,國民黨所以能穩固的立足台灣,則與其土地改革有相當的關係。
對台灣的政經影響?
經濟方面:
1.土地改革使大量的無地農民成為自耕農,土地改革刺激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三七五減租」實施以後,地租的減免和地價的跌落,使佃農購買土地的成本降低,願意在土地上增加勞動的投入和財力的投資,以便在現有耕地面積下追求產量的最大值。1952年,台灣農業已恢復到戰前最高年產量1939年的水平,緩解戰後糧食不足的問題。
2.同時促使地主將土地資產轉向工商業,促進了臺灣城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政府以糧食實物債券和建設股票來補償土地地價,讓地主轉投資於經營農林公司、水泥公司、紙業公司和工礦公司等4大公司。為將農業增產的好處轉向工業部門,以加速經濟發展,臺灣長期實行低糧價政策。避免米價的過度波動而帶動物價上漲,將食米價格維持於較低水準,實際上起了壓抑物價的作用,有利於壓低工資水平,使出口產品更有競爭力。
3.1948年,臺當局頒布了「臺灣省化學原料配銷法」,「糧食局」統購肥料,因此成為了肥料專賣機構,稻農獲得肥料必須用稻穀換取。通過肥料交易獲取利潤,將土地改革創造的大量農業剩餘轉移到工業上,這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工業得到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治方面:
1.由於把多數台灣農民改變成為自耕農,使佃農變成土地所有者,達到收攬人心的目的。
2.土地改革削弱地主階級影響力:台灣地主階級擁有特殊權力意見領袖地位,土地改革削弱其影響力,國民黨的反對勢力必然減少,達到消除社會菁英的目的,地主制解體後,國民黨成為新地主。
3.從農民繳納土地代金的食米,得以確保政府遷台時同行的官吏、軍人及其家眷的主食等。由於農產量增加,使突然 ,從中國大陸湧入的100 多萬軍政人員造成的供應壓力大為減輕,在此基礎上,台灣開始實行“軍公教免費供給制”,緩和了經濟面臨的危機 ,使當時混亂的局勢很快恢復了平靜。
光復初期國府對本土資本家的「針對性」
在土地改革之前,有能力經營工商業的資本家,通常也就是地主。當年的土地改革帶給地主的衝擊之大,絕非今日一般人所可想像。
「耕者有其田」其實是對地主變相的剝削。政府強制地主只能保留三公頃的二等級水田,其餘農地必須以主作物年產量兩倍半的價格售予政府,而政府則以七成的「米糧債券」和三成的國營企業股票作為支付。結果地主以債券兌換米糧時,政府給付的是非常劣質的米糧;而且國營企業股票一發行,股價即一落千丈。
國民黨政府的「耕者有其田」讓台灣地主們失去了特權及大量土地,因此對國民黨政府有所不滿,也懷念起日治時代,地主們的態度影響了包括他們後代在內的很多台灣人。批評者的看法是「耕者有其田」的實行結果只是讓許多中小地主的財富集中於政府及少數富人手中,因此才會有大量的「地主」反對國民黨。因此而沒落的臺灣地主子弟,分遠走日本、美國,並在美日發起「反國民黨、反共反中國」的「兩反運動」,這樣的反抗運動並因其後進一步與臺灣本土中小企業結合而壯大,而這些中小企業主許多也是由地主轉型,且同樣因土改政策對國民黨政府感到不滿。
台灣的地主階層,在清代的社會結構中,擁有龐大的勢力,甚至有私人的武力,後經日本統治時期的武力掃蕩已見衰微。國民黨的土地改革,進一步削弱地主的力量,而時機就在二二八事件後不久,地主階層更不敢有太過強硬的反應,板橋林家的管家許丙曾長期拒繳租稅以抗議耕者有其田政策;霧峰的林獻堂則遠走日本,至死不回台灣。土地改革的結果,促使台灣傳統租佃制度的崩潰,而政府是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