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發動英法聯軍的原因~急

2013-10-02 2:39 am
是從英國方面發動英法聯軍之役發生的原因? ~急

PS:詳細分析+評論 ,不要發生的經過和背景

回答 (2)

2013-10-03 3:16 am
✔ 最佳答案
第一次英法聯軍

1.)廣州進城之爭: (遠因)
南京條約規定廣州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但廣州市民堅拒英商入城,並自組團練對抗,而兩廣總督以民情可恃,對英人入城要求採拖延政策,中英關係日益惡化。

2.)修約問題: (遠因)
在中美及中法條約中有十二年修約之條文,英援最惠國條款提出修約要求,為中國拒絕,遂決心以武力解決。

亞羅船事件:(近因-英國)
1856年,廣州水師為搜捕奸民,登上在香港註冊,懸掛英旗之亞羅號船,拘去非法水手十二名,並拔下英旗,英國領事巴夏禮抗議,而兩廣總督葉名琛處理該事不能滿足英人要求,衝突乃起。英人炮轟廣州,廣州民情激憤,將十三行外人商館焚燬,殃及法商館。英以此事為藉口出兵。

第二次英法聯軍
1.) 清廷加強防務:
第一次英法聯軍戰役,中英、中法簽訂天津條約後,清廷鑒於大沽防務空虛,遂調僧格林沁前往設防。

2.)換約觸發戰事: 咸豐九年(1859) 九月,英、法使臣率同軍艦到北京換約,當時清廷欲推翻前次之簽約,遂命僧格林沁堅守大沽

3.)英軍強入白河:僧格林沁告以大沽口設防,令英,法使臣改由北塘登陸,英艦不從,強入白河,僧氏發炮還擊,英軍死傷頗多。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2013-10-08 1:47 am
1)英國 “阿羅號(Arrow)事件” 6/10/1856
*1850年前後走私猖獗並以伶仃島為基地
*香港容許華船以英國名義登記並受英人保護
清廷水師在檢查懷疑走私船隻時因該船在香港的船隻登記過了期而扯下英國旗,並拘留十二名水手,巴夏禮與葉名琛交涉時指當時清廷侮辱了英國旗,故須放還水手,賠款及道歉。但葉氏只肯放人而不肯道歉。
問題的關鍵﹕該船是否還受英人的保護
2)法國 “馬神父事件”(西林教案)
*當時黃埔條約規定了在商埠內可建教堂及清廷有責任保護法國人在華傳教,而無明文指可深入內地傳教
馬神父潛入廣西西林縣傳教而為知縣處死。法國要求清廷追究責任和道歉而不果。
問題的關鍵﹕馬賴神父是否違反清廷的法規

當時,英國政府為了想進一步擴張在中國的權益,便趁「亞羅船事件」,借題發揮。西元一八五七年八月,英國政府派了一支海軍到香港,中國和英國的第二次衝突,已經不可避免了。當時法國因為有一名天主教徒神父在廣西西林縣被殺,於是就和英國聯手,對付中國。西元一八五七年十二月,英法聯軍政陷廣州,次年,攻陷大沽砲台,清廷非常震驚,派欽差大臣到天津議和,簽訂了「天津條約」,在這條約中,清廷喪失了許多權益,並且對英賠款四百萬兩,對法賠款二百萬兩。六月,英法又藉**換條約批准書,再次率軍艦直逼北京。一八六0年,咸豐皇帝倉皇逃到熱河,英法聯軍佔領了北京。清廷只好派恭親王奕訢和英法議和,簽訂「北京條約」。除謝罪、履行中國對英法之「天津條約」之外,還對英法各賠款八百萬兩。
第一次英法聯軍:

前因:南京條約簽訂後英國並不滿意

1.港阜開口只限於長江以南沿海<希望擴大範圍>

2.希望傳教士可以致內陸傳教

3.希望可以派遣公使駐北京

藉口:

1.英國假借亞羅船事件

2.法國假借廣西林教案

<得到美俄得支持>

結果:簽訂天津條約

1.駐派公使駐北京

2.沿海增開:

(1)英約:牛莊登州(後改芝罖)台南潮州瓊州

(2)法約:淡水江寧登州潮州瓊州

3.商行航行內地

4.英法教士及人民在中國自由傳教和遊歷

第二次英法聯軍:

原因:

因為原本約定在北京換約但是英法強行進入大沽遭守軍擊退

結果:

英法攻進北京在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

北京條約:

1.天津條約依然有效

2.增開天津為商港

3.割九龍半島給英國

4.賠款給英法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47: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001000051KK0022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