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會在『害怕』時肯『妥協』0.0?

2013-10-01 10:40 am
『當你看完這段文時,在看結尾的問題0.0』

唐德宗時,王武俊任成德節度使,貞元十七年去世,其子王士眞襲位成為成德節度史。元和四年王士眞卒,其子王承宗自為留後,求襲節度使之位,憲宗卻乖機革除河北地區藩鎭世襲節度使之弊,便準備別行派人為成德節度史,如果王承宗不聽命,便出兵討伐。宰相裴垍以為王承宗必不聽命,而中央也不可用兵,翰林學士李綘絳也勸憲宗不能以為平西川和鎮海都昜如反掌而輕昜用兵,如果一旦對河北地區用兵,恐戎狄乘機寇擾,其患難以收拾,所以不宜急於討伐。既然當時朝臣多主張慎重,於是憲宗便派京兆尹裴武赴成德宣慰,以觀察其動靜

裴武到恒州,王承武既表現得如此謙卑,憲宗乃授王承宗以成德節史,而以州和棣州另設一鎮,任命棣薛昌朝為德棣節度使。元和四年十月,昌朝到德州上任,王承宗忽然舉兵襲擊德州,將薛昌朝俘擄而去

王承宗的舉動不僅破壞了和平,擄去中央任命的節度使,更是目無法紀,憲不能忍受,決定對成德用兵,下詔削奪王承宗官爵,以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為左右神策、河中、河陽、浙西、宣歙等道行營兵馬使、招討處置等使,翰林學士白居昜上奏指出『國家征伐,當責將帥,近歲,始以中使為監軍,自古及今,未有微天下之兵,專令中使統領者也。今神策軍既不置行營節度使,則承璀乃制將也,又充諸軍招討處置使,則承璀乃都統也,臣恐四方聞之,必窺朝廷,四夷聞之,必笑中國,陛下忍令後代相傳,云中官為制將都統,自陛下始乎?臣又恐(幽州節度使)劉濟、(河中節度使)茂昌及(河東節度使)范希朝、(昌義節度史)盧從史乃至諸道將校,皆受承壬指麾,心既不齊,功何由立?此是資承宗之計而挫諸將之勢也。陛下寧忍狥下之情,而自墮法制,從人之欲而自損聖明!』除白居昜外,群臣反對以吐突承璀為諸道兵馬使兼招討處置使者甚多,憲宗不得已,改吐突承璀為招討宣慰使,實際上仍為諸軍統帥

元和五年正月,諸鎮兵至成德合攻王承宗,威令不振,屢為王承宗所敗,同時,昭義節度使盧從史又與承宗暗通聲氣,唐軍士氣低落,後來辛賴裴垍設法說服盧從史的都知兵馬使烏重服從朝延,並命吐承璀誘擒盧從史,憲宗乃以孟元陽為昌義節度使,烏重為何陽節度使,於是唐軍重新佈置,頗能振作,使王承宗感到壓力增大,七月,遣使上書,說過去係受盧重史的離間,今後願將成德的賦稅上供中央,成德的官吏也請中央任命,只希望朝延許其自新。憲宗以出兵久而無功,乃允承宗的請求,仍以承宗為成德節度史,又將德、棣二州仍歸成德管轄,諸道行營將士各歸本鎭

元和十年,淮西亂起,宰相武元衡為剌客暗殺,後查知承宗牽連在謀剌案中,憲宗仍命魏博節度使討伐王承宗,但當時淮西戰事正緊張,央央無力在兩個戰場同時作戰,於是暫停討伐王承宗。及元和十二年十月,淮西平,王承宗大懼,請送二子至長安為質,再獻德、棣二州給中央,願將成德賦稅上供,並請中央任命成德轄內的官吏,憲宗準許,再復王承宗官職,於是成德在表面上歸於中央

『問題在,人在害怕時,會作出『妥協』?為何會這樣呢0.0?』

回答 (5)

2013-10-02 8:58 am
✔ 最佳答案
我不知道是否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 我是覺得經歷過害怕的人都知道這裡面,要說百分之百去讓步、妥協,我覺得不太可能,可能你外表妥協,但骨子裡的那股精神是微微不肯讓步的,但面臨現實的考量,只好屈服 。 但另一方面,如果有人真的面臨害怕,完全一點讓步、一點妥協都沒有,然後覺得自己狀態非常的ok,說真的,我覺得那太厲害了,因為你不用配合人之常情。我自己小小的認為拉,恐懼害怕是很直覺性的東西,要輕易克服,還能做出理智判斷其實很不容易。所以「王承宗大懼,請送二子至長安為質,再獻德、棣二州給中央,願將成德賦稅上供,並請中央任命成德轄內的官吏」,這是有可能的~ 就從上文看起來,我自己有個感想,純粹個人想法。看起來是妥協拉~但如果不妥協,應該下場會更慘烈吧,人在害怕的時候有時候還是會顧及自己的,一點點自我犧牲奉獻,換來更長的壽命,可以活得好好,何不為呢?
參考: 純粹個人感想
2013-10-02 6:32 am
因為不肯妥協之人都做了烈士... 除非此人自我訴求極其強烈....寧死不屈....不然一般意志薄弱之人為求自保...多會作牆頭草...見風轉舵....!
2013-10-02 4:44 am
人為什會在『害怕』時肯『妥協』0.0?
以卵能撃石+螳臂能擋車嗎---?
識時務者為俊傑>退一步海濶天空*
[妥協] 是礙於形勢比人强*
2013-10-01 1:42 pm
不良牛

你終於發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有空我再來回答^^
2013-10-01 1:06 pm
『問題在,人在害怕時,會作出『妥協』?
緩兵之計, 謀而反擊.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44: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001000010KK0078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