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明‧‧

2013-09-27 10:05 am
請教﹕明 於六觸入處修因緣觀 ( 大師 1 級 )


末學對於佛學不太深入‧您在佛版揮文解說甚是欽佩‧受教良多‧謝謝‧


關於‧‧明‧‧甚是好奇‧何理?有何作用?只想學習‧無惡心‧謝謝‧
更新1:

明 於六觸入處修因緣觀 ( 大師 1 級 )﹕謝謝您用心提供經典告知修行的次第‧ 受益甚益‧若依您所提之重點融入禪定中‧將會是何種境‧願聞之‧ 有此問是您融合貫通無滯‧難遇的善知識‧若覺冒犯‧還請寬量‧

回答 (22)

2013-09-27 4:44 pm
✔ 最佳答案
版主 吉祥 關於‧‧明‧‧甚是好奇‧何理?有何作用?-----關於『明』與『無明』……參閱釋迦佛陀的經教。 南傳《相應部》諦相應17經大德!云何為無明耶?云何為隨無明耶?”“比丘!苦之無智,苦集之無智,苦滅之無智,順苦滅道之無智,此名為無明;如是者為隨無明。 《雜阿含》334經緣眼、色,生不正思惟,生於癡。緣眼、色,生不正思惟,生於癡,彼癡者是無明, 《雜阿含》251經所謂無知,無知者是為無明。云何無知?謂眼無常不如實知,是名無知,眼生滅法不如實知,是名無知。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如是,於此六觸入處如實不知、不見、不無間等、愚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 以下指明出處,由於經文甚多,就請自行參閱不貼文了,感恩~北傳《雜阿含》256,257,258經南傳《相應部》蘊相應SN22.126,127,128,129,130………135經 綜合以上經教如實知四聖諦,是「明」。如實知五蘊集、滅、味、患、離,是「明」。如實知五蘊有集、滅法,是「明」。如實知六根生滅法,是「明」。 以白話文詮解「無明」:不如實知五陰(色、受、想、行、識)如何生起及如何滅盡,因此而不解五陰是因緣生,因緣生則是無常、敗壞、磨滅之法,如是種種不知者是為無明。無明不是發生在過去世,而是在當前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觸入處不如實觀察如何緣起,所以無法如實知五陰如何生起,而有無明。 如實知【四聖諦】,即是【得明斷無明】。 《雜阿含》750經諸惡不善法,比丘,一切皆以無明為根本…若諸善法生,一切皆明為根本… 《雜阿含》749經 ; 南傳《相應部》道相應SN45.1經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 《雜阿含》748經世尊告諸比丘:如日出前相,謂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盡苦邊、究竟苦邊前相者,所謂正見。 綜合748,749,750三經,也是講先得明斷無明,才能生諸善法…能生正見。 這就如同在一個黑漆一團的大賣場或電影院,我們人在裡頭什麼也看不見,當然也無法得知出口在何處,但是只要燈一亮 → 就明了,明了就可以找到出口,而如實知「十二因緣法、四聖諦」,就是那一盞明燈。 在《雜阿含》287經,也有同樣的修證次第。 在287經的經文中也是清楚明白看到,佛陀先如實正見「十二因緣法」,才見到「古仙人道」,得「古仙人道」,成等正覺,古仙人道就是八聖道(八正道)。 綜合以上經教,不修習十二因緣法,不了解十二因緣法,直接修習八正道,可能嗎?當然不可能,那除了違背經教,所修的道就變成八邪道了。 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三十七道品) 這三十七道品是統貫的、是一體的,不能分開來修。 《雜阿含》655、658經告訴我們:五根一切皆以慧為其首,而慧根就是指【四聖諦】。 在南傳《相應部》「根相應」48.52經也有同樣的說法:如是於聖弟子,若聖智尚未生,則無四根之等住,無四根之安住。諸比丘!於聖弟子,若聖智已生,則有四根之等住、有四根之安住。以何為四根耶?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是。而四聖諦在聖典的記載就是所謂的慧、智慧、慧根、聖慧、聖智。 而七覺分之首是念覺分如實觀察「十二因緣」、如實正見「十二因緣」的念覺分為前導,次第的修證具足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修七覺分的過程,也是漸次的成就「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由以上經證可以得到這一句話→ 聖慧在前攝導正道的修行 慧、慧根、聖慧【四聖諦】是在前的,不會跑到後面去。 慧、戒、定(正定)佛教所講的定,正解應該是指八正道的正定。而非禪定。 慧(明為前相)戒(生諸善法)定(正見、正志…乃至正定) 五根:慧、信、進、念、定 所以開慧?如何開慧? 就是修習四聖諦,如實知十二因緣法。 第一個開智慧的,是釋迦佛陀(能自覺法)第二個呢? → 憍陳如尊者(聞法而覺) 所謂的法就是指「因緣法」,請參閱《雜阿含》287,296經。 佛陀證道後,於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為五比丘初轉法論。請參閱《雜阿含》379經 ; 南傳《相應部》諦相應SN56.11經 釋迦佛陀教示已,具壽憍陳如,生遠塵離垢之法眼。 憍陳如尊者說了一句話 → 「有集法者,悉皆有此滅法。」 釋迦佛陀稱讚而曰:「憍陳如悟矣,憍陳如悟矣!」 悟了,就是開智慧,就是「如實知四聖諦」。 成就「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的第一轉 僅供參考


2013-09-27 09:03:16 補充:
末學在回答區所舉出的經證,其用意在表明……

釋迦佛陀真正教說的【修證次第】被修改了,【慧戒定】被改為【戒定慧】。

在印度的佛教會分裂,形成所謂的部派佛教,也是因為對經教的意見不同而分裂。

而堅定維持佛陀正統的教說(阿南系),慧戒定之修證次第,早早已隱沒於世…

2013-09-27 09:56:52 補充:
讓我們來看看世界上各個宗教及慈善團體

每個宗教及慈善團體,通通在布施、行善,利他。

而修行的法門與宗派,偏重於持戒或禪定也不少,其中以印度的耆那教,最重視持戒、禪定及苦行。

或者是講唯物的或唯心的,或是心物二者皆融攝有之。

我們可以注意看看,那一個宗教或慈善團體,在講十二因緣法? → 沒有

十二因緣法是佛教獨一無二的教理。

所以沒有十二因緣法,還算佛教嗎?

假設今日所有佛子皆不修學十二因緣法,不談十二因緣法,那跟世界上其它宗教不是都一樣嗎?

離了因緣法,不是佛法。

2013-09-27 10:15:07 補充:
《雜阿含》334經
緣眼、色,生不正思惟,生於癡。
緣眼、色,生不正思惟,生於癡,彼癡者是無明,
-----
對所謂的「正思惟」解釋一下

在北傳所說的「正思惟」,就是在南傳所說的「如理作意」。

正思惟、如理作意的意思就是說 → 修因緣觀(觀集與滅)

不正思惟 → 不如理作意修因緣觀的意思

僅供參考

2013-09-27 12:50:11 補充:
般若為首
-----
沒錯,智慧為首。

「般若」翻譯過來就是「智慧」。

就像…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譯過來就是「無上正等覺之現等覺」

2013-09-27 13:14:47 補充:
《雜阿含經》655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
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信根者,當知是四不壞淨;
精進根者,當知是四正斷;
念根者,當知是四念處;
定根者,當知是四禪;
慧根者,當知是四聖諦。
此諸功德,一切皆是慧為其首,以攝持故。

2013-09-27 13:15:29 補充:
《雜阿含經》403經:

世尊告諸比丘:
我與汝等於四聖諦無知、無見、無隨順覺、無隨順受者,
應當長夜驅馳生死。何等為四?謂
苦聖諦、
苦集聖諦、
苦滅聖諦、
苦滅道跡聖諦。
我與汝等於四聖諦
無知、無見、無隨順覺、無隨順受者,應當長夜驅馳生死。
以我及汝於此苦聖諦
順知、順入,斷諸有流,盡諸生死,不受後有。
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順知、順入,斷諸有流,盡諸生死,不受後有。
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
起增上欲,修無間等。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我常與汝等,長夜涉生死,不見聖諦故,大苦日增長。
若見四聖諦,斷有大流海,生死永已除,不復受後生。

2013-09-27 13:15:54 補充:
《雜阿含經》647經

何等為慧根?
若比丘
苦聖諦如實知,
苦集聖諦、
苦滅聖諦、
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
是名慧根。



《雜阿含經》927經:

佛告摩訶男:
優婆塞智慧具足者,謂
此苦如實知,
此苦集如實知,
此苦滅如實知,
此苦滅道跡如實知。
摩訶男!是名優婆塞慧具足。

2013-09-27 14:54:06 補充:
我是覺得癡根的人也是可以修行證果的
-----
感謝菩提朋友的提醒

末學忘了講一點了

一般我們口頭都唸的很順 → 【戒、定、慧】,【貪、瞋、癡】

其實按照經教的順序唸法 → 【慧、戒、定】,【癡、貪、瞋】


愚癡無聞凡夫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

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

如實知五蘊的集、滅、味、患、離,不難的,只要用心學,這五個字根本不是問題

如實知【集、滅、味、患、離】,就是斷愚癡了,為多聞聖弟子。

2013-09-27 14:56:59 補充:
說到這,也不得不提一下這段經文,這都是相關聯的。

《雜阿含》209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觸入處。云何為六?
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沙門、婆羅門於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
當知是沙門、婆羅門去我法、律遠,如虛空與地。

2013-09-28 00:11:21 補充:
若依您所提之重點融入禪定中‧將會是何種境‧願聞之‧
-----
我到美國跟一位從來不曾吃過看過芒果冰的人,說芒果冰多好吃、非常好吃…

這個美國人就能知道芒果冰的真正滋味嗎?

禪觀者實際親身的經驗,跟他人道是無意義的。

唯有版主本身親身實際的禪修,才能體悟因緣法真實義。

末學只是跟隨佛陀足跡而行的佛子!

末學發現了這條路……

至於也看見這條路的人,要不要跟隨佛陀足跡而行……隨人決擇,末學無意見^^

僅供參考

2013-09-28 12:11:33 補充:
證明阿含經教所說,具有成佛的內涵




《雜阿含》379經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013-09-28 12:11:41 補充:
《雜阿含》727經

尊者阿難即白佛言:「世尊!所謂念覺分,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說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擇法、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說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佛告阿難:「汝說精進耶?」
阿難白佛:「我說精進。世尊!說精進。善逝!」
佛告阿難:「唯精進,修習多修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013-09-28 13:09:12 補充:
禪宗初祖 大迦葉尊者

於 世尊涅槃未久,還這樣教導我們禪修的…

我當正觀五陰生滅,六觸入處集起、滅沒,
於四念處正念樂住,修七覺分、八解脫身作證

2013-09-28 15:34:46 補充:
謗佛
-----
朋友若有用心看《相應阿含》及《相應部》

就會知道明白,佛陀不會恐怖眾生、不會惱害眾生、不會恐嚇眾生、不會詛咒眾生



對於不信佛言之人,甚至辱罵佛陀、說佛陀所說是胡言亂語的人,佛陀也只是靜靜的離開,如此而已………

這就是佛陀,最慈悲的佛陀,佛陀從不說謗佛會如何如何!

因為那不是佛,也違背佛陀的教說了…


僅供參考

2013-09-28 15:37:44 補充:
靜修法友

七菩提支的定菩提支:

『於六觸入處,隨正念隨正見,離貪斷愛,斷諸繫縛,成就正定。』

關於所謂【隨正念隨正見】,容晚一點後,末學再詳加解釋。

有事出門去………

2013-09-29 09:54:04 補充:
不起癡執
-----
靜修法友,這個觀念很好,大家也知道不起癡執。

但到底要如何修,才能真正做到不起癡執呢?

其實在經典上,佛陀有明確的教法。

讓我們來看看《雜阿含》785經的說法

在785經,世尊告諸比丘,八正道有分世間八正道與出世間八正道。

【世間有漏】的八正道跟【出世間無漏】的八正道的差別哪裡?

世間八正道是凡夫所修,再如何修也只是向善趣(人天福報)。
出世間八正道是聖弟子所修,是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2013-09-29 09:54:25 補充:
世間八正道:
凡夫還【不如實知四聖諦】,也就是尚未成就具足【念覺分】。


出世間八正道:
聖弟子【如實知四聖諦】,已成就【念覺分】,成就具足【念覺分】,才能次第的修證具足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修七覺分的過程,也是漸次的成就「四聖諦三轉、十二行」,達成解脫、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下這句話,在《雜阿含》785經,出現八次。
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

2013-09-29 09:54:40 補充:
以下這句話,在《雜阿含》785經,出現八次。
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

也就是說行出世間八正道,都要與【四聖諦無漏思惟相應】。

這也就是……

【四聖諦】為前導
【 明 】為前導
【念覺分】為前導
【聖 慧】在前攝導正道的修行

隨正念隨正見……就是於六入處,如理作意思惟【因緣法、四聖諦】。

唯有於六入處,如理作意思惟【因緣法、四聖諦】……

才能於六入處不起靜修法友所說的【癡執】

以上785經的經證與說明,也再一次與末學提供的回答及意見相呼應。

雖然說明過程中,繁雜而囉嗦,但這是不得不得解釋與說明……

這點方面就請版主及諸法友海涵!感恩~

僅供參考

2013-09-29 14:23:53 補充:
貪愛與瞋恚與五蘊關係如何
-----
簡而言之

對於因緣實況(五蘊)是無常敗壞磨滅之法不知,故於六根六境相緣六識升起引發樂受時,對此現況產生不當之貪著和想像,就是貪愛。

2013-09-29 20:15:17 補充:
現實是因緣、緣生。

緣生的五蘊在現起的當下即是破壞殆盡的滅去。

如何說那一法屬於那一法或不屬於那一法呢?

無有任何一法能被控制或被擁有

無有任何一法能長存永久或堅固不變

唯有因緣法、緣法生,常住而已……

是故知世間是因緣、緣生。 現實是因緣、緣生。
2013-09-30 8:02 am
貪愛與瞋恚與五蘊關係如何
==========
貪愛與嗔恚簡單說就是喜與不喜,這樣看起來是不是簡單多了

五蘊是五種身心現象,而不能觀照這身心的現象而反而摭取他們,就成了五取蘊

而摭取的因就是無明、貪愛

所以關係是??

2013-09-30 10:18:33 補充:
您認為呢?

身、心能夠分開?

貪愛、喜;嗔恚、不喜是屬於身、心?

如理思惟、如實作觀吧...
2013-09-29 7:01 pm
請問日月朋友
貪愛與瞋恚是一體兩面
==
貪愛與瞋恚與五蘊關係如何

2013-09-29 18:11:48 補充:
貪愛屬於五蘊嗎?.......

2013-09-30 06:05:14 補充:
喜與不喜不是五種身心現象之一?
2013-09-29 10:19 am
如果沒有禪修‧明的表現是甚麼?如果只是研究經典‧明白經文‧又是甚麼狀況‧

吾識一友‧其識一習密高層者‧邀其至古坑一道場講演靜坐禪修‧該道場數位高級

導師得知‧急忙去電吾友‧以深奧的經文輪流考吾友‧吾友不識經文‧知他們在為

難‧直接告訴他們‧請他們放心‧他不會去該道場‧也反問他們‧你們有沒有明?

這幾位高級導師急問‧‧明‧‧是甚麼?吾友說‧‧明‧‧有內明与外明‧等你們

有了明再來考我經文‧我定与你們論經文‧無明皆因妄想‧愚執所蓋‧大家認為呢

2013-09-29 6:17 am
明指的是光明,
無明指的是光明被障住了。

被什麼東西給障住了,被一念不覺所產生的顛倒非法障住了。

無所住於顛倒非法之中即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法指的是佛法,非法指的是非佛法,佛法因緣生,
比於真如本性而言佛法亦是非法,病好的就應放下。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3-09-29 3:39 am
請問如何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

眼、智、明、覺,非生,理當是照見顯發,若言生.可能是指~眼、智、明、覺的生起,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就像是說~菩提心的生起。但眾生本具菩提心何以更言菩提心,更言菩提心的生起,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要對方發起菩提心,如果是這樣那表是是要他們回小向大喔。是不是可以看成1.四聖諦三轉十二行2.生~眼、智、明、覺3.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是這樣那表是於無生之聖人尚有2個階段要去完成。
~個人看法...。

2013-09-28 19:43:56 補充:
是否表示佛陀在告訴他們我以完成2個階段了,你們也應該向我一樣.完成2個階段。
至於生~眼、智、明、覺是要如何才能生起就請大德法佈施了。

2013-09-28 21:14:13 補充:
如果是這樣那表是於無生之聖人尚有2個階段要去完成。
~個人看法...。
更正如下如果是這樣那是否表示於無生之聖人尚有2個階段要去完成。
~個人看法...。
2013-09-28 10:23 pm
看到聽到是知道,親身體驗是明白
思維解譯皆是妄,清明無念才是真
"明",於清醒,透過專一,念頭越來越少,直到停止即顯

南無阿彌陀佛

2013-09-29 09:52:17 補充:
因清明無念而覺清淨,因覺而無覺而入清淨,如是清浄,我本如是,無有無無有
這是超越二元思維的層次,當念頭一動,回到二元思維,才會明白入清浄的狀態
光明不是被一念不覺所障,只是念頭而已,你可以一念不生,但你無法一念不覺,覺而不覺是恩典,當慈悲菩提於因緣際會時,自然而入清浄
既是清淨又有何法可捨,既有可捨又何來清淨

南無阿彌陀佛
2013-09-28 7:47 pm
靜思、靜修、「日月」三位師兄,若不能放眼 佛三轉法輪,認知 佛開示三乘菩提全都屬原始佛教,要緊抱印順誤會、錯解佛法的偏頗說法,願意自我抱殘守缺以終,別人不會有意見。
可是汝等要在此知識+以自身偏狹所學、所知、所識來發表或回應佛法問題,便有邪說邪見誤導籠罩初學佛人之虞,此則非真正佛弟子所能漠視不理。
含攝小乘解脫道在內的大乘成佛之道,才是佛法,如果汝等能證明阿含經教所說,具有成佛的內涵,當然可以用以回應佛法問題,否則除非是聲聞等二乘法問題,就應有自知之明,不必浪費自己及讀者時間,也不要浪費網路版面資源,閉門好好自修「阿羅漢」法去,才是正理言行。

2013-09-28 12:42:22 補充:
「日月」師兄常辯說「四聖諦」具成佛內涵,基本上也對,因為所有 佛開示的法,都可以「四聖諦」來含攝。大乘法也不離四聖諦;般若也含攝在四聖諦中,但卻是以法界的本來常住性、本來自性性、本來清淨性、本來涅槃性來說大乘的苦、集、滅、道,這就不是修聲聞、緣覺法者所能了知;是故 佛世諸大阿羅漢,都不曾自稱懂佛法。後人學子絕不可再誤會而說二乘為成佛法,成為謗法人;
十二因緣法也是類似情況,請「日月」師兄切勿再以自己所誤會的解脫道法,當作成佛之道說,否則就與法華會上退場的凡夫聲聞人一般,有輕慢佛法大過失了。
也許不能怪諸師兄,因為這些錯誤來自師長教導;是經他人指證偏失後,就不應再執迷堅持了,要知所簡擇了。

2013-09-28 15:23:46 補充:
「日月」師兄所舉示《雜阿含》379經:「我於…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說於此四聖諦法,為出離解脫,至於有無由於能「為出離解脫」就得以「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不能憑斷句取義及自意想而定論。如果原文是:【我於…中,為解脫、為出、為離,為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方可說該處是開示成佛法,否則佛說旨意有中斷,不能妄自認定。
再者,即使 佛旨意如師兄所說,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裡「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內容,據«法華經»<化城喻品>記載,轉此法輪後,法眾只於諸漏心得解脫,尚無悟道者也,豈有以之證得佛果之理?

2013-09-28 15:24:19 補充:
復又,其中「生眼、智、明、覺」境界者,決非聲聞人智慧所行,因聲聞法僅在現象界十八界虛妄法中觀察,實相的智、明、覺,不屬二乘法,非聲聞緣覺者所知。
«伽師地論»卷55裡的菩薩地法,極詳細載明四聖諦法內涵,可見四聖諦法等非聲聞緣覺道專有,也可見大乘法含攝二乘法。
故「日月」師兄所能舉示之證據實極薄弱,而解脫道真實要義在斷我見,並以斷我見為基礎進斷我執,從而得以取證涅槃;今之二乘學人,連 佛開示的粗淺解道都普遍誤解錯會,不知也不可能證,遑論大乘佛菩提道?唯此類學人,久處愚迷,恐怕九牛也拉不回也!可是起碼莫再將阿羅漢法亂講成佛法,免再造謗佛、謗法業;即應知出生法身慧命無望,也應知要止血吧!
2013-09-28 7:02 pm
『明』的另一變體字『易』;明白轉念也很容易。
兩個字皆有日也有月,也能解釋有陽也有陰。
有時光亮也會轉變成為黑暗。沒有固定應該如何!
接觸到激勵因緣可以成功,也不要忽略失敗的極大可能?
陰陽非對立,可以從其中互相獲得幫助,種種提醒就是要閣下漸漸『明白』如何綜合「利」和「害」
2013-09-28 8:48 am
善齋 日月入懷 以明 成善士

淨思讚嘆! 以得 非我之觀 能以法為敬,冤親平等之證良。

靜思合十
2013-09-28 8:41 am
禪觀者實際親身的經驗,跟他人道是無意義的。

唯有版主本身親身實際的禪修,才能體悟因緣法真實義。


甚是‧受教了‧甚是‧受教了‧甚是‧受教了‧甚是‧受教了‧

接受指引看到此句‧

若於六觸入處觀集與滅,得見五蘊緣生與滅盡(見老死集與滅),此得修習出世正見滿足,攝導修習出世八正道滿足,得具足三十七道品,如是得明、解脫滿足。

謝謝‧願參与者皆受大益
2013-09-28 7:59 am
真善知識,恭敬禮讚!

2013-09-28 14:12:48 補充:
有所非覺,無所非明;
「明」是妄覺,離不開所緣。
因明立所,所既妄立,明理不逾;
癡執妄覺故起無明,「無明」是癡執所成。

※舉例:
 學習四聖諦,是明;有法可學故。
 執著四聖諦而排斥他法,是無明;癡執之故。
 何為正?
 如唯摩詰經講述,不刻意追求四諦,卻未偏離四諦。
 正者無染,是不起無明的。

※因緣法,講諸相緣生緣滅,若不是明,是甚麼?
 故,日月大德於緣起法取明,是真善知識。
 因緣法執著了,不是無明,是甚麼?
 把因緣法導入禪定,就遠離了癡執,斷了無明。
 故,山野龍柏大德將緣起法導入禪定,是真善知識。

這兩位都是真善知識ㄚ!不會錯的啦。

2013-09-28 18:41:48 補充:
『於六觸入處,隨正念隨正見,離貪斷愛,斷諸繫縛,成就正定。』+1
好言,隨喜!
還特別挑出「隨正念隨正見」,更讚!
-----------------------------------------------------
於六觸入處,隨流不起癡執,故能離貪斷愛,成就正定;
末學也是這個觀念。
2013-09-28 5:03 am
鼎至少...3隻腳...缺一不可

現代人...修行...建議...戒擺第一

2013-09-27 21:09:21 補充:
天文法...戒淨............是第一部

2013-09-27 21:19:02 補充:
日月為明...內外坦蕩...古今少有...國士無雙
2013-09-27 10:32 pm
其實不用那麼嚴肅,我是覺得癡根的人也是可以修行證果的,一開始就要有慧不是那麼簡單.....

不過八正道把正見放在前面也是有用意的,就好像一個階梯的開端,要先跨出那一步才可能開始爬....

慧...很有意思....^^
2013-09-27 8:28 pm
我們好可憐ㄚ
需要互動來生活
需要答映來內帳
董者不可懂
根本就沒董
何來闢個懂
文字仗仗嶂
即使離文障
未能離明帳
還是仗仗嶂
仗仗阿仗嶂
2013-09-27 6:34 pm
個人愚見如下

般若為首
2013-09-27 6:18 pm
明~~~(日) (月)

何理 ~~~一隻手臂 伸出來 長出什麼~~~~手背 手心 二相

所以 ~~~~分別善惡 正反 有無 苦樂 生死

如同伸出一隻手臂~~~~可能只長手背 不長手心嗎 ? 只長手心 不長手背 嗎?

墮到一邊 (要樂不要苦 要生不要死 要善不要惡 要正不要反)......

伸出手臂 看看 手是如何長的 只長手背 或手心 可能嗎?


明就是了解 ~~~~~~二相(日 月 生死 苦樂 善惡 正反 有無.....)

都由一臂生 都是""""自己的手相""""

手背(日) 手心(月) 都由自己一臂(妄心) 生長出來的

一臂也是從身體長出來

而身體本來就無二相 本無動 俱足 (本是明) (無真妄)

故能長出二臂 ( 真妄心) 也都是對稱






















2013-09-27 10:50:36 補充:
惠可斷臂 不起妄心
2013-09-27 5:31 pm
那就更需要拿出來曬一曬,在融合精華入內.......以免早早已隱沒於世檔次越變越差。

2013-09-27 09:32:33 補充:
聽得懂得會點頭......聽不懂的會反駁

2013-09-27 09:33:26 補充:
對於遠始股東來說.......增資或減資是個大哉問。
2013-09-27 4:04 pm
人體有陰陽兩面, 心也有陰陽兩面, 明在修陽. 但心要如如不動.
參考: 修悟所得
2013-09-27 12:58 pm
關於‧‧明‧‧<日+月>能區分可見.
2013-09-27 10:37 am
問者無聊 , 聽者無趣
拿暱稱在做文章 ?

.
2013-09-27 10:30 am
千年暗室

一燈即明


一燈能除千年暗;

一智能滅萬年愚。

~《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3-09-27 02:44:37 補充:
對了

下次換成幫我打知名度 (∩_∩)

✤✤✤✤✤✤✤✤✤✤✤✤✤✤✤✤✤✤✤✤✤✤

2013-09-28 20:01:50 補充:
善男子!➔ (求善的男子們啊!)

一切如來妙圓覺心,➔ (一切覺悟者具有的奇妙圓滿覺悟心,)

本無菩提及與涅槃;➔ (本來就不會去想得到菩提及與涅槃;)

亦無成佛及不成佛,➔ (也沒有執著成佛及不成佛的分別相,)

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更無意計較那虛妄的輪迴及非輪迴。)

~《圓覺經》

❃❃❃❃❃❃❃❃❃❃❃❃❃❃❃❃❃❃❃❃❃❃❃❃


收錄日期: 2021-04-17 02:23: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927000015KK0183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