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是「佛心」還是「佛性」?

2013-09-23 9:39 pm
『真如』是「佛心」還是「佛性」?

回答 (14)

2013-09-23 10:24 pm
✔ 最佳答案
這個問題有兩派說法 , 概念問題, 無關凡俗佛子此階段的修行。
『真如隨緣在有情邊名為佛性,在無情邊名為法性。法名不覺,佛名為覺,故謂有情有佛性故,而能修行至於成佛;無情無知無覺,不能修行,不能成佛。』
法藏所說︰「真如在無情中,但名法性;在有情內,方名佛性。」.....................
湛然在《金剛錍》中,來界定他對佛性的看法。他反對,由有情或無情,來分別佛性及法性。因為真如只有一個,真如也同時遍及有情與無情萬物。
《金剛錍》:「真如隨緣即佛性隨緣,佛之一字即法佛也。故法佛與真如體一名異。故《佛性論》第一云:『佛性者,即人、法二空所顯真如。』當知真如即佛性異名。」
「《華嚴》又云:『眾生、非眾生,二俱無真實,如是諸法性,實義俱非有。』。言『眾生、非眾生』,豈非情與無情,二俱隨緣,並皆不變,故『俱非有』。所以法界、實際一切皆然,故知法性之名,不專無情中之真如也。」
2014-01-25 2:20 am
真如是佛性的另稱,
兩者都是翻譯的名詞,
一是字譯一個是意譯.

佛性跟真如講的都不是概念,
講的是一種真實的狀態,
一種體悟到本來面貌的狀態,
體悟到的人可以三不五時又回去那個狀態.
沒有體悟的人只能把它當成名詞在討論,
有體悟的人就知道是甚麼了,
不過這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2013-09-25 9:16 am
答案關鍵在你
首先要看你的起心動念
是在問佛學?
還是在問佛法?
如果是在問佛學
那麼就該鑽研到細微
如果你是在問佛法
那麼"你的問題"核心在於你執著了
這才是你真正要的答案
而不是
真如是佛性
還是
真如是佛心


真如者真實不虛如如不變
真如者真實之相就是如此
佛心變不變?
佛性變不變?
那麼佛心是不是真如呢?
那麼佛性是不是真如呢?

佛法要修的是由繁化簡再由簡歸一
執著則是將簡化繁再將繁化雜
鑽牛角尖即是執著
放下你的執著
你才能打開佛心
你才能打開佛性
你才能悟到真如
如果一直要鑽真如是佛心還是佛性
這樣不切實際的問題
如何能悟什麼才是真如呢?

人生就是一部佛典
生活即是佛法
生活即是修行
從生活中悟佛法
才是實修
如果要從文字裡找佛法
那麼永遠都在門外
不得其門而入
六祖和神秀不是一個活生生的教材嗎?





2013-09-24 7:11 pm
「真如」從不同層面可以有不同表顯意涵及代表名相。
大致上如意見004 [ ben] 師兄所說。可以指真心本體、指真心本體所顯性、相;最正式的指稱則是「佛地的第八識如來藏」,也叫「無垢識」。
「佛性」也有指「成佛之性」第八識如來藏,及指第八識如來藏的某種作用,那就是禪門第二關眼見佛性的「佛性」。
這些要看前後文義所說意思來認定,不要執著死抱名相而誤會佛法實義。由是可見意見001的「夏日炎炎」師兄,實在念念不忘要攻訐他人,意然於本題目也不放過,真是邪精進啊! 
2013-09-24 5:15 pm
虛空無有自性~真如亦復如是~

眾生具.則幻有~眾生滅.則幻無~

以眾生無盡故~真如不盡~

2013-09-24 09:19:41 補充:
故知~真如非佛心非佛性~亦佛心亦佛性~
2013-09-24 4:49 pm
摘達摩破相論作參數..
答曰:「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了四大五陰本空無我;了見自心起用,有二種差別。云何為二?一者淨心,二者染心。此二種心法,亦自然本來俱有;雖假緣合,互相因待。淨心恆樂善因,染體常思惡業。若不受所染,則稱之為聖。遂能遠離諸苦,證涅槃樂。若墮染心,造業受其纏覆,則名之為凡,沉淪三界,受種種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體故。」
十地經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重雲所覆,如缾內燈光,不能顯現。」
又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明覆故,不得解脫。佛性者,即覺性也。但自覺覺他,覺知明了,則名解脫。故知一切諸善,以覺為根;因其覺根;遂能顯現諸功德樹。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如是觀心,可名為了。」
問曰: 「上說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覺為根,未審無明之心,以何為根?」
答曰: 「無明之心,雖有八萬四千煩惱情欲,及恆河沙眾惡,皆因三毒以為根本。其三毒者,貪嗔癡是也。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諸惡。猶如大樹,根雖是一,所生枝葉其數無邊。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諸惡業百千萬億,倍過於前,不可為喻。如是三毒心,於本體中,應現六根亦名六賊,即六識也。由此六識,出入諸根,貪著萬境,能成惡業,障真如體,故名六賊。一切眾生,由此三毒六賊,惑亂身心,沉沒生死,輪迴六趣,受諸苦惱;猶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絕,乃能瀰漫,波濤萬里。若復有人斷其本源,即眾流皆息。求解脫者,能轉三毒為三聚淨戒,轉六賊為六波羅蜜,自然永離一切諸苦。」
2013-09-24 6:08 am
真如就是佛性


佛學大辭典說
第九識
在這個梵語叫做菴摩羅識
翻譯中國話叫做無垢識
或是叫做清淨識
就是真如 我們的真心
那麼什麼叫做真如呢


這個菴摩羅識我剛才寫//寫這個阿摩羅識
是不是相同
我們現在來看注解
注解第一//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菴摩羅識 又作阿摩羅識


阿末羅識 譯曰清淨識
無垢識 真如識等//九識中之第九
佛學大辭典說
菴摩羅識


有時候翻譯的字//寫阿摩羅識
有時候寫阿末羅識//實在都一樣是翻譯不同
若是翻譯成中國話//就是叫做清淨識
或是無垢識 真如識等


就是這個九識的裡面中間//排第九的才叫做九識
注解第二//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真如 或云自性清淨心
佛性 法身 如來藏 實相
法界 法性 皆同體異名也


佛學大辭典的文很是長

光是這個真如
同一個體//不同名字不只五十個
現在我是只有//引一些常用的
平常比較有在用的//其他都省略起來


不然要全寫//光是黑板就沒辦法寫
所以有時候說//叫做自性清淨心

最常用就是叫做佛性
真如就是佛性

2013-09-24 16:45:18 補充:
佛學大辭典

第八識即阿賴耶識也,譯之曰藏。以含藏一切諸法之種子故,

是為有漏、無漏一切有為法之根本。

佛學大辭典

阿賴耶,心識名,八識中之第八,有情根本之心識,譯曰藏,

含藏一切事物種子之義

佛學大辭典

有漏,漏者煩惱之異名,含有煩惱之事物,謂之有漏。

佛學大辭典

無漏,漏者煩惱之異名,漏泄之義。貪瞋等之煩惱,

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門漏泄流注而不止,謂之漏。

又漏為漏落之義,煩惱能令人漏落於三惡道,謂之漏也。

因之謂有煩惱之法云有漏,離煩惱之法,云無漏。
2013-09-24 3:28 am
.
等我成佛後
你們還在這裏真如, 佛性是什麼

.
2013-09-24 3:07 am
版主大德法安,~~~都不是~~~。末學淺見,阿彌陀佛,末學合十。
2013-09-24 1:04 am
問:『真如』是「佛心」還是「佛性」?

答:如果真如是指真心本體的話,真如=佛心=佛性,但是如果佛性是指真心本體的作用,如眼見佛性,真如=佛心≠佛性。

如果真如是指真心本體所顯性,真如≠佛心≠佛性。

如果真如是指真心本體所顯的相分,真如≠佛心≠佛性。
2013-09-24 12:43 am
樹木是樹幹還是樹枝?
不一樣都是樹的一部份.
何來分別??
心若能與性分別.
那還是一個人嗎?
真如就是心也是性.
如同你手中拿著一支筆.
平放也是筆.斜放也是筆.
它不會因為你看它的角度不同而變成另一個東西.
參考: 心
2013-09-24 12:03 am
佛性非常非無常。~《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

✦✦✦✦✦✦✦✦✦✦✦✦✦✦✦✦✦✦

2013-09-23 16:06:56 補充:
我相信這一題不會有人會

來個提示

真如 ➔ 佛性

如來 ➔ 佛心

✰✰✰✰✰✰✰✰✰✰✰✰✰✰✰✰✰✰✰✰✰✰✰✰

2013-09-24 18:31:32 補充:
後來被檢掉了嗎

ኄኄኄኄኄኄኄኄኄኄኄኄኄኄኄኄኄኄ

2013-09-24 19:56:01 補充: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

▒▒▒▒▒▒▒▒▒▒▒▒▒▒▒▒▒▒▒▒▒▒▒▒▒▒▒▒▒▒▒▒

2013-09-25 03:52:02 補充:
無離文字說「解脫」也! ~《六祖壇經》

✦✦✦✦✦✦✦✦✦✦✦✦✦✦✦✦
2013-09-23 10:46 pm
這正覺同修會最爽了 , 又可以起諍自讚毀他 , 稱不同見解為外道, 視如仇寇,自稱為內道。

.
2013-09-23 10:01 pm
『真如』是「佛心」還是「佛性」?
是我心我性實像.


收錄日期: 2021-04-17 02:26: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923000015KK0173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