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culture.net/0901/html/b07/0901b07.html
鑄造發行後的貨幣必定要進入流通過程,而貨幣需求量和供應量之間不可能是完全相等的關係,供大於求,容易出現通貨膨脹;求大於供,可能出現通貨緊縮。一部分貨幣因為多餘而退出流通,也有一部分貨幣純粹因為積攢財富的需要而成為窖藏的物件。
長期並存的多種貨幣形態,產生了彼此之間兌換的需要;異地大額現金轉移,產生了匯兌的要求,並發展出相應的錢莊和票號等機構。廣泛的中外交流,造成了中外貨幣的頻繁流動。
從西漢開始,中國就不斷上演通貨膨脹間歇發作的戲劇性場面,尤其是在鑄造大錢、小錢以及無限制發行紙幣的年頭。
西漢初,高祖鑄「榆莢半兩」,致使物價飛漲,米每石萬錢,馬每匹百金;東漢末,董卓鑄小錢,一石穀物售價數百萬錢。
鑄行大錢,也無不引起物價騰湧。王莽行大錢之時,洛陽以東,米價每石高達萬錢。唐肅宗所鑄乾元大錢刺激安史之亂以後的市場物價,米價比戰前猛漲數百倍,一匹絹可售萬錢以上。
紙幣濫發 歷朝皆有
紙幣時期通貨膨脹更為嚴重,宋元明清無一例外。紙幣無限增發,兌現日漸困難,物價不斷上漲。以南宋會子為例:1161─1166年,增印會子2,800多萬貫,會子以三四折計價,即每貫僅值300-400文;1232年,會子流通額增加到32,900萬貫,比原定的每界限額1,000萬貫增加了30多倍,會子跌至每貫百錢以下;1246年,流通中的會子已增至65,000萬貫,新發的十八界會子200貫還買不到一雙草鞋;1276年,一貫會子換不到一文錢;1279年,南宋滅亡。
大多數人對通貨膨脹耳熟能詳,卻對通貨緊縮比較陌生。通貨緊縮,簡言之,就是通貨不足,貨幣數量不敷流通之用。中國歷史上通貨緊縮的發生頻率遠遠不及通貨膨脹,但它對社會經濟的危害程度實際上並不亞於通貨膨脹,時間持續最長、影響最大的一次發生在唐後期。
接續數十年的物價下跌
從唐德宗貞元年間(公元785─804年)開始,出現了數十年的通貨緊縮。一方面,政府鑄錢量大減,原有的銅錢又多被銷熔鑄器或窖藏囤積起來,銅錢來源日少。另一方面,銅錢流通地區擴大,對外貿易也需要大量銅錢彌補逆差,銅錢需求日增。貨幣供求矛盾擴大,錢荒日趨嚴重。
通貨緊縮的主要表現有二:
一、物輕錢重,物價下跌。公元780年,一斗米200文,一斗粟100文;819年,一斗米50文,一斗粟20文。770年,一匹絹4,000文,780年3,200─3,300文,800年以後只要800文。
二、短陌流行。原來一貫錢是1,000文,後來出現除陌錢,只要980文就算一貫,再後來是920文、900文,一直減到800文。
中國錢幣形制先進,工藝高超,書法精美,隋唐以來,東亞、東南亞的不少國家和地區都曾仿鑄過中國錢幣。
宋錢曾成爪哇主幣
在長期的對外交流中,更有為數不少的中國錢幣流往世界各地,亞洲、中南美洲及非洲東海岸,均有中國古幣的出土。
宋代錢幣外流最多,日本、高麗(今朝鮮)、安南(今越南北部)、交趾(今越南南部)都曾以宋錢為通貨;兩宋以後,爪哇(今屬印度尼西亞)甚至以宋錢為主幣。
日本人帶黃金換銅錢
中國錢幣流入日本最多。宋代,日本商人專門帶黃金來中國換取銅錢。元朝至正元年(1341年),日本將軍足利直義派了兩艘船來中國貿易,規定不管賺錢還是賠本,回去一定要上繳銅錢5,000貫,以建造天龍寺,這種「天龍寺船」在以後也時有出現。明永樂錢在日本流通了200餘年,宣德錢也在日本流通過。
除了明清時期的外國銀元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金銀銅幣也在長期的交流過程中流入中國。
曾流通逾二百種各國貨幣
中國境內曾經流通過的東亞、東南亞各國錢幣在200種以上。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福建漳州、泉州地區所用銅錢幾乎一半以上來自安南(今越南北部)所鑄,有光中、景盛、景興等年號錢。
西南亞的印度、波斯(今伊朗)以及歐洲的羅馬帝國,都曾因為同中國往來較多而把自己鑄造的金銀銅幣在中國境內局部使用,如拜占庭金幣、波斯薩桑王朝銀幣。北周武帝時,河西一帶是通往西域的陸路交通要道,西域金銀錢和波斯銀幣在此暢通無阻。
清代,尼泊爾銀幣和印度盧比均流通於西藏,並滲透到雲南、四川,為抵制印度盧比,四川還專門鑄造了四川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