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蘭陵王高長恭戴面具上戰場的真實性有多少?
覆:真實性有90%..
《北齊書》書載:「芒山之敗,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冑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於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又有史書記載:周軍「丟棄營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軍資器械,彌滿川澤。」正是這次大捷,使得蘭陵王威名遠揚,北齊皇帝加封他為尚書令。
圖片參考:
http://imgcld.yimg.com/8/n/AB06993051/o/20130917091124.jpg
北齊假面舞 盛行唐代
《蘭陵王入陣曲》是唐代假面舞蹈,根據唐代崔令欽的《教坊記》記載,起源於北齊,盛行於唐代,又稱《代面》、《大面》。此舞是表現北齊蘭陵王高長恭作戰的勇猛英姿,為帶有簡單情節的男子獨舞。
圖片參考:
http://imgcld.yimg.com/8/n/AB06993051/o/20130917091528.jpg
失傳千年 由日本回傳神州
《蘭陵王入陣曲》在北齊時是戰鬥型舞劇,但到唐朝時已經變成「軟舞」,原來的作戰英姿早已不見。
此劇在中國失傳千餘年。1950年代中期,中國著名京劇演員李少春在訪日期間,曾看到日本有人表演《蘭陵王》,覺得十分新奇,就向表演者學了回來。其舞蹈節奏緩慢,步法凝重,動作英武威嚴,造型步態與中國戲曲舞蹈的動作十分相似。
圖片參考:
http://imgcld.yimg.com/8/n/AB06993051/o/20130917092420.jpg
(這個面具就存屬戲劇效果)
其實,要找出能佐證的網頁還真的不少,
如果各位看倌有空的話還真的可以慢慢的看,
因一齣戲劇能把這歷史人物重新介紹給是人們認識,
這也是很不錯的事,也順便了解這歷史人物的悲情人生.
2013-09-17 09:36:52 補充:
各大網頁加自己..僅供參考
2013-09-21 08:37:38 補充:
:真实兰陵王不戴面具 因貌美战场戴头盔遮脸
电视剧《兰陵王》里,兰陵王作战时都要戴上一个样子吓人的面具,而且,面具在剧中使用多次,样式也不同。一开始是那种类似宗教舞蹈时戴的,在北周皇宫冒充黑衣禁卫军时也佩戴面具,最后做了蒙面侠士时脸上也有护面。总的来说,这些护面并不是与头盔连为一体的,而是用带子系在头上的,可以解开拿下来。
2013-09-21 08:37:53 補充:
至于兰陵王为何在战场上要戴面具,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兰陵王长得很美,像女人。《北齐书》记载,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这么看来,应该属于外柔内刚之人。所以,因为长相上太过柔美,他担心自己这样阴柔的容貌在战场上不足以震慑敌军,被对方轻视嘲笑,于己方士气不利。因而,便让人特意制作了一个面目狰狞的面具,每次打仗时便戴上,让人不识庐山真面目,令敌方胆寒。这招挺见效,往往百战百胜。
2013-09-21 08:38:13 補充:
事实上,兰陵王戴的并不是面具,而是胄,是头盔,只不过这种头盔比较特别,不是常见的那种露出脸的头盔,是把脸也一并挡住的。《北齐书》关于邙山之战有这样的记载,“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北齐书帝纪四》也曾记载,“(高欢)又各配兵四出,而使甲骑伪攻之。世宗等怖挠,帝乃勒众与彭乐敌,乐免胄言情,犹擒之以献。”《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中也有这样的史料:“西魏晋州刺史韦孝宽守玉璧,城中出铁面,神武(高欢)使元盗射之,每中其目。”
2013-09-21 08:38:49 補充:
《资治通鉴》里对此类装备情况也有记载:“建康令庾信率兵千余人屯航北,及景(侯景)至彻航,始除一舶,见贼军皆着铁面,遂弃军走。”
可见,北朝时曾流行过这样的装备——武装到牙齿,把脸遮住大半,只留眼睛。这样的装扮自然有更强烈的震慑作用,一见之下令人感到既神秘又恐惧,所以才能把南朝军队吓跑。
2013-09-21 08:39:19 補充:
而兰陵王戴面具则更多受到戏剧的影响。《兰陵王入阵曲》在唐代发展为歌舞戏,称为大面。扮演兰陵王的演员头戴面具,“衣紫,腰金,执鞭”(《乐府杂录》),载歌载舞,做种种指挥、击刺的姿态。戏剧在民间的影响又是很深远且广泛的,估计因此也就以讹传讹,再加上对兰陵王容貌的描述,产生他因自己貌美而特意戴上面目狰狞的面具也就顺理成章了。同时,这还会增加故事的传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