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您好,請問您對於佛洛伊德的了解是透過自己?還是專業的學術教育呢?
我想要補充幾個訊息,佛洛依德理論的核心在於,他認為人的一生有兩種狀態,一種叫做平靜一種叫做焦慮,人起床了有需要吃早餐的焦慮,吃了早餐解決這個焦慮,佛洛伊德的一個核心在於這裡,這也是為什麼佛洛伊德會成為許多心理理論的起始點的原因,因為他提出了「焦慮」。
佛洛伊德中所提到的並不是「性」也就是性交、性行為,它指的是「快感」,所謂的快感是指「好的感覺」。
獲取「好的感覺」來填補「焦慮」的感覺就是佛洛依德認為人的一生不斷在做的事情。
從這裡來解釋慾望其實就是所謂的焦慮,因為焦慮這種不舒服的情緒讓人渴望得到某些事物,來填補這個焦慮。
至於您說男生普遍喜歡女生的觀點其實有待考證,因為大部分人其實是雙性戀,完全異性戀其實在少數,只是因為社會化的過程中把男人塑造成一定要喜歡女人,所以就算是雙性戀也會傾向於喜歡異性,這個東西辯論來辯論去不會有結果,我只是希望給您更多的訊息讓您去理解這件事情。
您的問題是沒有母愛還是可以喜歡女性。
如果不以佛洛伊德的論點來講這件事情,我只能告訴你一個人的性取向和有沒有母親的正相關並不是那麼大,因為影響性取向的因素有非常多:母親懷孕時的激素、環境賀爾蒙、基因、後天環境、個人先天氣質......等等等。
如果以佛洛伊德的理論來論,所謂的亂倫情節其實只是一種希望可以從中獲得更多「快感」的佔有慾,也就是發現分享母親的愛的人還有一個「父親」因此會希望可以擊敗父親,佔有全部的愛。
但這個過程中嬰兒會發現自己無法比得上父親,因此轉為將父親當作楷模,崇拜他並且希望和他一樣,因為這樣就能夠得到更多母親的愛。
佛洛伊德講的是這樣的過程,但這個過程並沒有絕對性,這個異性角色可以是任何主要照顧者,例如保母、姐姐、阿姨、看護、幫傭。
這裡我們可以思考的是,一個嬰兒怎麼去判斷誰是他的母親?然後才對她有所謂的戀母情結?
嬰兒是無法辨別誰是母親的,如果佛洛伊德中所說的這個過程是必然發生,那麼所謂的母親指的是主要長期的異性照顧者,這樣才能讓嬰兒有所辨別性,知道該跟誰發生這種過程。
談到這裡,如果我們的理論是說:男人一定要有母親的母愛,長大後才會喜歡異性,這是決定男人性取向的必然過程。
那麼就可以說,這樣的男人可以從別的異性身上得到母愛,發展出愛上異性的這一塊的性取向。
最後補充,您說的叔本華等等,其實講述的是所謂的依附關係,也就是一個人是如何和他人建立關係的,這可能是由小時候母親給予的態度來影響,這裡就不多作補充了,您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依附關係。
人的思考會因為資訊的量而有不同的選擇和內涵,我看見了您發的數篇文章,我會建議您:多補充各家理論和資訊,這有助於你思考事情的時候擁有更寬廣的思維和見解。您所提及的議題都需要非常多的「先備知識」包括性取向的形成、依附關係等。
現在研究心理學都是綜融的觀點,因為單一取向的觀點對於服務個案或是研究而言都可能不是那麼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