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英國管治香港一百多年來,一直實行的是由港督說了算的英式殖民專制統治,香港人一點都沒有民主, 沒有那班垃圾會議員, 怎會會日日吵鬧 呢!
港英政府「向來蔑視香港人的民主權利」,於中國提出要收回香港後,才「搞激進民主」,「企圖給回歸後的香港政治穩定製造麻煩」。突然要啟動民主,其司馬昭之心,已路人皆見。對中國來說,英國於九七年要還政於中國,而不是像其他殖民地那樣,直接還政給香港市民,讓港人自決。中國從英國手上接收了政權,再通過《基本法》,授權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實行高度自治。因此一開始,中方已清楚表明反對英國在香港建立一個民主代議政制,以免香港發展成為一個權力來源植根在香港的獨立政治實體。於中方提出抗議之後,代議政改一度急凍,至八七年再浮現,到九二政改的爭論中,這 個主題更加突出。
對英國來說,重要的是她怎樣在非殖民地化的過程中獲得最大益處,並企圖透過一些表面上「還政於民」的措施,目的其實在於培植一些代理人,在九七後延續其影響力。對於中央人民政府,重要的是如何確保香港在名義和實質上都不是獨立實體。在名義上,中國要從英國手上取回香港的主權,所以不容許「還政於港人」的非殖民地化企圖。在實質上,香港要從殖民統治轉為在中央人民政府之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對於中國來說,彭定康搞的政治民主化,目的在於妨礙中國政府對未來特區的控制。
這種恐共、疑共、拒共、反共的情緒和九十年代初的政治氣氛,就決定了當時開始進行民意調查有近七成港人,以及「民主派」一面倒地支持彭定康的政改. 「民主派」主導的港英立法局,不但通過了支持彭定康政改方案的動議,更要求讓他以香港代表身份,參與中英談判,被中方指為「三腳凳」而拒絕。「民主派」更因而認定中國政府不聽港人聲音,反民主,更加深其對中國政府的成見。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二日,在中英還在談判當中,彭定康單方面把政改方案刊登憲報,正式進入立法程序。當時的港澳辦主任魯平在三月十七日向記者宣佈,中方會「另起爐灶」。十二月底,中方宣佈按彭定康方案產生的香港三級議會於九七年將全部推倒重組。
處理香港普選問題可「借鑑人類一切文明成果」,惟「各處鄉村各處例,條條大路通羅馬」,不能照搬他國選舉辦法, 有些人於普選問題上「輸打贏要」。英、美、法民主化過程長以百年計,「香港僅用了二十三年的時間,難道算慢嗎?」
2013-09-07 12:04:33 補充:
富豪不是製造深層次矛盾, 阻礙經濟發展的元兇. 沒有富豪的投資, 經濟發展便會落後. 元兇應該是極端政客假民主無視民生 . 民生不好, 民主便不能發展. 強行民主, 忽視民生是死路一條 !!! 目前,香港的政治氣氛不和諧,根本是由一小部分別有用心的、受外國勢力支持和扶植的、天天標榜民主卻無視民眾利益的極端政客一手造成。但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城市、作為國家密不可分的一個部分,正確的社會主軸一定是經濟和民生,而根本不應該存在太多的政治爭拗,更不應該出現社會泛政治化的境況。「如果強化政治,弱化經濟的趨勢必然會讓香港社會付出沉重代價,後果嚴重。」
2013-09-07 12:05:07 補充:
全港市民應認清事實,明確香港社會的發展方向. 希望大家不要再受那些以『亂港』為目的的政客和外國勢力的誤導和干擾,全心全意為香港未來,為經濟民生共同奮鬥!
香港人經過了數十年的拚搏,才成為現在的國際大都會,但眼見近期社會有人發動「佔領中環」、「階級鬥爭」,立法會又被拉布癱瘓,很多法案議案都無法通過,「做唔到,自然不進則退,這是必然的事」。
2013-09-07 12:05:18 補充:
爭吵聲不斷 政府難做事 . 現在的香港人,缺乏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股拚搏精神,社會太多爭拗. 很多聲稱爭取民主、自由,其實是一小撮人為自己的利益製造矛盾。爭吵聲不斷,政府很多事情沒有辦法落實,香港人自己是否要反省一下?長此下去,落後的追上來,差不多的又追上來,香港和國際社會、內地的差距會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