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具體到底為何,還是只能聽大師繼續掰佛學知識與常識?
佛法的具體到底為何,還是只能聽大師繼續掰佛學知識與常識?佛學知識與常識看不到著,幾斤幾兩重也沒人知道,
就算能把大藏經背誦的滾瓜爛熟,也只能說是記憶力比別人好罷了!
就算能解釋佛經的道理,但~~~~誰不會掰,誰不會解釋!或許只能說某某某的解釋比某人高明些罷了!
問題是所謂(解釋比較高明能代表什麼)?懂得比別人多?拜託~佛學知識與常識有什麼好比較的?還是比較誰的時間比較閒,可以天天找人抬槓!?
回歸正題,佛法具體為何?拔陰毛消磨時間嗎?還是拔狗毛消磨時間呢?請開示呦~~呵呵…嘿嘿嘿
回答 (11)
✔ 最佳答案
佛陀真正對人開示的東西
也就是您講的佛法
就是"智慧"
成佛的智慧
以及
獲得成佛之智慧的方法
就只有這樣而已
不過
所謂智慧不是讀書,或是聽人講解
就能得到的
我剛才提到獲得智慧的方法
也就是說
智慧是必須藉由親身的實踐
才能夠真正獲得的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
很多的佛教徒
根本已經忘卻佛陀所說的真正智慧為何
也已經摒棄了獲得真正智慧的方法
不要 研究印度教、佛教,而是要研究你的內心~~~哈里達士.巴巴(瑜珈大師)
參考: 自己知識
佛法知識常識是學習佛法的基礎, 就像是小學知識一樣, 連基本的都不會, 如何在去談更高深的. 要先會加減乘除, 在逐步而上, 才有可能學到微積分.
大藏經如果真能被熟, 那就稱的上天下第一人了. 因為沒有人能夠背熟大藏經, 如果能背得出來此人已證神通智慧.
美國已圓寂宣化上人, 講經說法從不看稿, 就是已經達到這種境界.
佛法是一種修行的方法, 這樣說來的話就與其他宗教也沒甚麼不同, 各宗派都有其修行方式. 只是隨著地域差異性和個人的見解而有所差異, 隨著時間流逝, 又隨著個自因緣而演變.
佛法比較形而上, 也和印度中國的民族性有關.
佛法比較偏向哲學心理學, 從特定角度敘述了宇宙真相, 並提供了其修行的方式以求解決人生甚至生命的種種問題. 所以它也可視為一種方法.
佛法具體為何?
===
六根能所見聞覺知的皆是,
又通通不是.
是真佛法
未修, 先造業, 自己否定自己. 迷途之人一個.
參考: 修悟所得
回歸正題,佛法具體為何?
-----
端看釋迦佛陀的修行過程,佛法具體呈現。
釋迦佛陀先見 → 因緣法、緣生法
《雜阿含》287經:
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
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
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
2013-09-05 08:53:41 補充:
而後見了十二因緣的 → 集法
《雜阿含》287經:
即正思惟,
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
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
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2013-09-05 08:53:53 補充:
再見 → 滅法
《雜阿含》287經:
「我時作是念:
『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
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如是生、有、取、愛、受、觸、
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
「我復作是思惟:
『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即正思惟,
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
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
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
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
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2013-09-05 08:54:15 補充:
而後見八正道(八正道就是四聖諦的苦滅道跡聖諦)
《雜阿含》287經: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
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
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
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
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
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
這時成就了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的第一轉
2013-09-05 08:54:31 補充:
釋迦佛陀先見因緣法、緣生法,見了十二因緣集法後,再見滅法,而後見八正道,見八正道後,再修八正道,最後成就解脫與三藐三菩提。
以上這段話參閱《雜阿含》287、296、749、379等經。
僅供參考
2013-09-05 09:13:33 補充:
佛陀教說的核心就是「十二因緣法」,十二因緣法包含了佛陀的教說及禪修法。
但十二因緣只是「口訣」,具體內容分散在《雜阿含經》及《相應部》諸經中。
佛陀在世的年代,大多數佛弟子是不識字的,而且也沒有電腦、筆或筆記本或錄音設備,所以當時佛子學習佛法,都是靠背誦的方式,把佛陀所說的經法、禪法、教說背誦下來,然來在平時禪修時,如理作意(修因緣觀)作禪觀。
這十二因緣法就是方便佛子背誦的「口訣」,所以光是會背誦十二因緣法的集法與滅法是無助修行解脫的,必需如實明白十二因緣各別的含意與教陀的教說真實義,如此觀十二因緣法才有意義,才有助於成就離貪斷愛的出世間八正道。
僅供參考
2013-09-05 09:15:17 補充:
十二因緣
無明:不如實知五陰(色、受、想、行、識)如何生起及如何滅盡,因此而不解五陰是因緣生,因緣生則是無常、敗壞、磨滅之法,如是種種不知者是為無明。無明不是發生在過去世,而是在當前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觸入處不如實觀察如何緣起,所以無法如實知五陰如何生起,而有無明。
行:妄見五陰是我、我所擁有者,是名為行。
識:為六識,是和名色相互依存而生的覺知,即「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2013-09-05 09:15:30 補充:
名色:色指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和五境(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名即是受、想、行,為法境,指只有名相而無形質。其和識相互依存而生,即「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六入:又稱六觸入處,為每一生之始,指各種感覺器官和思維相緣而生的現在實況(眼色相緣眼識生、耳聲相緣耳識生、鼻香相緣鼻識生、舌味相緣舌識生、身觸相緣身識生、意法相緣意識生),叫做六入,即六根。
觸:指根境識具足時的代名詞,即眼色相緣眼識生時,稱眼觸;耳聲相緣耳識生時,稱耳觸;鼻香相緣鼻識生時,稱鼻觸;舌味相緣舌識生時,稱舌觸;身觸相緣身識生時,稱身觸;意法相緣意識生時,稱意觸。
2013-09-05 09:15:49 補充:
受(、想、行):指在六觸發生時,所引發的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之感受,以及聯想、對比、分析和判斷,還有意志決定的行為。
愛:由於對於因緣實況是無常敗壞磨滅之法不知,故於六根六境相緣六識升起引發樂受時,對此現況產生不當之貪著和想像,就是貪愛。
取:就是無明緣行的行,以為五陰是我、我所擁有。
2013-09-05 09:15:54 補充:
有: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名色相緣(六根六境之相緣)升起六識,對識升起貪愛,希望識能夠持續呈現,故驅使六根追逐六境,令六識持續呈現的循環。
生:指因「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未斷,此(五)陰敗壞已彼(五)陰升起,生命之流連綿不斷,有來生之六觸入處升起,即下一生六根生。
老死:凡生者,因因緣自我敗壞的過程,必定歷經衰敗和死亡的過程,以及此過程所產生種種的不如意的痛苦。
佛法的具體到底為何 ?
.............
呃~~ 就是做你該做的事啊~ !
活著呼吸..! 餓了吃飯.. ! 累了睡覺.. !
積善以成名, 積惡以滅身.. !
佛法如是
大德您好:三千煩惱一一拔除,如何拔之?請您告訴11,謝謝您........阿彌陀佛
法=宇宙=眾生
佛法俱體就是眼前所見一切
佛法俱體就是你的心你的良心
大藏經可以不必看
那只是一種俱體的方便
佛法不在大藏經裡
佛法,無法可說
因此難以解釋
佛法就是
一切盡在不言中
佛法具體為何?
-------------------------
本來面目
不是聽和說的
是感受的
收錄日期: 2021-04-11 20:02: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904000010KK0443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