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權臣嗎?

2013-08-10 2:29 pm
您認為諸葛亮之所以事必躬親是因為當時蜀漢已無人才,又或是權臣的展現呢?



更新1:

多謝各位的回答 我決定選Andy同學為佳解 如在意採用率的朋友 請自行決定答案去留 感謝各位

回答 (9)

2013-08-11 8:29 am
✔ 最佳答案
權臣有好有壞兩種,實際來說,諸葛亮就是好的權臣!
掌握蜀漢軍、政大權,這是劉備託孤時親授的大權,
劉禪尊為相父,自然是大權在握的權臣。雖是權臣,
但至死之前,他都不曾忘記「隆中對」時對劉備的承諾,
就是要北伐中原,以告慰劉備的三顧之情!
只是,還是出師未捷……

而你所指諸葛亮事必躬親,因該是指治軍,而非治國,
因為治國方面,有尚書令李嚴管理後方,
又有蔣琬、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輔佐,所以治國並無問題。
因此,你所指的事必躬親,猜測應該是指治軍方面。

而治軍方面,我想馬謖失街亭之後,他應該怕了,
他那麼信任的人,竟然犯下如此荒唐的錯誤,
所以為了完成北伐大業,以實踐隆中之諾,
因此治軍統兵諸葛亮只好親力親為了,
我想,他承受不了第二次的揮淚斬馬謖。
2013-08-15 8:35 am
我是較偏向"無人才"論的 畢竟小時候就把三國演義當童書看的我
對他的印象 在加上你給的二選一之中 我會偏向前者
但事實上...以較為客觀眼光來看
應該是二者兼具

沒人才是一個事實 但也不是事實
就我看來 沒人才這種情況是諸葛亮他去"創造"出來的
事實上有打過三國志的人都知道
蜀國後期(指各位認為的專政時期)可用之人並非沒有
但數量不多 此事絕對是真

在加上 個人認為 他的謹慎才是把"還有人用"變成"無人可用"的最大推手
"謹慎"無大錯 但其實說開了
謹慎在某種程度上可算是"膽小"跟"猜忌"的綜合體
"只要是我不放心的人 我就盡量不用" 這種心理他多多少少一定會有
權臣的定義 我不清楚
但當大部分的權利都抓在一個臣子的手裡時
他 算不算其中之一?

簡單來說 就是"沒什麼人"+"排擠"="沒人才"
事必躬親 也可以說是他自己弄出來的
無怪乎死因為過勞!!
2013-08-14 11:09 pm
劉備死後?劉阿斗........凡是都依賴「孔明」,凡是都依託「孔明」?

也就養成「毫無真才實學,也不懂得帶兵,更不懂得安民。」


簡單說?劉阿斗是混吃等死的主............
2013-08-12 5:20 am
ㄜ...這題粉見仁見智耶

張居正也是權臣,我是覺得沒有絕對,只要利大於弊而歷史給正面評價就好
對於諸葛亮個人只是覺得別把他[聖人化][神人化]就好

有評論曰:官渡戰前袁紹應該如何如何就能如何如何:當然已經不能重來:如果真的重來而這麼作~還是敗了:都不知道評論該如何"自圓其說"

同樣的諸葛亮的問題也很難說他

人才倒是ok啦:缺了張屠夫也未必就得吃帶毛豬~如果說為什麼專權,除了必要的形成因素外,有一部份是他的個性啦:很像某個已故縣長(有青天美稱) 就是連地毯要換什麼顏色都要管

2013-08-11 21:24:20 補充:
另外孔明可不是老好人,心理素質可是很強的(倒現在都還有些歷史疑點指向他)~慈不掌兵:再斬一犯將了,再來10個照斬不誤:否則也就不配成就他的歷史地位了..

一個leader肩上所擔負的責任,必要的殺伐決斷,是不容許出現宋襄公之仁的
2013-08-12 4:25 am
諸葛亮是因當時蜀漢已無人才或權臣表現?我覺得這答案應該有一半是對的。

諸葛亮心懷雄心壯志,且他看到劉備請他出山的的誠意心裡很感動,於是提給了劉備"隆中對",此後更盡心盡力地想替劉備完成中興漢室的願望。因為蜀漢其實人才算是少的...所以諸葛亮必須擔起一切責任。(提供網上資料供大大參考!!請看以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5186902.html
1.《魏晉隋唐史》裡提到諸葛亮把持朝政,將劉禪的皇權置空,軍政大事【全憑他個人的論斷】。-->雖不知他的神機是真是假,但若像是這樣就會...
2.諸葛亮不是不想稱帝,只不過面對魏、吳兩國的壓力,及內部勢力紛爭,實在是力不從心。諸葛亮生前如果稱帝的話,必會引發各大勢力的衝突。而諸葛亮死後,沒人能夠制衡各方面勢力,所以蜀國在內部紛爭下,迅速衰落下去。-->照這位網友看來,依他對《魏晉隋唐史》所記錄的評價裡,我看到的是他認為諸葛亮其實很像曹操,只不過他比較少受到後世的批評罷了...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gudaishi/detail_2010_02/21/350275_0.shtml
3.劉備白帝托孤,對諸葛亮曰,若其子劉禪“不才”,“君可自取”,古人論此,多讚其君臣肝膽相照,並取魚水之喻相印證。但也有人認為此乃劉備“詭偽之辭”《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注引孫盛曰,對諸葛亮心存猜忌,故以“自取”試探之。-->這段評價其實非常兩極,有人認為劉備室非常信任諸葛而要他取代其子中興漢室;也有人認為劉備是因為對諸葛心存懷疑而要以此試探,但若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那劉備又能怎樣?難道還有人能反抗的了嗎?
4.諸葛亮執政時並沒有被時人視為事君以禮、謀國以忠的圭臬。反之,蜀漢政權中,李嚴、廖立、來敏、魏延等人對諸葛亮專政攬權頗多微詞,諸葛亮在世時,迫於其權威,人皆不敢直言指斥。-->或許是諸葛亮的自我果斷,引來很多人的不滿...

對於正史與演義中的諸葛亮是非常兩極的評斷,所以對於大大說的諸葛亮是權臣嗎?我認為有一半對,畢竟現在這些事對我們都是未知的迷!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論點就一定是對的啊...
參考: 網路&我
2013-08-12 3:19 am
後主都承認說[政由葛氏]


三國志 裴注 引 魏略

初備以諸葛亮為太子太傅,及禪立,以亮為丞相,委以諸事,謂亮曰:「政由葛氏,祭則寡人。」亮亦以禪未閒於政,遂總內外。
2013-08-11 7:58 pm
姜維肯定是比不上魏延的,孔明用人的標準是要對自己服從,而非國家利益最大化。
但權臣、能臣、忠臣三者沒有直接對價關係。
張居正人死政息,讓明朝失去最後翻身的機會,沒有安排好接班人是關鍵,反推諸葛亮對人事的安排也不能說有錯誤。
2013-08-11 5:48 pm
權臣 有專橫之意 諸葛亮專或有之 橫則難以查實

以後諸葛亮三巨頭來說

蔣琬 : 琬以為昔諸葛亮數闚秦川,道險運艱,竟不能克,不若乘水東下。乃多作舟舩,欲由漢、沔襲魏興、上庸。會舊疾連動,未時得行。而衆論咸謂如不克捷,還路甚難,非長策也。>>>注意 : 還路甚難

竟然不出岐山要攻上庸 勝則得已 敗則全軍覆沒 能出此種戰略 不簡單


費禕 : 十六年歲首大會,魏降人郭循在坐。禕歡飲沈醉,為循手刃所害

間諜被安插在身邊不自知 喝醉輕易就被間諜殺死


姜維 : 一次都沒有贏過鄧艾



三巨頭都已如此 諸葛亮不自己來還能怎麼辦?
2013-08-10 5:31 pm
諸葛亮不是權臣

只是蜀漢的皇帝不行

他太容易聽信別人

他太喜歡玩

而蜀漢裡没什麼可以

阻止皇帝不務正業的人

所以諸葛亮只好

暫時控制皇帝一下

另外

蜀漢没有什麼聰明的軍師

姜維的政治手腕不足

所以諸葛亮只好自己做

不然事情做得馬虎

最後責任是在自己

另外

劉禪很相信一些小人

諸葛亮給事情他們做

會誤了國家


神行太保 的淺見

2013-08-15 13:33:54 補充:
另外

蜀漢領土過小

所以需要進行擴充

而主張北伐的人

只有姜維和諸葛亮自己本人

如果諸葛亮不把事情親自管好

下場只有兩個

其一

蜀漢没有北伐

其二

姜維的政治手腕不足

最後被人排斥

另外

後主身邊有太多小人

如果諸葛亮不親自管好事情

下場只有兩個

其一

後主不理政事、寵信小人

其二

姜維不能控制後主身邊的小人

然後不再回去都城

結論:如果諸葛亮没有把每件事都親自處理

蜀漢將會被滅

對劉備的承諾不能實現


收錄日期: 2021-05-04 01:12: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810000015KK0062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