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世界觀

2013-07-29 4:59 am
緣起:
佛教的世界觀,末學沒見過哪一本經典有全面性的描述,也因此常會有錯亂
的思維,張冠李戴的結果,往往不是讀經,而是疑惑中建立起更多的疑惑,
例如:用器界的觀點在探討佛願力世界。這並沒有任何意義,故開此題,期
盼先修的善知識們能廣為開釋,除疑大眾。

末學經讀的不多,就有限的識見裡,對佛教的世界觀只知道三種:
※器界世界:
 一切有情眾生共業四大妄成,就是我們物理(科學)世界。
※妄想世界:
 十法界(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
※願力世界:
 極樂世界、琉璃世界、香積世界.......

問:佛教的世界觀,除此三種,還有哪些種類?
問:佛教的世界觀,彼此是何關係?
問:您所讀過的願力世界,還有哪些?
  (若能註明是哪一尊佛的願力所成,更好)

感謝善知識們的法佈施。
更新1:

一個結論、一個說明: ※一個結論:  「緣起、業」是主軸,這大家都沒有疑問;  如何緣起三種世界,就成了觀察的重心,解惑的重點。  三種世界的特性觀察,也是解惑的重點。 ※一個說明:  「在五蘊之內,不超出五蘊。」之論,並不妥。  器界是循陰界(五蘊)入心的,故知,並不在五蘊之內。  佛的願力世界,也不會是五蘊所成,也不會在五蘊之內。 懇請善知識們再深入說明,如何緣起生出此三種世界?以及這三種世界 各有何特性?(一合相甚深,不好談,暫不入論。) 特別感謝SAGE大德的補充說明,如題回答,深為感謝。

更新2:

此題選SAGE大德為最佳解答,因其平實的貢獻所學; 同時感謝子愚兄、pei kun大德、tao大德的開釋。 更感謝次草大德、迎風大德、子愚兄的論說分析,廣開智慧。

回答 (9)

2013-07-29 5:47 am
✔ 最佳答案
身外之物 ➔ 法身 法性

色身 ➔ 報身

身內之心 ➔ 化身 真如

❃❃❃❃❃❃❃❃❃❃❃❃❃❃❃❃❃❃

2013-07-28 22:00:56 補充:
華嚴說的『法界』把世界分成兩界

應該是最精粹的「佛教世界觀」

生物學的兩界是

動物界

植物界

※※※

華嚴的兩界是

事法界

理法界

事指事物

理指心理

身外之物

身內之理

以身為界

事物有「無量義」

心理有「無盡意」

這就是佛教一切「意義」的由來

佛教不唯物也不唯心

而是心物合一

佛之知見

即是佛如何知心見物的一套學問

也就是禪物定心的功夫

❁❁❁❁❁❁❁❁❁❁❁❁❁❁❁❁❁❁❁❁❁
2013-07-30 4:04 am
又回到一合相了!

次草大德引用 文殊菩薩圓通偈 末學隨喜
末學也認為 此偈所述說之實相 是不一不異 的一合相

第一個有情 是你我也是所有眾生 每個眾生又具佛性(本來是佛)
若真如即是佛性即是"覺海"之不生不滅
那每位眾生皆能成就願力世界(眾生是佛)

故世界裡有世界一合相矣 對覺海而言 這一切都是漚發漚滅而已(實無時空觀念)
2013-07-30 2:45 am
以下是末學的邊見:
※任何論述很難超越緣起,離於緣起的論,以悟為主。
 此題,末學希望是個甚麼人都可以看懂的;
 故贊成採「緣起、業」來論。

※器界世界與妄想(有情)世界的基本元素:
 器界世界    →五大(風地火水空)
 妄想(有情)世界→七大(風地火水空見識)

※諸世界的四大怎麼來的:
 器界世界的四大→來自妄想世界四大的感應;
 妄想世界的四大→來自心的動搖。

2013-07-29 18:45:49 補充:
※五蘊:
 離開見大、識大,是沒有五蘊可言的。
 但器界世界並沒有見大、識大,牽連五蘊論說,並不如實。
 但色心不二卻是對的,此處先不討論,以簡化討論主題。

※欲、色、無色三界:
 離開了見大、識大,此三界並不存在。
 故三界是在妄想(有情)世界中的,不能說三界延展出了三種世界,顛倒了。
 器界並不宜完全等同的採用色界諸論觀,這其中有陷阱。

2013-07-29 18:46:03 補充:
※色界諸經論的陷阱:
 若是聲聞乘,其論不依自性,故諸色論,通用於器界與妄想世界。
 若是大乘法,其論不離自性,故諸色論,僅存於妄想世界。
 當然,以一合相去看,又無法分別了。
 只是,沒有明確的細微分析,常常會混淆不清。
 故必須深刻了解五大與七大的不同,才不會起論時誤入陷阱。

※先有器世間才有三界有情?
 末學以為,器界沒有見大識大,是不起妄想的,不可能自生四大;
 故末學認為,先有有情的四大,才能相應交感器界的四大。
 故,先有有情、後有器界。
 故說,世間微塵、唯心所造。

以上是末學當下的觀點,如發現更好更周延的論,末學也會改的,並不堅持。

2013-07-29 23:38:27 補充:
覆次草大德、迎風大德:
※末學也提一句經論,支持朋友們的論點: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一切都是漚發漚滅而已(無時空)」
 經論:「念不動時,本無空見,亦無時分。」

 此「迷妄」可說是「一念妄動」;
 故末學說有情先,是取自「先念動」,有情才有念,器界並不會動念;
 (因末學的修學偏屬性宗,故有此「先念動」的邊見,並非解。)
2013-07-29 9:58 pm
To:星朋友
佛法中的世界觀,主軸只有一個~ 緣起。

而緣起的另一面,則是業的法則。

展開之後,是三界;欲、色、無色。

三界再橫向開展,才有器世間、有情、等分類。

所有的關聯,就是~ 緣起、業。

有沒有例外呢?

在大師的教法中~ 沒有出現過。
=========
三界再橫向開展,才有器世間、有情、等分類。
請問此句說法來源 及其意義
個人認為欲、色、無色。正是有情物以類聚(無色也是有情)
先有器世間才有三界有情

2013-07-29 14:04:23 補充:
To:靜修好友
※一個說明:
 「在五蘊之內,不超出五蘊。」之論,並不妥。
 器界是循陰界(五蘊)入心的,故知,並不在五蘊之內。
 佛的願力世界,也不會是五蘊所成,也不會在五蘊之內。
=====
1.器界是循陰界(五蘊)入心的,故知,並不在五蘊之內。
五蘊的色與器界國土 =色心不二 應該不以內外論之

2.佛的願力世界不離五蘊 正是五蘊皆空
應該不以內外論之

2013-07-29 14:15:44 補充:
僧問趙州。承師有言。世界壞時。此性不壞。如何是此性。
州曰。四大五陰。
僧云。此猶是壞底。如何是此性。
州曰。四大五陰。

2013-07-29 14:24:10 補充:
To:靜修好友
※一個結論:
 「緣起、業」是主軸,這大家都沒有疑問;
 如何緣起三種世界,就成了觀察的重心,解惑的重點。
 三種世界的特性觀察,也是解惑的重點。
===
如何緣起三種世界,就成了觀察的重心,解惑的重點。
三種世界的特性觀察,也是解惑的重點。
很好的構思==州曰。四大五陰。

2013-07-29 14:44:21 補充:
To:日月朋友
Po文最好加上自己的論點
在不同意見中 互相學習 才是重點
至於雜阿含經沒提到的名相
如果您認為不妥 請確實了解所引用的雜阿含經文 再用較白話說出自己的見解 會有更好的效果

2013-07-29 19:28:56 補充: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有情)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一個阿羅漢涅槃了 但這個三有世界還在
因為還有很多眾生感知這個世界
所以說知覺乃眾生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靜修好友提到
先有有情、後有器界。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誰是第一個有情?

2013-07-29 20:43:22 補充:
To:迎風好友
文殊師利發願經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
一切未來劫  悉能作一念
三世一切劫  悉為一念際
一念中悉見  三世諸如來
亦普分別知  解脫及境界
於一微塵中  出三世淨剎
一切十方塵  莊嚴剎亦然
悉見未來佛  成道轉法輪
究竟佛事已  示現入涅槃
...............................
一切未來劫  悉能作一念
三世一切劫  悉為一念際
故世界裡有世界一合相矣 對覺海而言 這一切都是漚發漚滅而已(實無時空觀念)
2013-07-29 6:23 pm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佛法非佛法皆名之佛法;利害的佛法,錯對的妙法,矛盾的作法,繁簡的想法,.....
該有的世界觀:美之為美,斯醜已;善之為善,斯惡已!『陰陽論』『得失論』
2013-07-29 12:55 pm
佛教的世界觀世界大<圓融>.
2013-07-29 7:01 am
不要小看企業化的世界.........它們可是最佳的即乘徒.....集成圖

沒有他們!沒有世間覺............沒有浮凸...浮屠...浮圖。



是它們在決定三際以來,一切眾生的潮流演變....
而你的發問,我的回答都包含在這個組織集團式,部落因果的三昧當中。

2013-07-28 23:02:18 補充:
找出三昧...........一清與二楚......就公開、平等、知情畫了。

2013-07-28 23:06:25 補充:
我們指示觀理者.......指示觀禮者..........不會輕舉妄動。

2013-07-28 23:12:23 補充:
它們從鼻子、從心臟、從命根....都不能測底掌控了....怎麼能精微的感應二十八種系統方法論.....怎麼可能不會畫山話水

要求它們捨棄方法論而不管他們的心態發展....
.......(這不是教千里馬跑但不能吃草嗎?)

這種命題典型的飯了欲加之罪(食父母想)的第十二類生。

2013-07-28 23:12:49 補充:
我投射的.......版主不必在意....看觀不必慌張。

2013-07-29 01:12:35 補充:
再釋迦時期~~~最著名的願力是普賢十大願..........
注意看>>譜賢>>>十大願景。
每一條的序號都不能獨自更變、擅自移動。

一者禮敬諸佛....一就是一
二者稱讚如來....二就是二
三者廣修供養....以下如同皆上,不得擅自私心)。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恒順眾生....
十者普皆回向....

說願景自然離不開文殊菩薩的師利性.....所以釋迦時期的三聖是這樣配合的。

2013-07-29 01:14:24 補充:
隨便指名一條願景來說.......老五好了!!

老五喜歡扮演兩隻幕後的推手........普賢的願景是隨喜功德.....不是用盡心機。

2013-07-29 01:15:47 補充:
老大是什麼習性!
老八是什麼習性!

龍生九子各不同,大家心知肚明........自己看著解讀唄!!

2013-07-29 01:21:34 補充:
十大願景.......恰恰都是心地做功夫.........的普賢願....心王!願王也!....

2013-07-29 19:23:32 補充:
我不知道是不是神經過敏......你們一直拿二十八天作文章...卻不曾想過二十九這個有嗎?

2013-07-29 19:23:52 補充:
還是刻意跳過到三十這個無?

2013-07-29 20:25:07 補充:
一者禮敬諸佛 ..行不行.....行!那好!
二者稱讚如來...行不行.......暫且停住....帶我觀來.....


接下來要您看

一、四、七的排列
二、五、八的排列
三、六、九的排列

一者禮敬諸佛、四者懺悔業障、七者請佛住世
二者稱讚如來、五者隨喜功德、八者常隨佛學
三者廣修供養、六者請轉法輪、九者恆順眾生

老實合掌...........合十者普皆迴向 .......
行不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老實念佛<<<<<<<<<<(淨念佛法的表現形態)

2013-07-29 20:27:26 補充:
當然普賢十大願....到了淨土還是要學佛法的.............

2013-07-29 20:28:25 補充:
123456789才能直了成佛啊

2013-07-29 20:30:19 補充:
今天新聞有報導了......把持住一秒能跑地球七圈半的光....六十秒鐘。

2013-07-29 21:07:31 補充:
逮得........

「文殊提劍殺佛」語出《佛說如幻三昧經》卷下,屬大藏經第十二冊寶積部:
五百菩薩聞是亘然,尋時逮得無所從生法忍;有千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五百菩薩欣然大悅,善心生焉,心戢靜思,踊在虛空,去地四丈九尺。以偈讚佛:……

《雜阿含經》645經 
世尊告諸比丘:「於此五根如實觀察者,不起諸漏,心得離欲解脫,是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

2013-07-29 21:07:36 補充:
廣 博 嚴 淨 不 退 轉 輪 經 卷 第 貳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貳 佰 陸 十 壹 頁 .
於 不 可 思 議 真 如 法 界 應 當 逮 得 如 是 等 法 .堅 心 受 持 而 無 怯 弱


逮得的文書......太多了!!請自尋查閱大藏十二部經典

2013-07-29 21:09:29 補充:
總不能老教東降一個一個全都去逮住.........那還度眾生幹嘛....

2013-07-29 21:11:42 補充:
偶爾來幾下逮得..........就有人受不了情緒..無邊妄想了.....

2013-07-29 21:14:14 補充:
2012-04-19 23:43:32 補充
無間道啊!末法亂!
天上摘仙李太白,黃河之水天上來,可憐癡兒斥密深,日日計著西藏地,備受等咒四考驗,不知虛空化倒影,九幽靈眾東降居,天地重置洛凡生,浮空幻日淨梵天,三摩悉攝摩訶衍,逮得羅漢出無間,敲醒聲緣覺佛淨,兜攏五陰即為僧,不入地獄兜率天。


哈哈哈!!世尊、如來、供應、等正覺...華嚴故人不知覺,釋迦摩尼世家族,莊嚴淨土莊家城,皆悉攝受世間法,一切有無因性相,作繭自縛增上慢,至心現量說宗通,速成身語意度三菩提,自性涅槃返三身,共建佛心語眾生。

2013-07-29 21:14:30 補充: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2041907908

2013-07-29 21:16:09 補充:
逮得螢火蟲!好玩嗎,有趣嗎,值得大驚小怪嗎???

平常心都到哪去了......逮得知後去了。

2013-07-30 01:48:50 補充:
沒關係......能浮凸就好..........總有一天!!能救人一命。

2013-07-30 01:51:10 補充:
每個人感知的契點不同....盡可能的完善十大願王.....營造普皆回向的圖畫。

2013-07-30 01:52:16 補充:
只要能使當事人入道......接下來它自己會修道行走............
印度人釋迦的世界觀跟想像完全錯誤
弟子瞎掰的更扯
討論本質跟一開始就是虛枉的空言
完全是無智之人的行為
2013-07-29 6:09 am
佛教的世界觀
末學沒見過哪一本經典有全面性的描述,也因此常會有錯亂
的思維,張冠李戴的結果,往往不是讀經,而是疑惑中建立起更多的疑惑,
例如:用器界的觀點在探討佛願力世界。這並沒有任何意義,故開此題,期
盼先修的善知識們能廣為開釋,除疑大眾。
-----
關於這個問題,佛陀有明確的開示。

↓ ↓ ↓ ↓ ↓ ↓ ↓ ↓

汝等莫作如是論議。所以者何?如此論者,
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正覺,非正向涅槃。

汝等比丘應如是論議:
『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
所以者何?如是論議,是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
正智、正覺、正向涅槃。

2013-07-28 22:10:25 補充:
問:佛教的世界觀,除此三種,還有哪些種類?
-----
不管是三種還是無量多種,全在五蘊之內,不超出五蘊。



問:佛教的世界觀,彼此是何關係?
-----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2013-07-29 14:26:08 補充:
佛告婆羅門:
一切者,謂十二入處,
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
是名一切。

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捨,
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
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2013-07-29 14:28:13 補充:
佛告婆羅門:
眼及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
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為一切法。

若復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法,我今捨,
更立一切法者,此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癡惑。
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2013-07-29 14:54:31 補充:
一切法 = 諸法 = 五蘊


收錄日期: 2021-04-17 02:21: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728000010KK0366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