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必要交代一下, 當時明代的軍力並不弱, 在明太祖洪武年間至明成祖年間, 明代的人口數大都維持在5~6千萬之間, 其中軍戶(明代初期行世兵制, 計算軍戶就能算出兵力)有325萬. 也就是說, 明代的軍力再不濟, 也有總兵力300萬左右
明英宗遠征, 帶去的兵力當為二十萬上下無誤, 主兵力為京城三大營(神機營, 五軍營, 三千營). 但是, 在土木堡之變中, 真的全師盡墨, 傷亡殆盡嗎? 這點必須澄清. 因為根據脫逃成功的大臣-李賢(李賢,字原德,宣德八年進士,授驗封主事,正統中遷考功郎中,改文選。明英宗十四年“扈從北征,師覆脫還。)的記錄為
“二十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
也就是說, 陣亡的人數為7~8萬, 其他士兵並未被俘, 而是慌亂中逃出. 又如前言, 明代初期行世兵制,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老家就在北京, 能跑到哪? 脫逃成功的文臣武將應該也率領了不少敗軍回京師. 不然, 即使于謙有通天之能, 也不能在土木之變後, 又變出22萬大軍禦敵. 當然, 士氣低落是不可免的
而且觀察土木堡之變的前後記載, 有一點很吸引我的注意. 京師三大營中有當時全世界火力最強的神機營(火器部隊), 但是神機營在土木堡之變中是否重創?日後京城保衛戰中, 明軍仍有大量火器的情況來看. 神機營很可能沒帶太多的重裝備, 而是只帶了方便攜帶的火銃鳥銃抬槍等小型火器為主, 重裝備都還留在京師. 這點多少對日後的防衛戰起了作用
其實以土木堡之變的記錄來看, 明軍之敗是戰略方面的錯誤居多, 未戰就能知勝敗. 只知立營高地有地利, 卻不知立營更需水源, 士兵飢渴難戰鬥, 再怎麼精銳都會敗. 更何況農耕民族對上游牧民族, 除了少數天縱之才, 絕大部分都是靠守贏的. 于謙的戰法其實沒甚麼創新, 就是一些老方法. 但是老方法就代表這些真的有效才能流傳下來
1. 建立大義名分 : 于謙之所以要先立景宗, 就是要先立一個大義名分. 不然, 士卒將帥不知為何而戰, 甚至不知賣命打仗是否能得撫卹恩賞, 誰肯打? 重新建立一個朝廷核心確實有其必要
2. 壁堅清野 : 也先的兩路大軍雖然進軍快速, 但是行軍要快, 就表示錙重帶得不多. 所以游牧民族軍隊多半奉行"因糧於敵"(從敵人那邊搶補給)的策略. 你讓他沒東西可搶可吃, 他要不就只能放慢速度等待後方補給, 要不就只能撤軍. 這招萬試萬靈, 當年拿破崙與希特勒征俄, 俄國用同樣辦法照樣拖到贏
3. 故守堅城 : 明代的北京城在成祖時代就已經被經營的固若金湯, 也先的兩路大軍合計兵力有5萬, 但是遊牧民族的強項在野戰不在攻城, 瓦剌的5萬軍力可以在平原上大破同樣甚至更多數量的明軍, 但是于謙此時已經收納先前逃回的敗軍, 加上緊急自山東等地召來的軍隊, 合計22萬. 有堅城, 3倍以上防守兵力, 只要不犯錯誤, 就算是老弱敗軍, 守都能守贏. 但是守城戰要贏, 仍須外來援軍. 這就是何以要先建立新的朝廷核心的另一原因. 因為這樣就可以下令給外地軍隊勤王.
也先軍最後就是在糧盡, 攻城失利, 又恐被援軍夾擊的情況下撤軍
2013-07-29 01:15:59 補充:
閣下所言
次一等的士兵和平時没什麼訓練的民兵
我並不同意. 明代行得昰世兵制的一種-衛所軍制,雖說明中葉以後衛所軍制敗壞, 軍隊戰鬥力下降, 但是明代初期衛所兵的戰鬥力昰不差的. 明代初期絕對沒有民兵, 地方上最多就是鄉勇民團. 加上于謙調度的兵力, 除了原先三大營的敗軍, 尚有山東的兵力. 這點可從于謙緊急任命曹泰為新任山東都指揮使得知. 由於明初設五軍都督府, 北京(直隸)軍力除了三大營, 就以中軍都督府為主, 出征軍力也多來自此. 但是山東屬後軍都督府所轄, 加上成祖原以北軍為主, 後軍都督府所轄的北直隸與山東兩司實為京軍以外的另一勁旅. 此軍僅在裝備上略遜於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