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怎在大量士兵都死亡或者處於恐懼中保衛京師

2013-07-28 5:50 am
最近在看明朝那些事兒

我不明白于謙成功保衛京師

在英宗親征的一次抵抗也先戰爭時

為了等待王振的一箱箱寶物

而令明朝的主力部隊二十多萬

在土木堡全軍覆没

然後也先開始進攻北京

但是也先最後失敗

英宗能夠平安回京

我的問題

大明朝廷在只有老弱士兵和二線兵以外

大多士兵在土木堡去世或者失去戰鬥力

于謙怎以這些士兵打敗也先

于謙成功保護京師的因素是什麼

也先做了什麼的錯誤

而導致在優勢下失敗
更新1:

維基百科說的我都知道 我想問的是 于謙怎樣用次一等的士兵 和平時没什麼訓練的民兵 來成功保衛京師 我想 是也先過於輕敵 他們認為土木堡之變後 明朝已經没有可用的兵 不知有没有其他主因

回答 (4)

2013-07-29 5:28 am
✔ 最佳答案
其實,平心而論,也先並沒有犯啥過錯的說。僅管他新近在土木堡一役中大勝,但是,那並沒有增強瓦剌本身的實力的說。雖然瓦剌的實力,用於進攻邊區,大肆掠奪,尚且有餘,可是那仍不足以攻破北京城,擊滅明廷的說。也先在此時進攻北京,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手中有張好牌可運用,而時機也頗佳,選擇此時出擊,尚且不晚,實為合理的冒險的說。也先搏的,其實正是大勝之餘威,和明廷無人的說。

至於明廷,家底雄厚,十倍不止強於瓦剌的說。雖新近大敗,丟失不少精銳,但攻不足,守卻尚有餘的說。只要有明智賢者領導,不自荒逃潰,憑北京城防之堅,和瓦剌善騎戰,不擅攻堅之劣習,焉有不足守之理的說。

不過,話雖如此,對於于謙,不龜縮城中,主動領軍出城佈防,背城一戰,並且緊閉城門,斷絕生路,下達敗逃者斬殺軍令。將臨時拼裝的雜牌軍,硬是逼到死裡求生之地步,此等背水一戰之氣魄,卻也頗讓人佩服讚許的說。

簡而言之,也先的實力不足,是此次失敗的根本原因的說。明朝當時實力尚且頗為雄厚,以實力論,瓦剌不足以擊滅明朝的說。也先在土木堡碰到朱祁鎮和王振這種天才,那是也先的運氣的說;在北京城碰到像于謙這樣有勇有謀的智者,而不是像後梁朱友貞那樣不戰自潰的笨蛋,那算是也先的命運的說。與此相比,後來的女真人多爾袞,他的運氣,就真是好到爆的說了啊!
2013-07-28 9:40 pm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1/61z/61z04/61z0429.htm
于謙
于謙(1398-1457),明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號節庵。永樂進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頌聲滿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一年(1446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獄論死。後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復任。十四年土木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進兵部尚書。代宗立,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破瓦剌之軍。加少保,總督軍務。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英宗既歸,仍以和議難恃,擇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以安。其時朝野多事,乃獨運徵調,悉合機宜,號令明審,片紙行萬里外無不惕息。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但性固剛直,頗遭眾忌。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被殺。成化初,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謚肅愍。萬曆中,改謚忠肅。有《于忠肅集》。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1/61z/61z03/61z0319.htm
于謙禦敵
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後,京師大震。時兵部左侍郎于謙反對南遷,擁立郕王為帝,是為景帝(代宗),並堅決保衛北京。于謙被命為兵部尚書後,積極調集軍隊,加強城防,招募民兵,大大加強了北京的防禦力量。同年十月瓦剌首領也先驅兵攻北京,于謙率軍敗之。也先又聞明援軍將至,恐斷其後路,遂率兵退去。于謙論功加少保,總督軍務,積極備戰,令大同、宣府、永平、山海、遼東各路總兵官增修備禦。另將京師三大營改為「團營」,統一指揮,提高了戰鬥力。次年,也先被迫釋放被俘的英宗。
2013-07-28 6:19 pm
這裡有必要交代一下, 當時明代的軍力並不弱, 在明太祖洪武年間至明成祖年間, 明代的人口數大都維持在5~6千萬之間, 其中軍戶(明代初期行世兵制, 計算軍戶就能算出兵力)有325萬. 也就是說, 明代的軍力再不濟, 也有總兵力300萬左右


明英宗遠征, 帶去的兵力當為二十萬上下無誤, 主兵力為京城三大營(神機營, 五軍營, 三千營). 但是, 在土木堡之變中, 真的全師盡墨, 傷亡殆盡嗎? 這點必須澄清. 因為根據脫逃成功的大臣-李賢(李賢,字原德,宣德八年進士,授驗封主事,正統中遷考功郎中,改文選。明英宗十四年“扈從北征,師覆脫還。)的記錄為

“二十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

也就是說, 陣亡的人數為7~8萬, 其他士兵並未被俘, 而是慌亂中逃出. 又如前言, 明代初期行世兵制,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老家就在北京, 能跑到哪? 脫逃成功的文臣武將應該也率領了不少敗軍回京師. 不然, 即使于謙有通天之能, 也不能在土木之變後, 又變出22萬大軍禦敵. 當然, 士氣低落是不可免的

而且觀察土木堡之變的前後記載, 有一點很吸引我的注意. 京師三大營中有當時全世界火力最強的神機營(火器部隊), 但是神機營在土木堡之變中是否重創?日後京城保衛戰中, 明軍仍有大量火器的情況來看. 神機營很可能沒帶太多的重裝備, 而是只帶了方便攜帶的火銃鳥銃抬槍等小型火器為主, 重裝備都還留在京師. 這點多少對日後的防衛戰起了作用

其實以土木堡之變的記錄來看, 明軍之敗是戰略方面的錯誤居多, 未戰就能知勝敗. 只知立營高地有地利, 卻不知立營更需水源, 士兵飢渴難戰鬥, 再怎麼精銳都會敗. 更何況農耕民族對上游牧民族, 除了少數天縱之才, 絕大部分都是靠守贏的. 于謙的戰法其實沒甚麼創新, 就是一些老方法. 但是老方法就代表這些真的有效才能流傳下來

1. 建立大義名分 : 于謙之所以要先立景宗, 就是要先立一個大義名分. 不然, 士卒將帥不知為何而戰, 甚至不知賣命打仗是否能得撫卹恩賞, 誰肯打? 重新建立一個朝廷核心確實有其必要

2. 壁堅清野 : 也先的兩路大軍雖然進軍快速, 但是行軍要快, 就表示錙重帶得不多. 所以游牧民族軍隊多半奉行"因糧於敵"(從敵人那邊搶補給)的策略. 你讓他沒東西可搶可吃, 他要不就只能放慢速度等待後方補給, 要不就只能撤軍. 這招萬試萬靈, 當年拿破崙與希特勒征俄, 俄國用同樣辦法照樣拖到贏

3. 故守堅城 : 明代的北京城在成祖時代就已經被經營的固若金湯, 也先的兩路大軍合計兵力有5萬, 但是遊牧民族的強項在野戰不在攻城, 瓦剌的5萬軍力可以在平原上大破同樣甚至更多數量的明軍, 但是于謙此時已經收納先前逃回的敗軍, 加上緊急自山東等地召來的軍隊, 合計22萬. 有堅城, 3倍以上防守兵力, 只要不犯錯誤, 就算是老弱敗軍, 守都能守贏. 但是守城戰要贏, 仍須外來援軍. 這就是何以要先建立新的朝廷核心的另一原因. 因為這樣就可以下令給外地軍隊勤王.

也先軍最後就是在糧盡, 攻城失利, 又恐被援軍夾擊的情況下撤軍





2013-07-29 01:15:59 補充:
閣下所言

次一等的士兵和平時没什麼訓練的民兵

我並不同意. 明代行得昰世兵制的一種-衛所軍制,雖說明中葉以後衛所軍制敗壞, 軍隊戰鬥力下降, 但是明代初期衛所兵的戰鬥力昰不差的. 明代初期絕對沒有民兵, 地方上最多就是鄉勇民團. 加上于謙調度的兵力, 除了原先三大營的敗軍, 尚有山東的兵力. 這點可從于謙緊急任命曹泰為新任山東都指揮使得知. 由於明初設五軍都督府, 北京(直隸)軍力除了三大營, 就以中軍都督府為主, 出征軍力也多來自此. 但是山東屬後軍都督府所轄, 加上成祖原以北軍為主, 後軍都督府所轄的北直隸與山東兩司實為京軍以外的另一勁旅. 此軍僅在裝備上略遜於京軍
2013-07-28 6:22 am
您可以查< 維基百科+于謙 >, 對當時防守京師的細節有交待.

如果您看過< 王者天下 >這部電影, 就會感到類似.

十字軍從耶路撒冷去長征別人不容易, 幾乎全軍覆沒.

變成大量的敵人進攻耶路撒冷的老弱殘兵.

能守住像是奇蹟.


收錄日期: 2021-04-20 14:05: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727000015KK0373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