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司馬懿與德川家康這兩人背景不同,一是謀臣一是諸候,起步點不一樣。
兼具兩人性格的是曾國藩,能忍能挺,但曾國藩最後沒有野心造反,選擇急流勇退。
司馬懿與孫權也不同,司馬懿有進取心,孫權卻沒有,只想保本所以不能贏大注,假如積極進取的諸葛亮是孫權的謀臣,可能歷史會有不同的結果。
司馬懿與劉裕相似,只是劉裕能及身稱帝,而司馬懿只能為孫子打基礎。劉寄奴的等級高於孫仲謀許多,只是少了演義為其宣傳,所以在民間的知名度不如孫權。
2013-07-24 23:14:59 補充:
受到日本電影和小說的影響,會把日本戰國的大名想成很偉大的形像,戰爭場面很壯觀,事實上日人個子小,經濟和文化落後,生產力低,一個諸候國的面積比不一中國一個縣,人口不過數萬,兵不過數千,武士家臣兩雙手就數完了。
在這種規模下受限於經濟力,要從無到有大展拳腳是很不容易的,棒打出頭鳥,養晦 韜光和忍辱負重才是生存之道。
織田信長的興起引來今川元義的打壓,只是今川元義大意而讓織田信長偷襲得手,建立一個開創的局面,再由豐臣秀吉擴大,最後被德川家鄉摘桃子,如果沒有信長和秀吉的努力在前,德川靠自已是創立不了的,而自始至終,德川都是低調的被動。
反觀司馬懿出身世族,靠本身的努力在曹魏集團中出人頭地,逐漸掌握政權和軍權,然後發動政變,排除了曹家的勢力,雖然生前沒有樂身稱帝,但他孫子的江山卻是由司馬懿打下基礎的。
所謂司馬懿能忍讓的印象只是在軍事和政治上故意營做的假像以迷惑對手,只算是戰略手段而非其本質。
總結來說我認為德川家康是善於把握機會的投機者,而司馬懿卻是有謀略能進取的野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