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認為"澶淵之盟"是喪權辱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政策嗎

2013-07-14 8:13 pm
您認為"澶淵之盟"是喪權辱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政策嗎?




更新1:

再請教 如照品毅專家內容所述 那為何印象中的教科書 與許多人仍認為宋朝 的歲幣政策是喪權辱國的政策呢? 為何許多人的印象宋朝是弱宋? 是積弱不振的年代呢?

回答 (3)

2013-07-15 4:32 am
✔ 最佳答案
這題目好像有討論過了
---------拿戰爭經費的零頭換和平
雖然是一個[城下之盟]
但結局對雙方都是好的
互遣使報聘
雙方的太后皇帝生日都遣使祝賀
不動干戈近百年

書名:《歷史上的蕭太后》
作者:景愛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語言:簡體中文
這本書對「澶淵之盟」有詳細的剖析
也附有澶淵誓書
節錄自南宋人葉隆禮所著的《契丹國志》

2013-07-14 12:42:51 補充:
宋真宗誓書 ==
維景德元年,歲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七日丙戌,大宋皇帝謹致誓書於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守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或有盜賊逋逃,彼此無令停匿。至於壠畝稼穡,南北勿縱搔擾。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掘河道。誓書之外,各無所求。必務協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獻,謹守封陲,質於天地神祇,告於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鑑,當共殛之遠具披陳,專俟報復,不宣。

2013-07-14 12:44:12 補充:
契丹聖宗誓書 ==
維統和二十二年,歲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十二日辛卯,大契丹皇帝謹致書於大宋皇帝闕下:共議戢兵,復論通好,兼承惠顧,特示誓書:「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或有盜賊逋逃,彼此無令停匿。至於壠畝稼穡,南北勿縱搔擾。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掘河道。誓書之外,各無所求,必務協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獻,謹守封陲,質於天地神祇,告於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鑑,當共殛之。」.......不宣。

2013-07-14 12:52:23 補充:
宋人好面子
更動宋真宗誓書的日期為[七日丙戌]早於契丹聖宗誓書日期的[十二日辛卯]

但重點是

[[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更不差使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表示這費用不是南朝對北朝的朝貢
而是所謂[[風土之宜]]的助軍旅之費
無須派遣專使送到契丹...只要三司派人搬送到邊界交割

[[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確實是戰爭費用與養兵費用的零頭

此書也確立南北朝的實際存在.....北朝契丹南朝宋....地位相等

2013-07-14 20:32:49 補充:
您認為"澶淵之盟"是喪權辱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政策嗎?

簡答:否

詳答:宋朝早錯失最佳北伐時機,如果在睡王[遼穆宗]當政時期倒有可能收回燕雲十六州,但「澶淵之盟」的時期已經經過遼景宗的安內到遼聖宗的開拓時期,此時大遼國力正盛,之前宋太宗兩度北伐都無功而返,損兵折將。宋朝內部早已經產生厭戰心理,當時早調整國策,放棄武力征伐,期待言和通好。兵力佈置轉攻為守。這也替「澶淵之盟」的簽訂排除許多障礙。

對於力主宋真宗親征而訂下「澶淵之盟」的寇準評語是:

[[澶淵之幸,力沮眾議,竟成雋功,古所謂大臣者,於斯見之。]]---宋史寇準傳

當時宋真宗派曹利用去協議歲幣,宋真宗底限[[百萬以下皆可許]],寇準則對曹利用說最多三十萬,超過就斬了你,結果[[三十萬成約而還]],比起皇帝的底限整整少去7成,每年立刻省去70萬的支出。

[[帝遣曹利用如軍中議歲幣,曰:「百萬以下皆可許也。」準召利用至幄,語曰:「雖有敕,汝所許毋過三十萬,過三十萬,吾斬汝矣。」利用至軍,果以三十萬成約而還。河北罷兵,準之力也。]]---宋史寇準傳

可見這次的議價宋朝是賺到了,免去刀兵的征伐,經濟可以持續發展,也可以致力於對西夏外交軍事政策,此一舉動雙方皆得利。每年宋朝給予大遼[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合計三十萬之數,對於宋朝來說是利多,對於人民來說更是利大於弊。

宋真宗誓書 ==
維景德元年,歲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七日丙戌,大宋皇帝謹致誓書於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守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或有盜賊逋逃,彼此無令停匿。至於壠畝稼穡,南北勿縱搔擾。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掘河道。誓書之外,各無所求。必務協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獻,謹守封陲,質於天地神祇,告於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鑑,當共殛之遠具披陳,專俟報復,不宣。

契丹聖宗誓書 ==   
維統和二十二年,歲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十二日辛卯,大契丹皇帝謹致書於大宋皇帝闕下:共議戢兵,復論通好,兼承惠顧,特示誓書:「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或有盜賊逋逃,彼此無令停匿。至於壠畝稼穡,南北勿縱搔擾。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掘河道。誓書之外,各無所求,必務協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獻,謹守封陲,質於天地神祇,告於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鑑,當共殛之。」某雖不才,敢遵此約,謹告於天地,誓之子孫,苟渝此盟,神明是殛。專具諮述,不宣。



從雙方簽訂的「澶淵之盟」的內容來看,避免了朝貢的字眼,替代以[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且只在雙方交界交割即可,加上內容又提到[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或有盜賊逋逃,彼此無令停匿。至於壠畝稼穡,南北勿縱搔擾。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掘河道。]這樣一來可以減少軍隊的數量,邊境的貿易可以持續進行,也共同打擊犯罪。

「澶淵之盟」的簽訂確實促進雙方的和平共存達百年之久,期間互相遣使報聘,雙方的太后皇帝生日都遣使祝賀。




2013-07-15 01:37:06 補充:
那為何印象中的教科書
與許多人仍認為宋朝
的歲幣政策是喪權辱國的政策呢?

教科書的編寫有其政治考量,這一點可以從台灣的歷史教科書得到印證,執政者可以選擇性表示意見,刪去其他意見,留下自己要的。

時代進步了,過往的天朝皇權思想當然會認為,向文化水準較低的國家給予金錢財貨是一種恥辱,此是一種天朝上國的思維。

但是如果站在一個現代人的角度來剖析,戰爭是可怕的,戰爭當下的死傷與事後造成的損失對於人民是一種災禍,在中國的朝代中,如果沒有戰爭,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到數十年就可以十分強盛,隋文帝時期結束南北朝的紛亂不到數十年就積糧滿倉,清朝康熙平定三藩知亂後數十年就永不加賦,國家經濟就達於鼎盛。

2013-07-15 01:50:38 補充:
為何許多人的印象宋朝是弱宋?
是積弱不振的年代呢?

這是從軍事對外不振的印象所衍伸,一種以偏蓋全的思維。

雖說對外軍事從攻擊進取轉固守,對於契丹與西夏的政策並沒有使得國家民不聊生,反倒是工商業發達,對外貿易興盛,手工藝的技術也是全盛時期。

蘇東坡的[教戰守策]一文就可以看出,因為經濟的發達,國家漸漸忘記居安思危...是一種隱患,但反過來說,此時宋朝是很安逸的,能如此安逸,表示經濟發展很好。

雖然每年的歲幣看似數量驚人,但與戰爭的直接間接開銷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契丹因為每年有固定收入,太安逸,又學習漢人的思想,導致軍事漸不振,而走向滅亡...
參考: 《歷史上的蕭太后》《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
2013-07-15 9:39 am
先回答一開始的 :不是
歷史內容我想我不用再提 樓上大大講得很清楚
我覺得因為真宗知道再打下去會輸 而且遼國也想議和 所以就議和吧
而死要面子部分 我想 是為了不要讓人民覺得喪權辱國

而且從經濟的面向來看 宋朝給西夏遼國軍費
宋朝就可以變得像現在的美國一樣
當那兩國每年都收到很多北宋的錢時 那最方便的是 把自己國家貨幣變成北宋的錢
而當這樣的時候 北宋就可以像現在聯準會一樣 一直印鈔票
但是以前沒有通貨膨脹的觀念 所以我記得元朝就吃到苦頭了

我想
許多人認為這是喪權辱國 我想是因為每年平白無故地給人很多錢吧

因為重文輕武 強幹弱枝 還有沒搞清楚 真正的情況 這些原因導致許多人這麼認為
其實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
北宋的GDP 大約占當時世界的百分之六十
史學家陳寅說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還有北宋時世界最大最繁榮的都市就是汴京 南宋是杭州
我覺得許多人只看到戰爭的部分 但在文化經濟上 宋朝主宰著世界
希望我的答案你滿意 ^ ^
2013-07-14 10:11 pm
1)在大好的情形之下

簽下對遼有利的澶淵之盟

只能說是給外族展視出

中國人膽小的一面

2)澶淵之盟證明了

中國人没有什麼實力

中國人的軍隊不行

不能打持久戰

3)澶淵之盟證明了

中國皇帝重文輕武

他們不想打仗

他們不想武將立功

他們寧可簽約求和

也不乘機打敗遼國


神行太保


收錄日期: 2021-05-04 01:10: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714000015KK0134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