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賢德大大何以解:「正信」的涵義?

2013-07-14 12:26 am

.

請問賢德大大何以解:「正信」的涵義?
與分享無上法喜?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E03229606/o/20130713162314.jpg


《雜阿含經》 佛告摩訶男…當以正信為主,非不正信,戒具足、聞具足、施具足、慧具足為本。非不智慧,如是摩訶男。依此五法修六念處,……乃至自行得智慧。
更新1:

★後學老娘十二萬分感謝!~各位先進、前輩、大師、賢德好友們 撥冗參與此題請問賢德大大何以解:「正信」的涵義? 敬請維持知識品質,論法不論人 ,謝絕聽一成不變的布袋戲音樂。感恩!再感恩! ~ .

回答 (10)

2013-07-14 5:03 am
✔ 最佳答案
信一切法因緣生.信一切我法空.信一切法無性.深信於佛及佛法 .亦信佛子所行道.及信無上大菩提。信自性三寶以成諸行、信行布圓融。信佛身名等於眾生,則知我名如佛名也.信佛法門隨宜而立,知我妄念苦集亦全法門.信佛意業光明遍照,則知自心無不知覺.如此聞圓法,起圓信、圓行、圓位、圓德、圓用.以此圓攝,即是正信。正信即自性住佛性.信心佛眾生無差別,引出佛性,至得果性。
2013-07-14 6:32 pm
領悟耕隨 為之正信非是無知 為之印證
2013-07-14 6:09 pm

何以解:「正信」的涵義?
用<正>確之路, 智慧之思, 虔誠之心, 走<信>仰之路, 篤信之道.
2013-07-14 5:32 pm
有<正信>說.係因有邪念迷信.

故不邪念迷信.謂之正信
2013-07-14 7:25 am
長阿含經 有三處說到「見正信行 」,指的是十善,合乎戒律之行。
雜阿含經 有十一處說到「正信非家出家 」,指的是離塵染。
大般若經 有八處說到「正信解 」,指的是無所染著的智慧解。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言:「如諸如來自說己智,誰當能信?」
  文殊師利言:「
  如是智者,非涅槃法非生死法,是寂滅行,是無動行,不斷貪欲、瞋恚、
  愚癡,亦非不斷。何以故?無盡無滅,不離生死亦非不離,不修道非不修
  道。作是解者名為正信。 」
故知,「正」者離一切相、離一切惡,經中名說「無染」;

信仰,非正信,立所非正;
考證,非正信,塵染非正;
佛說,非正信,佛無說一法,說佛有說法,即是謗佛,非正;
法門,非正信,方便非正;
涅槃,非正信,為修行人所依方便而設,方便非正;

楞嚴經:
佛即竪臂。告阿難言:
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
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

結論:
若不能明白「見」、「智慧」、「識(法)」乃前塵影事、不生顛倒,自己要參悟入正,難度頗高。
我等凡夫有一個方便方法可以入正信,那就是「持戒」。

以上是末學的邊見,有錯請多包涵。

2013-07-14 12:56:33 補充:
信仰與戒相違,捨信仰;
  (如此就再也不會有聖戰了!)
考證與戒相違,捨考證;
  (如此就可擺脫共業糾纏了!)
佛說與戒相惑,捨佛說;
  (不能明白,就放下,亂心非佛說本意!)
法門與戒相違,捨法門;
  (如此就不太會入邪法!)
涅槃與戒相違,捨涅槃;
  (如此就可以破根本大惑!)
2013-07-14 6:03 am
正信需要以正慧相輔,否則容易成為迷信~

甚麼是正慧?就是信受佛陀對於戒定慧的廣說與略說,並且信受奉行~裡面慧的部分尤其是指向四聖諦,因為瞭知四聖諦可以讓我們脫離苦邊...

古代婆羅門看到佛陀這麼年輕就解脫無餘,很多人都不相信他的證悟,反而相信一些說的投投是道的導師們的道理,但是一些抱持疑問前來問佛的婆羅門後來都歸依佛陀,原因在於他們疑惑解開了,如同扶正傾倒的東西、揭示隱匿的物品、給迷者指路、在黑暗中舉著油燈,這些是婆羅門給佛陀的讚頌,最後有選擇出家或者終生歸依三寶的...

是哪些疑惑解開了呢?舉個例子,曾經有個婆羅門問佛陀甚麼是祭祀?在甚麼情況下祭祀才有成效?剩餘的祭品應該給誰享用呢?

佛陀解答說應該給誠實、忍耐、精通知識、恪守梵行、拋棄愛欲、出家遊行、控制自我、像梭子一樣正直、偋棄貪欲、調伏感官、無所執著、富有思想、偋棄自私、理解生死的終極、像清涼湖水那樣的平淨、接近正直者、遠離虛偽者.......等等,這樣的人(或稱為如來)值得享用祭品...

佛陀接著說~你應該驅除傲慢,雙手合十,向他致敬,供奉他食物及飲料,這樣的布施會有成效....

以上只是佛陀開示的一小部經,內容是讓弟子們具有正信,信奉的內容是那些讓自己遠離欲貪、調伏感官、無所執著的內容,而非相信能夠被救贖或者接引的情況,因為佛陀的證悟是體解了世間的無常、苦及無我,他也是如此教導諸比丘與居士、婆羅門的,相信這樣行持能夠證悟,就是佛弟子們的"正信"了..


有很多的法門是為了接引初學凡夫,但是進入佛陀的教法後,就應該學著調伏自己的六根、六識,仔細的觀察五取蘊的生滅不實,這樣才能如同上述開示的道理一樣,最終能夠享用祭祀的用品,因為他也成為"牟尼"了..

看看嘍~
參考: 孫陀利迦婆羅德婆闍經
2013-07-14 2:44 am
★後學老娘頂禮致敬!感恩!再感恩! ~

感謝日月先進前輩好友大駕光臨!蒞臨指導!蓬蓽生輝!(如是!說得太好了!感謝大駕光臨..^^)

感謝.....魟魚賢德先進好友(如是!說得太好了!感謝大駕光臨..^^)
.

2013-07-14 10:54:22 補充:
感謝被牧的牛之見地行深般若用 前輩好友提供寶貴精湛無比的高見恩賜法語和分享無上法喜

迷信的反義詞, 就是正信 , 如是!說得太好了!感謝大駕光臨..^^

.
2013-07-14 12:58 am
何謂【正信】?義為正確的信仰。
首先,要接受【因緣果報】之理。
經云:舉心動念都在編織ㄧ個不知名的未來。
器世間(緣起世間),及內世間(智慧與相好)。
【佛】:覺也。
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有了這個覺觀,才會【佛】。
微薄心得分享‧共勉之!
參考: 地藏經、金剛經
2013-07-14 12:46 am
所謂正信,就是正確的信仰、正當的信誓、正軌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賴。

正信的內容,應具備三個主要的條件:第一必須是永久性的,第二必須要普遍性,第三必須是必然性的。

T___T'''


施主,只要您正確的PO上關鍵字就能詳見更多
2013-07-14 12:33 am
善哉!善哉!

隨喜版主開題發問~

2013-07-14 11:11:59 補充:
《雜阿含經》749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無明為前相,故生諸惡不善法。
時,隨生無慚、無愧;無慚、無愧生已,隨生邪見;
邪見生已,能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
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
正見生已,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

正定起已,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
如是聖弟子得正解脫已,得正知見: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013-07-14 11:12:50 補充:
修行第一步 → 得明,斷無明。

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
何所不知?
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
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
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
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
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不知,
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不知。
於此五受陰如實不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2013-07-14 11:12:59 補充:
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名為明。
何所知?
謂知色無常,知色無常如實知;
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知;
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知。
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無常如實知,
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知,
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知。
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
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2013-07-14 11:13:14 補充:
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
何所不知?
謂色不如實知,
色集、色滅、色滅道跡不如實知。
受、想、行、識不如實知,
識集、識滅、識滅道跡不如實知。
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不知、不見、不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明。
色如實知,
色集、色滅、色滅道跡如實知。
受、想、行、識如實知,
識集、識滅、識滅道跡如實知。
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2013-07-14 11:13:24 補充:
不知,是無明。
不知何等?
謂色不如實知,
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
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不如實知。
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不如實見、不無間等、若闇、若愚,是名無明,成就此法者,名有無明。

知者是明。
為何所知?
色如實知,
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
如是受、想、行、識如實知,
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如實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者,名為有明。

2013-07-14 11:13:30 補充:
世尊告諸比丘:
有六觸入處。
云何為六?
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沙門、婆羅門於此六觸入處
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
當知是沙門、婆羅門
去我法、律遠,如虛空與地。

2013-07-14 21:03:26 補充:
佛陀曾告誡迦葉尊者,未來有相似的如來正法,出現在世上。

這個相似正法出現在世上的時候,令如來正法漸漸消滅沈沒。

但有五因緣能令如來法、律不沒、不忘、不退。

真為佛陀弟子的話,都會依此五因緣而弘護正法才對。

何謂五因緣令如來法、律不沒、不忘、不退。

有心弘護如來正法的…請參閱《雜阿含經》906經

願 正法昌明 眾生苦盡


收錄日期: 2021-04-16 23:43: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713000015KK0234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