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明知明珠與索額圖結黨營私為何還要重用他們?

2013-07-12 5:26 am
康熙明知明珠與索額圖結黨營私為何還要重用他們?
更新1:

昨天我這個問題發在本國史一整天 結果一直沒有在歷史類出現 只好移除重發一次 對之前贊點的朋友說聲抱歉

更新2:

我問個題外話 魅影知識長文中有提到"施琅頗貪" 查了一下施琅確實是貪滿大的 不過他兒子施世綸倒是個出名的清官 這種情形似乎滿少見的 能請教魅影知識長知道為何如此嗎?

回答 (3)

2013-07-12 8:29 am
✔ 最佳答案
這是我的一己之見, 如果有甚麼謬誤或是值得討論之處, 歡迎提出意見

康熙明知納蘭明珠與索額圖結黨營私, 卻還是相繼重用. 我認為原因有三

1. 權力平衡 : 清朝自開朝以來, 其實一直行的是集團政治, 而非皇帝一言以決的寡斷政治. 從清初的議政王大臣會議, 到康熙朝間改以南書房協同大學士議政, 以至於到雍正朝的軍機處. 可以看出清朝是以集團議政來進行政治統治的. 這就有點像一家大公司, 董事長(皇帝)固然是最高權力者, 但是各董事與重要幹部仍有相當的建議權. 即使是皇帝也不見得能憑一己之見獨斷地進行統治. 特別是清朝的皇帝大部分都算是中上水準, 有能力的皇帝會更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 也會尊重資深幹部的意見. 可是有人有權就會有團體依附, 特別是能夠影響決策者, 身邊絕不乏黨徒依附. 而且這些依附者未必是無能者, 相反地, 有能者想藉由依附有權者, 好讓自己的聲音能上達天聽, 這點直到現代都沒有改變. 既然清朝行的是集團政治, 那必然有不同的聲音與意見相互對立. 這點沒甚麼不好. 如果皇帝身邊只有一種聲音-拍馬屁, 那王朝必然傾倒地很快. 而對皇帝來說, 最重要的不是臣下結黨, 而是皇權與國家的維持. 唐代牛李黨爭是因為只有兩個黨派互爭, 甚至爭到凌駕皇權之上, 才使得國力衰退. 但是康熙卻是利用了不同黨派(除了明珠與索額圖以外, 朝中仍有不同黨派)的競合, 來維持皇權的高度. 因此第一個原因當是為了權力平衡

2. 兩人的出身高貴 : 清朝仍是傳統王朝, 大臣的出身血統, 仍對其能否出世有著巨大的影響. 納蘭明珠出自葉赫部王族一系, 其父祖岳父都與愛新覺羅家系有關(明珠的祖父是皇太極的親舅, 而明珠的岳父阿濟格是康熙的堂叔祖). 而索額圖則是康熙四顧命大臣之一, 索尼之子, 索尼的孫女(索額圖的姪女)則是康熙的第一位皇后-仁孝皇后. 可以看出兩人都是皇親國戚. 以傳統王朝來說, 除非有著巨惡大奸, 不然皇帝也難以任意處置這種貴族. 加上兩人絕非無能之輩, 斷不能以結黨為由就懲處(索額圖日後被黜主因是干預了皇子立位以及營私過頭, 結黨並非主因). 更何況康熙朝間, 結黨不斷, 中期以後, 連皇子都各有黨派. 結黨並不能構成疏遠的理由, 除非大臣結黨已經影響到皇權

3. 兩人確實有能 : 康熙的用人哲學是有能者盡可發揮能力,對有能有功者, 康熙其實還蠻護短的. 康熙能夠容忍大臣一定程度以內的私德問題. 在康熙朝間, 其實不乏有能有功的大臣, 私底下的道德與行為很有問題者. 例如平台有功的施琅, 施琅雖是當時清朝水師第一人, 又是平台首功. 但是施琅頗貪, 私佔大量田產收租, 也因此被御史參過好幾次. 但是康熙念其功大, 僅口頭告誡, 對其私佔民產的行為完全不予追究. 又如李光地, 為康熙重要的漢臣之一, 頗受信任. 但是李光地賣友求榮, 私德也是問題多多. 而明珠與索額圖兩人的才學不差, 對國家的功勞也不少. 這點也讓康熙對其結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總之, 我的看法是康熙之所以對兩人結黨之事, 不太過問, 與康熙的個性及用人哲學有相當大的關係.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雍正朝, 兩人只怕早已被辦. 但是康熙就能容忍, 此外, 由於康熙這種個性, 導致了朝中黨派林立, 兩大黨之下還有眾多小派, 而康熙亦有意利用臣下黨爭來維持皇權的高度. 這也使得兩人結黨日益做大. 但是從兩人的下場, 一被冷遇一被下獄, 可以看出康熙的底線是大臣結黨不可干預到皇權, 所以明珠能官復原級, 索額圖卻是被下獄處決

2013-07-12 17:09:02 補充:
關於施琅家族, 我之前有篇回答, 請參考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3020706549

但是要探究何以施琅貪, 施世綸清廉, 施世驃亦廉而有能. 這點在歷史上的紀錄不多. 也許該詢問一下對心理學有研究的網友

2013-07-12 17:17:42 補充:
我有一個想法是施琅或許是為子孫計, 也或許是為了自保. 所以故意貪很大. 這種想法是來自歷史上另一以貪聞名的名將-秦代王翦, 王翦之貪也很有名, 但是王翦的貪一方面是為了留些財富給後代, 另一方面則是貪汙自保, 故意留個小缺點給皇帝知道, 讓皇帝覺得自己只是貪財, 並沒有其他野心

因為施琅在當時清朝水師中可算第一把交椅, 但是施琅是降將, 又封地偏遠, 況且平台是發生在三藩之亂後不久, 施琅可能想以自污表達自己並不會像漢軍三王一樣擁兵作亂, 只是想貪幾個錢. 而康熙重視的是皇權, 對於臣下貪財其實過問不多
2013-07-12 6:49 am
可能是玩政治平衡吧,而且早期康熙沒有實權時他們都是重要核心,只是隨著康熙親政後就慢慢壯大;這種[此一時彼一時]與[權力使人腐化]的例子好像不少,有時處理盤根錯節的既得利益者會很麻煩...現在臺灣不也是

[投鼠忌器]


♪ ♫ ♪ ♪ ♫
2013-07-12 5:30 am
我覺得是因為康熙要老臣子的幫忙

他穩位置要坐穏了

坐穩的之後才去除去

有不少的奸臣都是這樣


收錄日期: 2021-05-04 01:12: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711000015KK0475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