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念」源於何處?

2013-07-09 7:03 am

一:「念」源於何處?
二:「意念」「想念」當如何解?
更新1:

諸位 阿彌陀佛 如是~您這一念為什麼?

更新2:

殘天 反過來說你的回答源於我的問題囉 ~可是對嗎?

更新3:

心與念是何種關係? 為什麼說起心動念?

更新4:

意見者:日月入懷 集起與滅盡 ( 大師 1 級 ) 您可以掛保證說:這「念」與眾生的貪、瞋、痴三毒及其他無任何關聯嗎? 起心動念 無不是業 無不是()汝 以為呢? 您經常之所以念念何念念為誰?為啥? 前輩回文字意見的這個念頭只是想說...探討「念」源於何處是沒什麼意義的事 那為何又要有此意見的汝何不打消此念頭....去念一些您認為有意義的事如何?

更新5:

文字﹕諸位 阿彌陀佛 如是~您這一念為什麼? 明兄 汝 010的意見中到底是在回答些什麼? ... 不懂汝的 阿彌陀佛 是這樣嗎? 那您這一念還真是特別啊~~

更新6:

請問﹕各位 現 在 過的怎樣呢? 回答﹕......................................................................................................................................... ......................................................................................族繁不及備載 . 就算.那怕...是將各位.所有.能.回應的 . 那也是 . 我還能在這 . 說您怎樣呢?

更新7:

回答問題中產生的問題... 它就像是在問你最近身体好嗎?而你回答說做人剛好就好只要不要太超過... 或者回答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及其他不相關的經文內容等等...) 很多回答意見都很有其中道理.尤其回是回應佛經內容的文字...你說我能講衪不好意思嗎? 衪只是他用錯地方 放在不該放的位子....如同心藏病患者點眼藥水會有效嗎?

更新8:

念與唸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更新9:

在未知的將來...總有那麼一天... 彼此不在開口碎碎念...您也會了解我要表達的內容... 到那時侯的您就會知道...這念力大到無遠弗屆無所不用其極...。

更新10:

雖然一切過程只是一個影子在動作 要知道能了解的還是那影子的主人

更新11:

念.影子... 心.影子的主人...

更新12:

除了自己...汝認同誰?

更新13:

...廣告回答的例外...

更新14:

念來念去 這念還是 大家的 只是當下 各自為... 最佳解答 又能如何 念問題 丟給那個 票選吧...

回答 (25)

2013-07-09 9:45 am
✔ 最佳答案
嗯.... 有趣一點好了 ! ^_^

請題主想像自己是小沙彌... 小沙彌問師父..

小沙彌 : 師父..:「念」源於何處? 「意念」「想念」當如何解?

師父不作聲, 使力地用手指對著小沙彌的頭..彈了下去 !

小沙彌 : 唉呦.. 好痛 ! 師父.. 你幹什麼啦 ?

師父笑答: 現在你知道了吧 ?!

小沙彌: ..........

題主知道了嗎?! ^_^

善哉~ 合十有禮 ..

2013-07-09 02:58:51 補充:
小沙彌 : 唉呦.. 好痛 ! ( 念.. 從頭痛來 , 想來..! )

師父.. 你幹什麼啦 ? (「意念」「想念」從想幹什麼?而來..)

合十..趣解 ^_^

2013-07-10 01:29:55 補充:
其實文字題主很清楚答案.. ^_^

差別在於學得佛法前.. 還是後的見解!

簡單說, 在前念是.. 緣的總稱; 在後..念是妄想的生與滅而已!

心與念是何種關係?
為什麼說起心動念?

這答案是一體的!

心動, 緣動! 心動, 藏識海憑息而動..!

題主的問題看似簡單.. 卻有學得佛法前後的深究問題!

這題.. 該是合上經書..捫心自問才是! ^_^

阿彌陀佛 如是~您這一念為什麼?

合十.. 領受

2013-07-11 02:14:13 補充:
要討論的是淺嘗在腦海深處那個...意圖。

**************************************************
^_^

還是東公妙義知趣呀~

噹~ 合十 ^_^
2013-07-29 6:56 am
磁場傳指令給氣場,氣場傳指令給三念,三念傳指令給覺知型態時的指令就是「念」的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zuozi62
2013-07-13 10:25 pm
念源於何處?
-----------------------------------
念 源 於 染

2013-07-14 23:04:07 補充:
在人生的旅途上
大家都會執拾一些東西
這些東西會成了大家的觀念
對事情和別人的睇法
成了大家的價值觀
這些東西本來并不是大家的
是大家在這世間執取而來
可以說是染自這世間
這是我說的染的意思
2013-07-11 12:23 pm
一:「念」源於何處?
二:「意念」「想念」當如何解?您好:另類的解讀:「念」源於何處?您現在的心!「意念」當如何解?在您心中還未成熟的心!「想念」當如何解?在您心中現在想相(像)的心!
參考: 禪清
2013-07-10 8:36 pm
自性本有的作用,見、聞、覺、知,本無住照見、照見無住,
若於照見上再立一個知見則墮於妄立之中而有所住,
因此而一念不覺、念念不覺,變成受、想、行、識。


念源於自性本有的作用,有住而動即生妄念,無住則不生不滅而不動照見。

照見非生非滅,猶如明鏡之中的顯、隱,
心如明鏡則顯隱非生滅而是照見。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3-07-10 8:26 pm
念本無來處, 念來自於念的相應
2013-07-10 8:34 am
念 源於心 業力顯化之基
意念 思為之留存
想念 腦中感覺之應
參考: 天性道
2013-07-10 8:05 am
一:「念」源於何處?
空行母

二:「意念」「想念」當如何解?
意念 ~ 思慮之念,思量一切境相,故有,正思與邪思!
想念 ~ 執著之念,不想念也想!

如是 ~ 您這一念為什麼?
呼吸!
2013-07-10 6:18 am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體、性不同層次的藴生
一是本體=無,清淨自性,因平衡,引動本體凝聚而生二=有=(一+染),於二的層次,有染的自性,因利他平衡,引動有染的本體(二)而生三(二+染),於三的層次,因利己平衡,引動再染的本體(三)而生萬物(三+染)
自性經過幾個層次的染即是意,或說靈性,本體經過幾個層次的染即是肉體,大腦也是肉體的一部份,大腦最大的功能即是記憶,一般人之行動皆依賴記憶而行,行動即是由意來引動,也可說意念=行動的決定,念=儲存記憶,想念=意念決定開啓記憶,妄念=意念不明確造成記憶錯亂
因決而有覺,因覺而有受,因受而有念,有念意又決,念源於何處?說於體吧!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受而不念,無念意清,無念無染,回歸自性
阿彌陀佛,這一念是為什麼?看看記憶是否還存在囉!


南無彌陀佛
2013-07-09 10:37 pm
一:「念」源於何處?
====================
念源於心,[心念]是也

二:「意念」「想念」當如何解?
==========================
意念乃前五識中任一識起作用,意念隨即生起
想念?心繫是也
2013-07-09 10:15 pm
問:您這一念為什麼?
答:因明而有。

問:此明是覺明嗎?不會是無明吧?
答:末學是凡夫,透過意根而明;
  此明確是覺明,但亦伴隨無明。

問:若是因明,何來法論?
答:法因緣己識而有。

問:只有識嗎,難道不想?
答:想因此題境而有,題滅則想滅;
  但識並未滅,法亦無滅。

問:如何表述這整個過程?
答:因明有念,因識有法,因境有想
  明伴無明,識伴執著,想伴妄想
  愚蠢之至,卻又無可奈何,
  只能多聽聽他論,開開慧見而已,哪能自持。

2013-07-10 09:45:07 補充:
問:心與念是何種關係?
答:是「此有故彼有」的關係。

  起心,發心都是菩提心,妄心也是由此出;
     若不起心,打雷也聽不到,還說甚麼動念。
  動念,此「念」含括此題的明、意念與想念;
     我們凡夫,是在動念以後,依經律法來修正自己;
     但聖人卻是在動念之前,就直接斷一切無明與執著妄想。
  起心與動念之間,尚一層「過失」,
     菩薩空五蘊斷六根,意念想念均無咎,但此處過失仍須修持。
     故聖人是從此處(過失)下手的。
     (五蘊未空六根未斷,研究這裡沒甚麼實際性,就止了。)

這是一個好題目,很實際幫助末學學習。(末學答的不好)
感謝我聞大德法佈施。

2013-07-10 09:45:45 補充:
此題眾菩薩攜手演繹了這個義;
  「因明有念,因識有法,因境有想」
因明,大家都是看到此題材來答題的,哪能說有過失;
因識,每個人的識見不同,故回答的論也不同;
   只要能正觀己識,過失也不大。
因境,這最麻煩,妄想之多,滅也滅不盡;
   有人取境這是問答題,是自我的練習;
   有人取境這是疑惑題,要幫題主解惑;
   有人取境這不是個問題,故否定問題的存在;
   有人取境這是題主起惡心,故開始攻擊題主;

取境!真是一個值得勤修學的地方,末學以為,還是直心取境方便。
你問、我答,別想太多,落入他人陷阱而被取笑,那跟著就一起笑笑就好!

2013-07-11 11:01:43 補充:
明知世間虛幻不實,卻還是每天斤斤計較,存一點錢、做一些活;
明知諸法畢竟是空,卻還是每天讀經論法,開一點慧、除一點垢。

放進棺材也好、活繃亂跳也好,懶的理他,完全不想左右他;
一切如幻,伸手抓不住、漁網筐不住,無功又自勞;
欣賞一下這如極光的幻影,別迷了就好。
2013-07-09 9:16 pm
很難回答,是我知見不足故也,不過還是結個緣吧,不如法處請諸 大德不吝指正;

一:「念」源於何處?

淺論:念源於無念,無念即真如,真如無性,循諸因緣(業力.願力...也是最原始的念)性起(真如依因緣起用),則五蘊生,五蘊能顯法界,法界即是五蘊.於焉報化國土成,正報(眾生)生,依報(無情)立,眾生依於法界,以六根緣六塵,則生六識.十八界立,六識影相生,則有情眾生意念.想念轉焉.意想亦是五蘊,於是又種下種種因緣果報,循環不休.
五蘊非因緣生,非無因緣生,是聖所知.非異生能測.(金光明最勝王經)

二:「意念」「想念」當如何解決?

淺論:報者傳導也,依於報身(觸媒),則能傳遞真如的種種作用,能起作用者,即是佛性.即是真如性,即是本覺.
故曰:佛即覺也,當下的覺知便是,其中並無任何思想情量,即心行處滅也
此即六祖言,不思善不思惡的當下,即是眾生的本來面目之意.(六識未介入之當下的本覺,即是佛性矣)..
如果能將六識擱在一邊,則六根應六塵的本覺即是佛性,真如是空,以空覺不二故,能現一切萬法..此即六祖言:但於轉處不留情,凡興永處那伽定之真意也.
六祖末後又補充道:汝欲知心要,但於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

接下來要如何呢?
看清了意識心的技倆後,則能不為外境所惑,不為意念所擾,即轉識成智矣.
菩提無住處,智慧心即是,既不為外境所惑,則念念覺知,即是智用,即是佛用.
故六祖言: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法可得建立,皆是本心生種種法.

恐不合聖意 末學懺悔 合十

2013-07-09 19:57:21 補充:
意見者: 如是我聞&文
照這樣的距離有機會全疊打說...只可惜它...見高不見遠...落在原地。

早知 大德出題,只是跟大眾結緣
距離.機會.全疊打者,表空間相.時間相.妄想心.

倘二邊.三際斷,會如何呢?........猶在本處

2013-07-11 08:43:23 補充:
意見者: 如是我聞&文 ( 實習生 5 級 )
..嗯!我還是無法突破...將心放進棺材中.....的瓶頸

哈.哈,是死心道人也.讚.讚.讚.
禪師問學人:
見性前如何?學人曰:如喪考妣.
再問.見性後如何?學人曰:如喪考妣.

哈.真是...明明不值一文錢,卻當萬黄金賣.

2013-07-16 22:03:25 補充:
意見者: 如是我聞&文
人生有如在上厠所---來匆匆---去沖沖---拉一下什麼都沒了

如果真是如此,那倒好辦,問題是 大德自己也不信,不是?
既然太累,就入涅槃去吧,雖然也是化城,但那裡,可能可以休息到彌勒佛降世,才會再出世.

方法:黄檗禪師云:行者於捨報時,若能保持覺性清淨,所有境界現前,都了知是夢幻空花,那裡也不去,就有機會契入無生法界.

理論:六祖云:般若無住處,智慧心即是,利用清楚覺知的念,即可選擇來生的去處.(跟淨土法門的臨命終時,一心不亂.是同樣的道理,只是選擇去處不同,一個信願去西方,一個是什麼地方都不去罷了)

2013-07-17 09:28:37 補充:
對了,忘了捨報時再入涅槃城,對現世人生,對治種種煩惱的牽纏,意義不大.
還有一種在醒位上的涅槃,叫有餘依涅槃,可以試試.
因為了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什麼也改變不了,只能隨順,所以死心,所以心死.內心止息,即名寂靜涅槃.
可是,真是如此,內心己經止息,理應無欲無求,只是隨緣消舊業,但莫造新秧而已,如此的境界,即是有餘涅槃,何以還起念要如何若何呢?
原因無他,說死心,說心死,其實尚未死透,內心還是不自在,還未真正達到無求的境界.
無求即無目標,無欲則足,何有他求?

2013-07-17 12:15:03 補充:
..嗯!我還是無法突破...將心放進棺材中.....的瓶頸

大德已將心放進棺材中,但....你忘了蓋上棺材板了,還是已蓋上棺材板,而四支五寸釘不肯釘牢?

2013-07-17 20:05:14 補充:
早即強烈感受到 大德對生命的無可奈何,想到累世更是無可奈何.
但未來世不可知,思之何益?倘因果是實,則我輩此生隨緣行善,不結惡緣.不捨小善,不傷物命,不懷惡念,不造惡因....便是.
我曾灰心喪志多年,感於生命之乏味故也.
現在雖不是積極入世,卻也隨遇而安,每日覺照著自己的情緒念頭,務使這頭水牯牛,不再壞人秧苗便是.
即便現在已能時時覺照念波的來來去去,不是太逆境的話,也能轉念,但累劫煩惱餘習,還是揮之不去,長養之路尚遙.加油囉.
2013-07-09 7:37 pm
Kisc師兄說「八識無性, 如來藏有性。」可是《深密解脫經》佛云:「彼識名阿陀那識…亦名阿黎耶識…依彼能生六種識,所謂眼耳…。」、《入楞伽經》佛云:「阿黎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故知第八識即如來藏、阿賴耶識,所說「八識無性, 如來藏有性。」乃自相衝突。【我說一切法 皆是藉緣生 是名近勝義】佛開示說,一切法都是第八識如來藏藉種種緣而出生,因為是因緣所生法,故稱「無性」;這才是「無性」的真義。至於「眼不見色,意不知法」是因眼根、意根都是法生起的「藉緣」之故,要有根塵等為緣,才能由第八識來藏生起眼識、意識。是故,佛法要依止真善知識修學,才有機會通達經文,了知其義。
2013-07-09 7:32 pm
「念」源於有反應的根處。

「意念」用『觀』解;「想念」用『記』解。
2013-07-09 6:16 pm
個人愚見如下

先要定義什麼是「念」?

參考佛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念」定義如下
1.於所對之境記憶不忘也。心所(心之作用)之名,即對所緣之事明白記憶而不令忘失之精神作用。又作憶。
2.深思其事也。
3.心之發動,遷流於三世,謂之念。
4.通「唸」。
5.行五法之一。即念世間為欺誑不實者,毋須眷戀;而知珍視禪定、智慧等之修行。
6.菩薩位次之名,即十信位中之第二位。
7.時間單位名稱。

那麼,請問題主所稱「念」是指什麼?
2013-07-09 5:40 pm
念並沒有來處.亦無去處.只有當下的因緣和合.
2013-07-09 5:20 pm
金剛三昧經

佛言。
一切心行 不過無相 體寂無生。
可有諸識 亦復如是。
何以故。
眼.眼觸 悉皆空寂。
識亦空寂 。
無有 動不動相。
內無三受。三受寂滅。

耳.鼻.舌.身.心.意 意識 及以 末那.阿梨耶識 亦復如是。
皆亦不生 寂滅之心 及 無生心。---------------(八識無性 如來藏有性)

大乘破有論 龍樹菩薩

眼不見色 乃至 意不知法 ----------------------(六根無性)
若如是知 是為智者 即能通達 第一義諦
如是乃名 最上真實。


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我說諸世間 以眼見於色 皆由邪計想 是名為俗諦
我說一切法 皆是藉緣生 是名近勝義

智者當觀察
眼不見於色 意亦不知法 是名勝義諦 ----------(六根無性)
愚者不能知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

一切凡夫無明覆  常為四倒所圍繞
於無法中作法想  於無物中作物想
以是因緣名顛倒  如是之人行邪道

若有說言眼見色  乃至意能知諸法---------------(說六根有性 是邪人)
如是之人行顛倒  流轉生死無量劫

一:「念」源於何處?佛性起念
二:「意念」「想念」當如何解?也是佛性起念
三:阿彌陀佛 如是~您這一念為什麼?
念佛就是 覺佛性之法 不是想著佛

2013-07-09 12:58:12 補充:
to aa

深密解脫經卷第一

廣慧。
若菩薩
不見內外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

能如實知。
不見阿梨耶。不見阿梨耶識 ---------(阿梨耶識無性 如來藏有性)

不戲論心。
不見眼。不見色。不見眼識。
不見耳。不見聲。不見耳識。
不見鼻。不見香。不見鼻識。
不見舌。不見味。不見舌識。
不見身。不見觸。不見身識。

廣慧。
菩薩 不見內外意。不見內外法。不見內外意識。能如實知。... (意識無性)

廣慧。
我說如是 諸菩薩等 善知第一義。

2013-07-09 12:58:30 補充:
入楞伽經 卷第七

大慧。
如來藏識 不在 阿梨耶識中。

是故
七種識 有生有滅。
如來藏識 不生不滅。
何以故。
彼七種識 依 諸境界念觀 而生。

此七識境界 一切聲聞辟支佛 外道修行者 不能覺知。
不如實知 人無我故。
以取 同相別相法故。
以見 陰界入法等故。



所以學成顛倒 說六根自己動 如來藏不會動 這是真正的大邪法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
若有說言眼見色  乃至意能知諸法---------------(說六根有性 是邪人)
如是之人行顛倒  流轉生死無量劫
2013-07-09 4:28 pm
「念」源於何處?
-----
探討「念」源於何處是沒什麼意義的事

就像探討我與內人生小孩,父母生我,祖父母生父,曾祖父母生祖父……一直探討到最後,只是一直往前推想,變成只是哲理,不能解決世間種種問題、困難及痛苦。

佛陀並無要我們去推想過去如何如何,也無要我們去聯想未來如何如何,當然也不會要我們去猜想「念」源於何處?

但佛陀跟我們說出世間的真相,就是版主所問的這個「念」→是因緣生,不管是「念」「意念」「想念」,一切念、一切意、一切想,通通都是因緣生,緣生法則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2013-07-09 08:28:55 補充:
如是~您這一念為什麼?
-----
有為什麼也是無常
不為什麼也是無常

覺見一念、甚至一切念皆是緣生、敗壞法、破散法、滅盡、無常法。

如實正見「緣生法無常、苦、非我我所」

如是能如實知「應當於緣生、無常諸法→依離貪、依滅盡、向於捨」

這就是佛陀教說的正道,遠離、滅除世間苦惱之正道。

2013-07-09 10:25:55 補充:
如實正觀世間【念】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
如實正觀世間【念】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
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2013-07-09 3:03 pm
念源於腦神經細胞突觸放電

意念帶有目的

想念帶有執著

不夠精嚴確實之處請包涵 抱歉之至
2013-07-09 2:32 pm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禪宗公案之亂按
"佛如果規定打麻將不能胡牌 那誰還要打麻將?"



2013-07-09 06:46:38 補充:
所以說眾生是佛 才會自訂規則 只是運用錯誤而已

2013-07-10 10:14:26 補充:
何以解:念源於何處?
當然是佛性在運作

2013-07-10 10:17:11 補充:
小學時被老師打用藤條打 好痛! 心存報復
念從痛來對否?
2013-07-09 1:39 pm
「念」源於何處?
源於<欲>.

「意念」「想念」當如何解?
欲纒身如水流不斷.
2013-07-09 10:09 am
我怎麼覺得我越來越像喬治索羅斯旗下的對沖基金>>>>>量子基金

2013-07-09 02:16:02 補充:
誰來都無法敵擋那些透過金融市場
衍生出去數也數不清百萬億兆,每天都在繁殖的意念啦............

尤其是在科技越來越進步的情況下,金融業像加了汽油勇猛的推進最後一片純樸的淨土(大中華)。

這已經能媲美宇宙膨脹的星球數目的衍生意念...............

早作對沖基金準備,以免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2013-07-09 02:17:02 補充:
諾亞方舟要打造.........神龍架要架好......三星堆又堆好。

2013-07-09 11:28:15 補充:
要討論的是淺嘗在腦海深處那個...意圖。

屬於空間背景圖的一種,不是物質色法。

2013-07-10 13:16:35 補充:
漸鈍
見頓

的方式確實直指明心.........

直到達摩(魔).無處可逃或完美無缺

方能覺悟......

2013-07-10 13:17:49 補充:
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有上上根.能跟得住.....能忍住....能不砸想..催念...搗蛋.

2013-07-10 13:18:37 補充:
尤其是在這個從小就學習各種知識化的習慣教法...........

2013-07-10 13:24:13 補充:
所以才說落土時(石/十)定八分命,二分只能靠覺悟。

2013-07-11 01:07:19 補充:
這麼說好了!
一心生起為本念自私(以他人的樂趣來滿足自己的私慾也算),沖
二心生起為利益他人(,偷雞不著蝕把米,為他人作嫁也算),沖
三心生起為和諧(為了安於現狀,苟且偷安,尋求妥協也算),沖

此為兔三徑也!三心不可得也!!卻愈要得知(欲要得之)..............


這就是完美的基礎結構....開始塑造人格取向。

?:?:?

999純金唷!!連金子都沒了>>>究竟涅槃。

2013-07-11 01:08:52 補充:
佛法就是專門對治這種自然狀態.......這才是智慧生命體的發展....

不是原生態的自然淘汰論。

2013-07-11 01:20:43 補充:
所以才有金銀銅之說...........

2013-07-11 01:25:49 補充:
《彌勒下生經》原文:「所謂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典兵寶、守藏之寶,是謂七寶。」七種寶的名稱已經寫得很清楚了。

2013-07-11 01:31:08 補充:
越扯越淡了..........。
2013-07-09 8:17 am
萬般思緒皆是妄想,千思萬縷皆成無明;念念生生,莫非於心意識,此識熱熾,海市蜃樓由此生發。

須知山河大地由此生起 ,一念創造你的世界...............想念

無論如何也不想更改想法就是意念
2013-07-09 8:15 am
照這樣的距離有機會全疊打說...只可惜它...見高不見遠...落在原地。

2013-07-09 02:46:02 補充:
喂!上面大相公的...我能說你的意見不在思念嗎?

2013-07-10 22:57:00 補充:
有時安於現相的較難以突破心理障礙...

2013-07-11 01:17:50 補充:
嗯!我還是無法突破...將心放進棺材中.....的瓶頸

2013-07-11 01:43:19 補充:
..............有沒有有沒有有沒有有沒有有沒有................


就算沒有終點站
至少也有休息站
我想我己經累了
回家是我唯一的

.........心願.........





。。。白金。。。

2013-07-14 18:54:50 補充:
白天 黑夜 染 何染?染 什麼?

2013-07-15 22:50:11 補充:
人生有如在上測所---來匆匆---去沖沖---拉一下什麼都沒了

2013-07-17 19:22:31 補充:
人生何解?就目前而言我文是說人的一生...

此生如何?
累世如何?

結果帶不走為什麼要強求?
因該帶走的卻偏要留下來?

2013-07-17 20:13:21 補充:
同是天涯淪落人 ~知足常樂~
相逢何必曾相識 ~隨緣自在~
2013-07-09 7:55 am
無始無明~~~佛曰。

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收錄日期: 2021-04-16 23:35: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708000010KK0534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