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至時期台灣人對辮髮的感受

2013-07-07 10:42 pm
題目:
當時的鹿港人洪棄生曾說:"要我們穿戴跟日本人一樣的衣服, 還要剪短頭髮, 有些人喜歡這樣一夕之間改變的新氣象, 但他們哪裡會知道, 這讓我們感到沒有顏面, 叫我們如何去做這樣的事情"

問題: 想一想, 為什麼洪棄生認為斷髮會"讓我們感到沒有顏面"?






---我---是---可---愛---的---分---隔---線---owo---

恩好的就請大家幫幫忙, 回答一下上面的問題八~~ 甘溫~~

回答 (2)

2013-07-08 1:33 am
✔ 最佳答案
為什麼洪棄生認為斷髮會"讓我們感到沒有顏面"? 說起來這應該從清朝說起。

當年滿人入主中原,取代明室後,下達薙髮令,限期剔頭,改留辮髮,不可束髮。

對於當時的人來說束髮是漢人的象徵,許多漢人不從薙髮令,所以堅持髮在人在,髮亡人亡。然而清廷對於「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原則不打折,經過幾次流血衝突,多數百姓還是屈從了。

就這樣,所謂的「豬尾巴」髮式統一中國。一年又一年,清王朝本土化有成,漢人隨滿人留了兩百多年辮髮,久而久之也習慣了。 移民到台灣的漢人,同樣也留著辮髮,反而覺得這樣很正常。

髮型只是個意識型態的精神象徵,洪棄生的想法就和滿清入關時的漢人一樣,只不過當年漢人認為束髮是漢人的象徵,而經過數百年後,漢人習慣「豬尾巴」髮型,面對佔領台灣的日本人,反而認為留辮子是漢人的象徵,說起來這和儒家所說的「夷夏之防」有關。

「夷夏之防」的理論,是因為周朝同時的華夏(漢族)的周王朝最大的威脅為戎狄(異族),西周便亡於以犬戎族為主的西部民族。這對華夏民族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隨著漢族與其他諸族矛盾、衝突的日益激化,夷夏之防的理論便應運而生。孔子作《春秋》,提出「內諸夏,而外夷狄」的觀點,以夷夏之防理論作為儒家具體的政治主張,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並影響中國士人階層深遠。

「夷夏之防」理論在中國的不同歷史時期起著不同的作用。當華夏民族受到異族侵略時,夷夏之防思想很容便激起了讀書人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思想,推動他們積極地進行武力上,文化上反抗異族統治的爭戰,捍衛華夏文明。

如果不是在異族統治的特殊境遇下,洪棄生不必然執著於傳統儒家教化,洪棄生對於清廷割地棄臺有深刻沈痛的感受,在洪棄生心目中,清朝是中國番,日本是外國番,同樣是番,好歹清廷是中國番。相對於日本異族,清廷是母國。所以他留著辮髮,在精神上抗日。這對他來說有精神上的意義,所以斷髮對他而言才會如此的悲痛。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2013-07-08 1:35 am
這證實了老一輩的人們其實是因循舊習的. 其實不光是台灣, 中國本土在民初時期, 老一輩的男性對於剪去辮子, 改留西式髮型, 女性對於不再纏足, 比較傳統的人家是有很大的抗拒感的

他們認為剪辮改留短髮, 中國人不像中國人, 反而變得像西方人或是日本人了. 當時的中國人仍有天國上朝自居的心理, 對於要將自己的形象改變成跟日本人或是西方人一樣, 是很不適應的. 特別是越傳統的人家, 官宦子弟, 或是家中有中過科舉的, 更是極為排斥.

這點在台灣不過是更早於民國就體會到. 所幸當時日本由於剛接收台灣, 加上接收時期遭遇的抵抗遠超預期, 日本並不想用類似清初" 不留辮不留頭"的法令來強制變更, 改以較溫和的宣導方式, 述說留辮是落伍的, 來驅使人們願意改髮型. 這點在日後的民國, 幾乎是用了相同的政策

而女性不再纏足, 則是在過去只有中等以上家庭的小姐才會纏足, 不纏足的女性是家裡比較沒錢的, 這是因為女性一旦纏足, 基本上就無法幫助家裡工作(因為不好走路, 也不太能出力).

不過, 對照到清初的剃髮易服政策, 總讓人有昨是今非之感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44: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707000010KK0177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