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早把陣形放入戰爭中的國家與人物

2013-07-05 7:36 am
歷史上最早把陣形放入戰爭中的國家與人物?





更新1:

再請教 有沒有實際運用的戰爭的記錄呢

更新2:

再請教 意見欄的尉繚子兵法 不知兩位有研究嗎 可以請兩位發表一下意見 謝謝^^

更新3:

兩位的看法各擅勝場 小弟目前很難結案喔 如果兩位同學都沒有意見要補充的話 那我就準備交付投票嚕

更新4:

對不起 偶還是選不出來 開放投票嚕

回答 (5)

2013-07-05 8:56 pm
✔ 最佳答案
哇~開版大大這個問題是大哉問@@

老實說,先有隊形再有陣形
但是有時隊形也可以當成陣形

不知道開版大大是問像是魚鱗陣、雁型陣嗎?
像是無語森拍的赤壁,裡面梁朝偉練兵的雁型陣,根本不是陣形,而是隊形,事實上也不會有那種隊形。
像是陣形,日本關之原合戰,關西軍各個不同大名,位列各不同位置,集體形成巨大的鶴翼陣。

若要問隊形、陣形的演變,其實就是一部人類戰爭生存進化史
上古時候,人都是互相單獨亂殺
偶然間,兩人互助輕易殺了敵人,發現兩個團結比一個重要
又在敵人四面進攻時,防守的一方逐漸被迫逼在一起互助,反而零散的進攻敵人,會同時會被好幾個防守的人攻擊。
發現團結在一起,可以輕易以寡擊眾。更可以互相互補輪戰。
此時,人類對於戰鬥的隊形概念建立,開始出現在敵我雙方對戰。

爾後人類愈來愈多,從幾時幾百人,順爆成數千上萬人。
為了指揮與運動,由每個基本方隊,連成一長條平行陣形。有時正面比較長的一方,就很容易繞到對方側面攻擊。

為了彌補一字陣的缺點,進一步衍生出雁型陣,來破一字陣
也就是雁型陣就像一個箭頭一樣,衝向一字陣的時候,一字陣就有可能被迫兩邊部隊要移動,去貼向雁型陣左右兩面接戰

這種形成了雁型陣內部,左右兩邊接戰的部隊,可以在極點的距離內互相運動支援。
而外部的敵人,被雁型陣切割下,左顧不到右、右也救不了左
一字被切割兩半,此時一邊潰敗,也足以讓另一邊驚散亦容易潰敗

以上就是人類在戰鬥中不斷地以生存為優勢條件下,不斷進化戰術,進化陣形。
當然,不論是啥陣,還是回歸岳飛的一句話,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報告開版大大,偶不是來回答大大問題,只是嘴巴癢癢的,想說一下,若寫在發言處,粉麻煩切成多個,意思也切斷。
所以偶寫在這裡@@

也可以偷偷賺點巴幣@@
呵呵

2013-07-11 10:52:07 補充:
報告開版大大,西方是可以找到相關資料
但是中國就很難了
中國自古典籍對戰爭都是含糊帶過,不會精細記載,沒有像凱薩那種【高盧戰記】那種書,描述戰爭征伐過程與戰鬥細節與過程。
所以,現代人對羅馬2000年前的作戰方式、裝備、兵陣瞭如指掌
中國對兵事,只有輕描淡寫一筆帶過,鮮少戰爭紀錄
即使看到兵陣資料,也非常難懂。
所以兵馬俑出土,才讓後人知道大概是啥回事。

兵事方面的資料,只有宋朝還能窺探些,先秦早期幾乎沒有,要怪項羽把書都燒了@@
呵呵
2013-07-13 9:57 am
秦始皇的尉繚子兵法不算嗎?
雖尉見不對勁 落跑了
可是尉子兵法的軍隊編法 正是出土兵馬俑的陣形...雖是非戰狀態...
2013-07-06 11:43 pm
在中國的戰國時期

都有不同的佈陣

時間應該比古希臘早吧
2013-07-06 4:52 pm
最早的集團軍事戰陣記錄,似乎是源於幼發拉底河的蘇美人的說。在一塊紀元前二九○○年的蘇美人紀念碑碎片上,就描繪著,蘇美人採用縱深六個人的方陣隊形,戰士以矛和弓為武器,並且攜戴著皮盔和正方型防盾來武裝的說。

2013-07-11 23:15:41 補充:
很抱歉,我手上沒有這類的詳細資料的說。想要上古時代的詳實的文字記錄,我想這頗為困難的說。而且那已經是考古學的領域了。

2013-07-15 19:56:51 補充:
書,我倒是沒看過,不過卻有一些相關的評論資料的說。

〈尉繚子〉的來歷,向來都是模糊不清,只可以大概推定是戰國末年的作品的說。而且,它的戰爭理論又是兼俱綜合各家學說,僅管其中確有若干精華,卻又略嫌雜亂無章,缺乏有系統的文理邏輯的說。其中思想,例如:重人智,反迷信,是正統兵家的堅持;戰術守城之法,有墨家的影子;兵者禁暴不義也,有儒家仁義的味道;重刑連坐、農戰思想,又是法家的特色;強調文事武備兼合,和吳子的理論很接近;重視權謀、料敵,強調道勝、威勝、力勝,也是出自於孫子的觀念的說。

2013-07-15 19:57:04 補充:
總的來說,〈尉繚子〉雖然是正統兵家,而且也是一本頗大的書,其內容範圍也相當廣泛,兼有大戰略和小戰術之論,可是大部份所論,卻又還是層次較低的問題的說。
2013-07-06 3:56 am
方陣從古希臘時代就有了


收錄日期: 2021-05-04 01:12:0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704000015KK0570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