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這大概可以要從宗教為什麼和世俗政權掛勾開始說起
自從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克洛維皈依基督教之後
宗教力量開始介入政治
克洛維可以說是首開先例第一個蠻族的國王皈依基督教的
法蘭克王國後期
宮相丕平平定了了義大利倫巴底人的叛亂
把倫巴底人領土的了一部分給了教宗作為領地
當時的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最後一任君主不理政事
朝政由丕平把持
丕平廢了墨洛溫王朝最後一任君主
自己即位,並接受了教宗的加冕
成為加洛林王朝第一為君主
丕平這個接受教宗加冕的舉動
開啟了「君權」和「神權」的紛爭
顯示了世俗政權需要經過「神權」的認可
而丕平的獻禮--教宗領地又是「君權」所給予「神權」
又顯示了世俗政權高於神權的象徵
查理曼帝國繼承了法蘭克王國
漸漸的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力量
於是當時的教宗
便希望歐洲能夠有一個夠強的力量
承襲羅馬帝國的傳統統一歐洲
於是便給予了查理曼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
神聖羅馬帝國的開創者鄂圖一世
也是接受教宗的加冕
在中古時期
教宗擁有很大的權力
因為在當時教宗被認為是「神權」的象徵
世俗政權只是在俗世的一種地位而已
想要得到永生
必須仰賴「神權」的人間代表,也就是教宗得到認可才行
因此,在中古時期一直到近代
教宗所代表的「神權」地位一直都高於「君權」
但是在英法百年戰爭之後
各民族國家開始收回宗教權
表面上雖然尊重「神權」
但實際上君權已經開始高於一切
這樣的情形到了宗教改革之後更是明顯
教宗的腐敗也加速了這樣的情形發生
可以說是在宗教改革之後
神權在歐洲才丟掉了數百年凌駕於世俗政權之上的地位
在大部分的宗教戰爭之中
宗教大多只是一個對抗的理由
西方歷史上,鮮有單純因為宗教對抗而挑起的戰火
唯一比較接近的,是胡斯戰爭和茲文立戰爭
但是胡斯戰爭中那些後來參戰的大國,都只是打著宗教的名義而加入戰爭
在西方歷史上的主要宗教-基督教之中
又分為三大派別:新教、舊教(天主教)、東正教
新教和舊教是政教分離,東正教是政教合一
東正教比較不容易因為神權和君權的爭奪而開戰
反而是政教分離的西歐常常因為宗教問題而大打出手
原因經常都是因為兩相爭奪權力所造成
所以基本上這題
比較要用舉例的方式來證明
因為大多數戰爭爆發的原因
主要都是政治問題
所以我舉最有名的宗教戰爭「三十年戰爭」當作例子好了:
一開始是因為「布拉格仍出窗戶事件」引起,事主神聖羅馬帝國面對波希米亞的反叛自然是暴跳如雷,準備好軍隊要來對付布拉格這群反叛的新教徒,兩邊大打出手,互有勝負。但是沒想到神聖羅馬帝國竟然輸給了新教徒聯軍,還被人家給打到了首都維也納,一氣之下只好先簽訂合約,蓄積力量之後再圖反攻。反攻的結果是天主教同盟在西班牙的支援下贏了,新教徒的反叛失敗。這是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是歐洲各國發現神聖羅馬帝國開始想要獨霸歐洲,於是非常的擔心。各個信奉新教的國家也是擔心受怕,害怕哪天會不會因為宗教的關係被屠城滅族。信奉新教的丹麥首先發難,在英、荷、法的支持下出兵。打了好幾場架之後,有三個大咖撐腰的丹麥贏了,神聖羅馬帝國的擴張結束了。
第三階段輪到瑞典出兵攻打神聖羅馬帝國了。三十年戰爭最有名的部份就是在這段時間裡頭發生的。這階段也是互有勝負,但最後神聖羅馬帝國贏了,瑞典撤軍回國。
第四階段法國和瑞典聯手出兵神聖羅馬帝國。注意喔,瑞典是新教國家,法國可是標準的死硬派天主教呢。在法軍的幫助下瑞典節節勝利,沒想到瑞典的鄰國丹麥眼紅了,竟然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幫助神聖羅馬帝國打瑞典。但是經過上次教訓的瑞典軍越來越強,就在法國的幫助下打敗了所有敵人,結束了三十年戰爭。
一開始,真的是因為宗教問題。但從第二階段開始,就是因為各國爭奪歐洲霸權所展開的戰爭了。
我們不能排除真的有純粹因為宗教因素發起的戰爭,但是大部分的戰爭,都只是政治的延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