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韓馥於東漢末年原為御史中丞,後為董卓舉薦為冀州牧。當時韓馥手下,皆非泛泛之輩,除了大將麴義、張郃,謀士有荀諶、田豐、辛評、沮授、審配、李歷、郭圖等,另有武將潘鳳、趙涪、程渙、趙浮、耿武、閔純....。在三國的初期來說,算的上是人才濟濟。以下我們就來談談其中幾個人物:
提起麴義,很多人會認為只是演義裡被趙雲一槍挑死的三流將領。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麴義出身與關外的涼州。因為長期與塞外的羌族作戰,他所統帥的部隊擁有極其強大的戰鬥力,由於羌族以騎兵為主力(馬超的西涼鐵騎中就有很多是羌族的騎兵),所以麴義的部隊特別在對抗騎兵作戰上有相當豐富的實戰經驗。而他一生也分別與三國時期最強的兩隻騎兵軍團—西涼鐵騎、白馬義從,進行過激烈的戰鬥,可以說是三國初期最擅長於對抗騎兵的名將!
荀諶為荀彧四兄。據說其智謀不下荀彧,荀攸。只不過在官渡之戰時,荀家倆邊下注,荀彧,荀攸助曹操,荀諶助袁紹。最後袁紹敗了,荀諶為明哲保身而退隱。
其他如田豐、辛評、沮授、審配、張郃等,無論得不得志,都在之後三國歷史有一席之地。
不過特別要提到潘鳳此人,本為演義中的虛構人物,演義中相關段落:
忽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紹曰:「誰敢去戰?」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願往。」紹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
演義中關於潘鳳的描述只有這寥寥數語,但因為韓馥所說的這句:「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一時之間潘鳳成了網路上三國最紅的武將,甚至還有“關東潘鳳,關西呂布”的形容。
回到正題,東漢末年劉氏政權勢衰,各地群雄割據,而韓馥當時為冀州牧,也就是冀州的最高行政長官,以當時的情形來說州牧上任後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可以算是半獨立的狀態。冀州是河北的中心,也是河北最富庶的地方,民人殷盛,兵糧優足,當然也是河北諸侯的必爭之地。以當時韓馥為一方之霸的情形下,就如同當時的荊州牧劉表與益州牧劉焉的情形一樣,也無怪手下人材濟濟了。
以當時韓馥和當時其他群雄相比,應該算是贏在起跑點上,但韓馥為一州之主,性格卻一向怯懦,這在戰亂年代,這就要人老命了;自己不行就算了,更要人老命的是韓馥這個人耳根子軟、心眼小。謀士田豐、審配,因為為人、行事一直都很正派,反而被韓馥棄而不用。況且他一堆手下都跳槽袁紹,該用的不用,不該信的卻相信,可見他毫無識人之明。
且韓馥在討伐董卓之戰中負責供應軍糧補給,卻因為見到各地豪傑多擁戴袁紹,心生嫉妒,暗地裡減少對袁紹的軍糧供應,與袁紹結下樑子。
後來就出現了著名的“三不如”論。袁紹派出逢紀與韓馥的謀士荀諶、郭圖,幾個一起去恐嚇韓馥。韓馥真的是不愧為蠢才,中了他們的假道伐虢之計,拱手將地盤讓給袁紹。
後來韓馥投奔陳留郡長張邈,有一天,袁紹派出使節求見張邈,因商討機密之事,使者附在張邈耳邊,低著聲音說話,韓馥正好在座,於是認為將要對自己下手,韓馥快步走到廁所,用刻字的刀子自己抹自己的脖子,弄得廁所血水橫流,死得慘不忍睹!
最初韓馥以為自己堅決辭讓州長高位,能夠保全身家性命,可他卻不知,身逢亂世,只有使自己足夠強大,才是保命自己的身家性命唯一之法。自己不夠聰明不要緊,關鍵的是要學會使用人才,讓他們能夠各司其職;其次是分清主次;最後,要能夠當機立斷,尤其是在急難險重關頭,更要有決斷之心,切不可猶豫再三,否則,戰機稍縱即逝,而時機已過以後就不會再來,徒留下悔恨而已!又何止悔恨!最後的下場就是慘烈的死去,身首異地!
韓馥的失敗很容易讓人聯想劉璋的失敗,但是前者不同於後者:劉璋中途也進行了反抗,最後只是因不想讓百姓受苦才投降。為了百姓而投降是讓人看得起的,相反,韓馥卻有能力戰,卻要屈膝於別人帳下,這種人是被人看不起的。韓馥懦弱無能卻身居高位,這在亂世中反而是種悲哀,最後死在廁所裡只能說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怨不得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