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馥的部下大多是能人,為什麼他會敗給袁紹

2013-07-02 2:30 am
三國時期其中一個割據的州牧韓馥

有不少曹操或者袁紹的手下

都曾當過韓馥的手下

有很多名士都自願加入

但他後來被袁紹收了

我的問題

韓馥的手下有誰有名的

為什麼他會被袁紹收了

為什麼他會有這樣多的著名手下
更新1:

再問一個 韓馥的性格如何

更新2:

其實我問的問題都有可能和韓馥失敗有關 回答了這些問題就能說明了韓馥失敗在那

回答 (7)

2013-07-03 7:43 am
✔ 最佳答案
韓馥於東漢末年原為御史中丞,後為董卓舉薦為冀州牧。當時韓馥手下,皆非泛泛之輩,除了大將麴義、張郃,謀士有荀諶、田豐、辛評、沮授、審配、李歷、郭圖等,另有武將潘鳳、趙涪、程渙、趙浮、耿武、閔純....。在三國的初期來說,算的上是人才濟濟。以下我們就來談談其中幾個人物:

提起麴義,很多人會認為只是演義裡被趙雲一槍挑死的三流將領。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麴義出身與關外的涼州。因為長期與塞外的羌族作戰,他所統帥的部隊擁有極其強大的戰鬥力,由於羌族以騎兵為主力(馬超的西涼鐵騎中就有很多是羌族的騎兵),所以麴義的部隊特別在對抗騎兵作戰上有相當豐富的實戰經驗。而他一生也分別與三國時期最強的兩隻騎兵軍團—西涼鐵騎、白馬義從,進行過激烈的戰鬥,可以說是三國初期最擅長於對抗騎兵的名將!

荀諶為荀彧四兄。據說其智謀不下荀彧,荀攸。只不過在官渡之戰時,荀家倆邊下注,荀彧,荀攸助曹操,荀諶助袁紹。最後袁紹敗了,荀諶為明哲保身而退隱。

其他如田豐、辛評、沮授、審配、張郃等,無論得不得志,都在之後三國歷史有一席之地。

不過特別要提到潘鳳此人,本為演義中的虛構人物,演義中相關段落:

  忽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紹曰:「誰敢去戰?」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願往。」紹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

演義中關於潘鳳的描述只有這寥寥數語,但因為韓馥所說的這句:「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一時之間潘鳳成了網路上三國最紅的武將,甚至還有“關東潘鳳,關西呂布”的形容。

回到正題,東漢末年劉氏政權勢衰,各地群雄割據,而韓馥當時為冀州牧,也就是冀州的最高行政長官,以當時的情形來說州牧上任後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可以算是半獨立的狀態。冀州是河北的中心,也是河北最富庶的地方,民人殷盛,兵糧優足,當然也是河北諸侯的必爭之地。以當時韓馥為一方之霸的情形下,就如同當時的荊州牧劉表與益州牧劉焉的情形一樣,也無怪手下人材濟濟了。

以當時韓馥和當時其他群雄相比,應該算是贏在起跑點上,但韓馥為一州之主,性格卻一向怯懦,這在戰亂年代,這就要人老命了;自己不行就算了,更要人老命的是韓馥這個人耳根子軟、心眼小。謀士田豐、審配,因為為人、行事一直都很正派,反而被韓馥棄而不用。況且他一堆手下都跳槽袁紹,該用的不用,不該信的卻相信,可見他毫無識人之明。

且韓馥在討伐董卓之戰中負責供應軍糧補給,卻因為見到各地豪傑多擁戴袁紹,心生嫉妒,暗地裡減少對袁紹的軍糧供應,與袁紹結下樑子。

後來就出現了著名的“三不如”論。袁紹派出逢紀與韓馥的謀士荀諶、郭圖,幾個一起去恐嚇韓馥。韓馥真的是不愧為蠢才,中了他們的假道伐虢之計,拱手將地盤讓給袁紹。

後來韓馥投奔陳留郡長張邈,有一天,袁紹派出使節求見張邈,因商討機密之事,使者附在張邈耳邊,低著聲音說話,韓馥正好在座,於是認為將要對自己下手,韓馥快步走到廁所,用刻字的刀子自己抹自己的脖子,弄得廁所血水橫流,死得慘不忍睹!

最初韓馥以為自己堅決辭讓州長高位,能夠保全身家性命,可他卻不知,身逢亂世,只有使自己足夠強大,才是保命自己的身家性命唯一之法。自己不夠聰明不要緊,關鍵的是要學會使用人才,讓他們能夠各司其職;其次是分清主次;最後,要能夠當機立斷,尤其是在急難險重關頭,更要有決斷之心,切不可猶豫再三,否則,戰機稍縱即逝,而時機已過以後就不會再來,徒留下悔恨而已!又何止悔恨!最後的下場就是慘烈的死去,身首異地!

韓馥的失敗很容易讓人聯想劉璋的失敗,但是前者不同於後者:劉璋中途也進行了反抗,最後只是因不想讓百姓受苦才投降。為了百姓而投降是讓人看得起的,相反,韓馥卻有能力戰,卻要屈膝於別人帳下,這種人是被人看不起的。韓馥懦弱無能卻身居高位,這在亂世中反而是種悲哀,最後死在廁所裡只能說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怨不得別人。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2014-10-28 11:38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az331.pixnet.net/blog
2014-01-17 5:04 pm
這里很不錯aaashops。com老婆很喜歡
偢农
2013-07-03 8:10 pm
版大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兩位達題大大都指出正確的答案了

題目題幹韓馥之敗 源於兩位上述主因 是共識也已形成歷史評價

而題文內容又衍生出許多細目 若細究題文回答會很冗長

不說無法一言以敝之 屆時也會難評斷 照我說 回答題幹或題文都對

韓馥屬廣義三國前期割據勢力 銜接了一部份漢末傳統官吏系統

他的手下很大部份是接收而來 他們沒什麼選擇餘地

比如我現在是某縣科長 那誰當選縣長 我自然就成了他的下屬

是以天下開始逐鹿時 整個整併的過程中 叛逃 投奔 誘降特別多

一直到了三國初具雛型時才趨穩定

我想這樣比較能理解韓馥為何手下會有如此多的人才

這兩日整理之後再將個人意見寄送至信箱
2013-07-03 6:46 am
治國並非如電玩 賞賜後忠誠度就會提高

如同現在社會公司裡 老闆在幫員工打分數 員工也在幫老闆打分數

老闆沒有一定的程度 員工該用哪隻眼睛看你呢?
2013-07-03 5:42 am
發問者的題目問的是

1韓馥的手下有誰有名的

2為什麼他會被袁紹收了

3為什麼他會有這樣多的著名手下

應該依序回覆
------------------才是有效的回答
2013-07-02 6:08 am
韓馥懦怯無謀,難幹大事,縱使有賢能也是浪費,注定被袁紹所併。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2/25/25z/25z08/25z0801.htm
興兵為國,安問袁董
東漢獻帝初年,董卓亂政,領兵進據洛陽。當時袁紹任渤海太守,聽說這個消息,便起兵打起了討伐董卓的旗號。袁紹這面大旗一舉起來,四方豪傑紛紛起來響應他,只有冀州牧韓馥害怕袁紹的實力從此發展起來,不但不響應,反而阻礙他起兵。東郡太守橋瑁假借三公的名義向各州郡發佈討董檄文,數說董卓在京城所犯的罪惡,說明天子所處的危難境地,要大家起義兵以解國難。韓馥這才答應袁紹起兵討董卓,他把下屬召集起來,問他們:「我們現在是幫助袁紹還是幫助董卓呢?」治中劉惠聽到這個問題勃然大怒,說:「我們興兵為國,安問袁、董?」但是,韓馥還是對袁紹心存疑慮,常扣發兵糧,想使袁軍離散。
http://big5.ccnt.com.cn/wisdom/strategy/huju/qiaoqu.html
 關東諸侯聯合起兵,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反對董卓專權。討卓聯軍攻佔洛陽後,各路諸侯便各打各的算盤,不僅不能同心協力,反而爭權奪利、互相兼併,以致討卓聯盟迅即瓦解,各路諸侯各自為戰,自謀發展。都不想吃虧,但又聚集一起,這種情況一定幹不成事情,不如早早退出,另想其它方法。
  當時,洛陽一帶幾乎已成廢墟,袁紹覺得在這裏已無戲可唱,便於次年率軍退屯河內(今河南武陟縣西南),觀望形勢發展。渤海郡屬冀州,因而袁紹在名義上應算冀州牧韓馥的部下,所以韓馥經常派人運送糧草接濟袁紹。誰知好心不得好報,袁紹及其部下卻暗中算計起富庶的冀州來。謀士逢紀向袁紹獻計說:"大丈夫當縱橫天下,怎能光靠人接濟為生!冀州乃錢糧廣盛之地,將軍何不取之!"
  得到袁紹贊同後,逢紀進一步具體謀劃說:"可暗中派人送信給北平太守公孫瓚,約其共攻冀州,平分其地。他必定欣然起兵攻冀州。面對公孫瓚的進攻,韓馥這樣的無謀之輩肯定會請您協助守冀州。您便可趁勢行事,冀州唾手可得。"袁紹聞言大喜,即依計送信給公孫瓚。瓚得信,即應約發兵殺奔冀州而來。袁紹卻又使人將公孫瓚發兵攻冀州的消息密報韓馥。韓馥得報後,即召集謀士荀諶、辛評二人商議對策。荀諶說:"公孫瓚率領燕、代之眾,長驅而來,銳不可當。今袁紹智謀過人,手下名將極廣,將軍可請其同治州事,就不怕公孫瓚了。"韓馥以為得計,便差別駕閔純去請袁紹。長史耿武諫曰:"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乳哺立可餓死。怎能將州權委託給他?這等於引虎入羊群啊!"忠厚的韓馥答道:"我本是袁家先世的故吏,才能又不如袁紹,讓賢是自古以來的美德,現在我決計請袁紹與我一同治理冀州,諸位不要忌妒!"耿武等人見韓馥固執己見,不聽忠告,只好嘆息而出。


收錄日期: 2021-04-20 14:01: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701000016KK0387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