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版主 吉祥 買東西要挑顏色、挑品質吃東西要挑口味、挑乾淨-----貪欲的表現貪欲之心從何而來? → 曾有過喜樂的經驗
會挑顏色、品質、口味、乾淨…都是在計畫一件事 → 實現曾有過的 → 喜樂的經驗
我們大腦的生化反應,
已經被約定去實現過往曾有過喜樂的經驗。 我要如何能做到不嫌棄?-----依止 佛陀親自教導之「因緣法、四聖諦」,實現「安頓世間、出離世間苦惱」皆能通達無礙的佛教。這是立足於世間真實──因緣生、因緣滅──的智覺,才能在務實、實際的解決現實人間的問題與苦難,這既是現實世間的真實內涵,也是解決現實人生困難的正道。同此,當依著「因緣生、因緣滅」的智見,能如實正見「緣生法無常、苦、非我我所」,如是能如實知「於緣生、無常、敗壞、苦法」,應當「離貪、滅盡、向於捨」,才是遠離、滅除世間苦惱的正道。立足「因緣生、因緣滅」的智覺,並依「緣生法、無常、苦」的正見,遠離「緣生法之貪愛、取著」的「滅苦八正道」,兩者之統貫、相應、一致,就稱為「四聖諦」。唯有立足於「因緣法、四聖諦」,人們才能在解決現實問題與苦難的當前,同時度越內在的貪欲、瞋恚、執取及苦惱,這是真正的「世間正道」,也是「出離世間苦惱之正道」。 隨緣說說,僅供參考。
2013-06-28 21:29:33 補充:
結婚挑對象、事業挑工作
-----
沒錯,一定會挑。
眾生皆會依過去的經驗(喜樂與痛苦)來擬定計畫,進而實踐計畫以便讓自己重覆實現喜樂的經驗。
好比說左右各一盤西瓜,
左邊西瓜 → 多汁又甜,吃一口 → 讚
右邊西瓜 → 少汁不甜,吃一口 → 爛
再伸手拿西瓜,一定會拿左西瓜而遺棄右西瓜。
人都是憑記憶與經驗來辦事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過去曾有的喜樂的經驗。
在佛法上,這就是所謂的貪欲,
而人往往在潛意識中已被設定會去挑選讓自己能有重覆喜樂的行動。
我要如何能做到不嫌棄?
-----
覺見六根、六境、六識皆是因緣所生法,緣生法無常,苦、非我我所。
2013-06-28 21:30:27 補充:
於色不知、
不明、不離欲貪、
心不解脫者,
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如是受、想、行、識,
不知、不明、不離欲貪、
心不解脫者,
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
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如是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
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2013-06-28 21:30:53 補充: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
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正觀者,則生厭離;
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
色集、
色滅、
色味、
色患、
色離,
如實知受、想、行、識、
識集、
識滅、
識味、
識患、
識離故,
不隨識轉。
不隨轉故,脫於色,
脫於受、想、行、識,
我說脫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2013-06-28 21:31:06 補充:
於五受陰增進思惟,
觀察生滅:
此色,
此色集,
此色滅;
此受、想、行、識,
此識集,
此識滅,
於五受陰如是觀生滅已,
我慢、我欲、我使一切悉除,
是名真實正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