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美國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即QE貨幣政策)也就是印鈔票,指一國貨幣當局通過大量印鈔,購買國債或企業債券等方式,向市場注入超額資金,目的在降低市場利率,刺激經濟增長。
美國為解決市場流動性不足(流動性不足簡單說就是市場缺乏資金流通) 的問題,除了調降利率外,也採取多種因應措施(簡易來說就是用了很多方法成效都不好) 。
該政策通常是現行貨幣政策對經濟刺激無效的情況下,才被貨幣當局採用的非常規貨幣政策→這也是美國一直實行QE的原因。
QE1:面臨2008年金融海嘯所引起的美國銀行業流動性嚴重不足的問題,聯準會於2008年11月25日首先創造TALF工具,並在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間推動第一輪量化寬鬆措施(QE1)。
QE2:聯準會於2010年11月3日決定實施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QE2),再挹注6,000億美元收購財政部發行的長期債券,至2011年6月底為止,每月將買進750億美元。
聯準會於2011年9月21日宣佈在2012年6月底前將採取4,000億美元賣短買長「延長扭轉」模式調整所持的美債組合,以達到壓低長期利率、鼓勵借貸提振經濟復甦的目的,以繼續鞏固經濟成長動力。
QE3:聯準會於2012年9月13日決定實施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宣佈將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支持債券(MBS),同時只要通貨膨脹仍受到遏制,將沒有規模限制持續實施資產購買行動,直到就業前景明顯改善,至少在2015年中之前保持利率在目前的極低水準。
QE4:聯準會於2012年12月12日決定實施第四輪量化寬鬆政策(QE4),宣佈低利政策新指導方針,只要失業率處於6.5%之上,且未來一到兩年時間通貨膨脹率不超過2.5%水準,將維持低利政策,並提出繼續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支持債券。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一把雙刃劍,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有助於緩解市場資金緊張狀況,幫助經濟恢復增長(有點像幫病人打強心針一樣,短期病人當然有起色,但長期來說還是要看病人實施情況,畢竟強心針不然一直打,會有後遺症); 但是,長期使用的話,會埋下通脹的隱患,在經濟增長停滯的情況下,或許會引起滯漲。
另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還會導致本國貨幣大幅貶值,在刺激本國出口的同時,惡化相關貿易體的經濟形式,導致貿易摩擦等等。對於全球經濟霸主的美國而言,實施這種激進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其本國和全球經濟的影響更是不容小覷。
量化寬鬆(QE)政策退場
可以不假思索回答:美國會有最好的下場。因為QE是否退場、如何退場,都由聯準會FOMC決定,聯準會當然會以美國勞動市場及通貨膨脹狀況優先考量,只要達到其預定目標(失業率低於6.5%且通膨率在2%以下),就是完全退場的好時機。
既然QE退場將是和緩漸進的,何以全球股市及匯市在訊息揭露後要爭先恐後地逃難→最近各國股匯市跌多於漲。
說穿了一點都不足奇。當熱錢(之前印鈔票的錢)在各個市場已經把價格炒到高點時,既然知道未來價格一定走跌,誰想想做最後一隻老鼠?因此,未來半年內,匯市、房市甚至原物料市場,包括油市、金市、大宗物資(黃豆、小麥、玉米等)市場,凡是熱錢炒作對象,都將呈現顯著的震盪,而且極可能是震盪走低。
熱錢將逢高殺出,把資金匯回美國,以因應QE退場後的還債資金需求。此外,QE退場表示央行資金挹注減少,將使美國市場利率走高、美元匯率走強,而使美國成為熱錢資金回流的新樂園→美國還是最大贏家。
受害:某些新興國家的股市規模有限、匯市把關不嚴,尤其是經常帳部位較弱的國家,熱錢撤離將使匯市受到較大衝擊,包括印度盧比、印尼盾和馬元等,可能受害不小。
至於基本面較佳、匯市把關較嚴的中國大陸、新加坡等,衝擊可能較為有限;港幣因與美元採聯繫匯率,因此匯價不受QE退場影響,但香港房市一向是熱錢炒作的樂園,很難不會受到波及。
對台灣影響:以台灣而言,由於央行嚴格把關,熱錢到台灣炒作,向來在即匯市幾乎都鎩羽而歸;在房市則因本土資金早已卡位,插手空間不大,市場傳聞部分豪宅有外資及中資繞道進場,但因奢侈稅攔路,也無從炒作。至於股市,台灣幾乎是外資的提款機,衝擊難免。
QE退場對股、匯、房市的影響,主要在於股市。 另外,未來QE完全退場時,美國經濟已經處於相對健康狀態,加上美元相對走強,這些都有助於提升國內電子、機械等產業對美國出口優勢。
並且,在QE退場後,美國市場利率也預期走高,將使我國保險業在美國的債券投資,得享匯差益與利差益的雙重獲利。 至於大宗物資包括黃豆、小麥、玉米等,可能因熱錢撤離與美元走強導致價格回軟,有助於國內大宗物資進口成本的降低;然而,美元走強則抵銷了部分的價差利益。油價的下跌對國內能源使用,也有類似大宗物資進口的價格回跌益處。但另方面,QE退場的意外受害人,則是這兩年高價買入黃金的國內投資人。綜言之,QE退場對台灣的衝擊,除了股市與金市外,應是利多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