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基督教同天主教既問題

2013-06-17 12:06 am
本人係基督宗教信仰既,有接觸過基督教同天主教,由於信既神係同一個,一直覺得無問題.但係最近決定受洗,就開始煩惱邊一個教合適自己多D.
有幾個問題想問下既~

天主教方面:
1.幾時要守齋戒?大齋小齋有咩分別?大齋日小齋日又係咩?
2.幾時要讀玫瑰經?係唔係一定要每次完整咁讀完一條念珠?
3.天主教係唔係有好多節日都有儀式?(除左大節好似復活節同聖誕節)
4.幾時會用到默想禱告?
5.係唔係強調天主同人之間唔可以直接以禱告黎對話?

基督教方面:
1.係唔係一定要十一奉獻?(因為我有friend返緊個D教會唔洗)
2.係唔係係一個堂度受左洗之後唔可以轉教會?

另外~
我自己覺得基督教既教會好散,個個教會既規矩都唔受,有D無所適從...但係天主教既儀式又好多...我自問唔係好有耐性既人...
請有心人幫下我分析下...THX

回答 (3)

2013-06-17 4:33 pm
✔ 最佳答案
你似乎都唔知自己為什麼要信教。只是在搵一條容易走的路,可以欺騙自己是信耶穌的信徒。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分別很大,表面看來是信同一位神,其實不是,被迷惑的人很多,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叫你明白。你的問題完全與得救無關,信耶穌如果不是為得救恩的,就已經跟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的犧牲背道而馳。

先好好看聖經,看看得救的條件是否適合你想要的,才作決定。

箴14:12 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
參考: Bible
2013-06-25 12:49 am
1. 小齋:放棄取用熱血動物的肉類食品;大齋:即只可飽餐一頓,但在早上及晚間卻可進少量食物(半飽),其餘時間只可取用流質飲品,而不能進食
守小齋的規定,適用於所有十四歲以上的人士。
每年聖灰瞻禮日及耶穌受難日守大小齋。守大齋的規定適用於年齡在十八歲以上但未達六十歲的人士。
2. 玫瑰經不是一本書,玫瑰經是祈禱方法。無人強迫你一定要以玫瑰經祈禱,每次隨意唸多少端,但最重要是默想福音內容。沒有人迫你一定用苦路祈禱或唸這樣那樣的禱文,祈禱最後也是你和天主自己的事。
3. 基本大節是聖誕節,耶穌受難節,復活節,聖神降臨節。其實所有所謂大節很多都是在星期日(主日)慶祝。儀式?主要是彌撒。如果你當入教堂行婚禮或者喪禮系儀式,那也算geh。
4. 你想幾時都得。5. 不是,這是謬誤。天主教鼓勵人直接和天主,和耶穌基督祈禱,也鼓勵弟兄姊妹間互相代禱,而教友向聖母(她是聖人,不是神!)和其他聖人祈禱,就是希望在天堂的聖人們幫我們在天上向天主祈禱,最後也是向天主祈禱的!
基督教普遍要求教徒十一奉獻,天主教會不用,隨意奉獻。基督教受洗後可以轉教會。值得強調的是,天主教會只有一個,天主教會是大公而二千多年來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儀式多呀?比基督教多一點吧,但是如果你明白儀式背後的意義,你會很欣賞禮儀的美麗!我也不是個有耐性的人,但我也信天主教,因為我相信天主教教理是真理,而且我自己感覺天主教比較開放包容,有時基督教給我的印象是偏激。沒有人會說監著你一定要參加這那活動,當然最好就是多投入啦。
天主教的禮儀最重要也最多其實也就是那七大聖事(見URL),但相信我,天主教的禮儀真的很美麗!
你參加過慕道班沒有?即使你參加完後不喜歡,天主教也不會強迫你領洗。試試吧!
http://www.dolf.org.hk/hotline/
http://sameroot.catholicworld.info/
2013-06-18 1:37 am
你問的問題我會叫它們是宗教習俗(文雅一點叫禮儀)的問題,這些習俗不是來決定皈依宗教的信仰內涵,試從幾方面給你分析一下: 從神學而言。信奉一神(指那創造世界和掌管宇宙及人類和萬物的)而講當今宗教:猶太教、天主教(梵帝岡)、東正教、基督(新/更正)教、甚至被視為基督教異端的「耶和華見證人」和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曾稱摩門教)、及至伊斯蘭教。 從教義而言(簡化某皈依重點),就開始複雜:伊斯蘭教-認信神籍先知穆罕默德而得的啟示和順服神實行功德(詳情請另參)。摩門教-相信神籍先知Joseph Smith獲得摩門經的啟示(聖經是舊啟示)。耶和華見證人-認信神拯救遵祂命令的信徒,所以信徒按聖經理解神的要求而生活。[聖經的內容由耶證(機構) 解釋,按此要求生活行為或宗教責任]猶太教-認信猶太聖經(即舊約)的神為主,依從經典和拉比的教義守則,例如最基本的飲食守則和守安息日及傳統節期等,割禮的猶太記號…。東正教-是認信耶穌基督為救主、三位一體神等等,但由於歷史和地域文化的時代流傳,某些節日和禮儀都會跟熟悉的西方天主/基督教不同,例如聖延節不是在12月25日而是在1月7日。東正教原是早期耶穌基督教會直至主後420-450間跟羅馬教會的「(今天)天主教」議決分家的。天主教源自第一代耶穌基督教會至羅馬教會直至今天。認信耶穌基督為救主,三位一體神。但由於教義傳統和政教的歷史因素產生其他習俗-例如仍信聖母無原罪或封聖人等而產生的神學和信仰行為。基督(新/更正)教雖然今天有不同宗派,但主要的大宗派源自1517年馬丁路德對當時羅馬教會提出95條修訂教義宣言。最後修訂運動被逐而另起不同改教派別(詳情請另參),但由於主要修訂是尊崇唯獨聖經權威或按聖經決定教義,所以基本上基督教基本上都認信耶穌基督為救主、三位一體神等的最初信仰。現代的不同宗派/堂會不同的信條都以詮釋聖經要義為本。 從現實或個人角度而言,傳統的宗派(不單天主教有儀式,路德會和聖公會都是儀式傳統的教會)是透過儀式和節期等紀念式來回顧信仰的內容從而理解信徒今天活著的意義,現代的宗派(20世紀後的)的可能著重當下的感動(激動)經歷體驗信仰而鼓勵今天活著的意義。 以上的一些簡化的客觀資料,針對你的問題,以下是我個人的點題回應:從個人認信而言,按古代(聖經記載)基督教認信和受浸應該是同時的,或許傳教歷史和教會行政的經驗,使今天的「教會」製造認信,學習,考驗,才受浸。甚至洗/浸禮儀式視作歸入(信奉)某一宗派,而不是受洗歸入耶穌基督(的教會),出現如你問在某間受洗是會被另一間否認受了洗的問題。我個人意見是當你受洗前應該反問牧師他是否奉父子(聖)靈的名為你施洗使你作耶穌基督的門徒,按耶穌基督的吩咐教導我當遵守的。[馬太福音廿八章19節] 假如你將來轉教會(希望不是因為人事問題)而被查問或懷疑要求「重洗」,仍是以這問題反問,可懷疑那「教會」是否耶穌基督門徒。 假如真有這要求則你真要先考究那「教會」是傳人的道還是神的道,或反過來要他們證明你原受洗的那「教會」並不是信耶穌基督奉父子(聖)靈的施洗。 雖然這些看來是禮儀上的問題,重做一次又何妨,但對我個人來說便是信仰的否定或是受洗歸入一間地上組織的堂會而不是歸入同一神的信裏面。這正正是類似保羅寫羅馬書解答的問題。(請詳參) 十一奉獻不是要不要的問題,由聖經的內容甚至猶太人的宗教的傳統來由都是個人回答神的行動(或許你看作是宗教的規條)。雖然這宗教習俗看似是要求,但神回答他的人民連十分之一都覺不值得供應神的聖殿(今天的教會)的時候反諷: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把當納的十分之一,全部送入倉庫,使我家中有糧;藉此試驗我,看我是不是為你們敞開天窗,把福氣倒給你們,直到充足有餘呢。” [瑪拉基書三章10節]今天教會或牧師都不太講論十一是甚麼意義,因為這不是新約內容的重點或教訓傳統,反而保羅作為傳道人或教會的領袖叫人學習他的榜樣是「雖然我有權向教會支薪,但我不向教徒要錢,反而自己找兼職賺錢使自己可以傳純正福音」[哥林多前書九章],對比彼得則是帶埋老婆一齊去傳道並且受教會的資薪的。因此十一奉獻不是按受益的那邊需要來給,反而是考驗付出的一方對神的最基本態度和信仰立場。 你問天主教方面的那些問題我認為是透過這些行為幫助信徒集中精神意志和「手板眼見」的東西來經歷與神的關係,而不只是想像或理念的意識。天主教亦不是只能向神父/聖母/聖人禱告-只是按傳統習俗(流傳)普通人的「成聖程度」唔及聖人可以「通神」,所以自己祈禱神聽到的機會很微噢;反觀基督教信聖靈住在人心裏成為跟神雙向通話的橋樑,因此亦有私人禱告和默想/默觀神諭的操練/練習,所以基督教會也不只是唱歌上課堂查讀聖經。


收錄日期: 2021-04-11 19:44: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616000051KK0017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