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請行者。以何為實修,及實修所得。恭請法佈施。

2013-06-06 9:50 pm
恭請行者。以何為實修,及實修所得。恭請法佈施。

回答 (8)

2013-06-06 10:16 pm
✔ 最佳答案
入楞伽經卷第三

大慧。
離 心意意識。轉身便得 聖種類身。
修行諸行 無如是心。

離自心見 能取可取 虛妄境界故。
入如來地 自身進趣 證聖智故。
如實修行者 不生有\無心故。

大慧。
如實修行 必得如是境界故。

大慧。
若取 有\無法者。-------------------(不離心意識 取虛妄境界)
即為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故。

==================================

所以實修............ 是覺法無性 離心意識
實修所得............ 是覺法無性 無法可得
2013-06-08 11:04 am
小小淺見.. ^_^

先無愧於心.. 無有傷人心..

再於種種正見法門中.. 找尋自己會喜歡的法修行 !

讓自己喜歡修行.. 喜歡以法修行.. 才會有自己喜歡的所得 !

如此..自然而然地喜歡修行..

自然喜歡弘法.. 喜歡佈施 !

合十有禮了.. ^_^
2013-06-08 9:29 am
如果是講靈性修行這部分

我以能量的通透度為實 (進出容不容易, 帶動會不會滯留)

而不以能量的感覺好壞為實

外靈可以加持一些好像不錯的能量給你

但是私底下現在或未來都是會給你造成限制負擔的

如果有些靈通感應

可以再觀察無形是怎麼影響你的能量

2013-06-08 01:29:55 補充:
我的答案都不是從靈那裏來的

他們的謊言很多( 可能可以說是100%了 )

接近科技的, 就說類似外星人的起源

接近心靈的, 就講宗教神性

接近真理的, 就講一些自然規則作為答案

他們是讀取心靈後再講你類似有興趣的答案或問題

他們給你答案的同時, 會順便送能量近來

有支配和奪取的效果

進到肉體之後, 肉體會受到負面限制

你會沒辦法違抗他們

像我覺得釋迦摩尼也有些跟錯

不過這邊我也不好意思講太多就是了

2013-06-08 08:47:40 補充:
哎呀.. 被攻擊了

無形被抑制後似乎都會來找源頭報復

算了.. 我本來就想練習被打

2013-06-08 10:29:55 補充:
建議可以觀察學說 ,教派既有的自然現象

這樣就不避完全脫離或是堅信某一種信仰

2013-06-08 19:02:31 補充:
應該是真的有外星文化, 真理知識, 更好的境界

不過不太像是他們講的那個樣子

2013-06-08 19:18:01 補充:
單純的不相信他們也沒用, 會來找你

像下面這個CO憐的哲學家,

雖然愛思考,不相信神,也逃離不了無形的能量壓迫

沒有幫助他走到一個更好的境界

我現在也只是知道這個過程, 還沒完全贏

伏爾泰(Voltaire)是法國著名的無神論者,
死於主後一七七八年,
當他臨死之時,看到一個黑暗在他面前,
他不願去,但那黑暗卻漸臨近。
他很害怕,用手拒絕黑暗的迫近,卻是抵擋不住。
可怕的黑暗不斷朝他前進,浮氏驚怕,眼睛睜大凸出,
張口大喊:「我怕!我怕!」就在這種恐懼狂叫凸眼光景中斷氣了。

2013-06-08 19:18:20 補充:
陪伴他的一位護士小姐嚇得魂不附體,就這樣辭職。
即使有人請她來做臨時護士,她也總要先問病人是不是虔誠的基督徒,
如果又是無神論者,她是絕對不會去的。

伏爾泰,原名弗朗索瓦-瑪莉‧阿魯埃,
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啟蒙運動公認的領袖和導師。
被稱為「法蘭西思想之父」。
他不僅在哲學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衛公民自由,特別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聞名。
儘管在他所處的時代審查制度十分嚴厲,伏爾泰仍然公開支持社會改革。
2013-06-07 5:15 pm
一部心經,作的到!就是實修。
實修所得:問自己、眼見色、心中是否有色。耳聞聲、心中是否有聲。
若眼見色,心中無色。耳聞聲,心中無聲。六根不為六塵轉、就是實修。
2013-06-07 5:03 pm
實修"觀自在菩薩",所得是繼續"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靜觀覺照原本存在的慈悲利他

南無阿彌陀佛
2013-06-06 10:47 pm

以何為實修
戰戰兢兢, 如臨深淵, 如履薄冰, 金非鍛鍊不精, 玉非雕琢不美.

實修所得
心體澄澈, 意氣平和, 心定不亂, 心空不戀, 大智若愚, 大勇若懦
2013-06-06 10:34 pm
先守護根門,住根律儀,
再由「安那般那念」入門,修習於初禪定,及四種息障禪法,
後依「觀四念處集與滅」修因緣觀,而後再深觀因緣觀中極重要之「七觀智」,
而得覺見緣生法無常、苦、非我我所,
明見五蘊是緣生法、敗壞法、苦法、患法、離欲法、滅法,
故得正知「於五蘊當生厭、離欲、滅盡」,
如是如實智見五蘊緣生與滅盡,亦得如實明見十二因緣之集與滅,
此即 佛陀所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若已如是覺見「生死緣起與生死滅盡」者,
當得以如實正見生死滅盡之道跡──八正道,
如是已得具足四聖諦的明見,
是謂:「於聖道如實知見」,斷無明及三結,成須陀洹。

2013-06-06 14:34:36 補充:
若已於「聖道如實知見」者,
當依八正道精進而行,住不放逸,修習具足五根,得正向於苦滅。
此則當「於四念處善繫心住七覺分」,
次第圓滿擇法、精進、喜、猗、定(成就四禪)、
捨覺分,修習「七覺分」滿足。
如是修習「七覺分」滿足者,
得諸漏永盡,生、老病死苦永盡、解脫、涅槃。
2013-06-06 10:00 pm
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


收錄日期: 2021-04-16 23:12: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606000010KK0247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