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大陸1956年開始推行簡體字,其實最終目標係要癈除方塊字,以拼音字母取代之。第一步開宗名義要簡化,口號係簡單易學,掃盲。
當年你問一個目不識丁的成年人,你為什麼不識字,結論當然係中文字太深,太難學。
簡化了易學係想當然的結論,實際上看香港、台灣投放金錢於教育上,基本上文盲可論接近零。繁體字,其實應叫正體字,根本不是難。
其實中文方塊字好像積木,學會了一些基本,再慢慢拼,寫少幾筆根本幫不了。反而簡化字太多差不多的字而易生混淆。一點一畫就差天共地。
兒子沒有身,和八就差不多,馬和鳥只差一捌,初學時點記?
車東根本是對稱,一看就明,中間一個田,寫成车东反而更難學。
為什麼言字金字放在旁邊要改寫,相信你教小朋友時更煩。
最最最麻煩係把一字多用,幹乾干都變成干。干細胞指什麼? 乾了的細胞? 寫幹細胞一定清楚。洗面是洗什麼?
人地姓蕭,佢迫人改姓,姓肖。真混帳。很多地方名也改,如審陽,變了沈陽,omg。
當年推行簡化字係行政手段,反對的被打成右派,給批鬥,根本不是經深思細想。大躍進根本係假話,仍然不少人認為簡化字是一個成就。
你學正體、繁體字,當然明白知道簡化字的多多弊病,但須知現時大陸人學的都是簡體字,根本不識繁體,你寫成理發店佢根本不知問題所在,輕松也理所當然。其實時不時都有人提出回復繁體,但反對聲音大,無他,因為上一代的死了死,其他人學簡體字的人都看不到回復的必要。不想踏出他們的safety zone。
以前對聯、書法等都用繁體字,漂亮嘛,但現時連對聯、木雕等都出簡體字,你看會核突,大陸人看沒什麼,反而繁體字唔識睇。
所以你要大陸網站以繁體為本真是異想天開,反而佢支援你繁體是開恩,比如你輸入繁體字『白麫』,佢會內裡變成『白面』去找,把白面和白麫也找到,濫,但好過冇。反轉,內裡為繁體則輸入白面反而找不到白麫。只有一半結果,雖知大部份大陸人都唔識,根基內裡選用繁體都係無用,因為一開始已錯。如果你有下載mp3歌詞等,相信滿目白字,(就算是簡體字都會),無他,差不多就好了,不用那麼認真。這是簡体字的其一特色。
松糕是松子造的糕嗎??
削面刀是削面上的粉剌黑頭??
買賣和我的頭有什麼關係?
情系我心是指我心是情?還是情繫著我心??
多經典的歌后,一剎也會走,指歌后離去,還是指唱完一首經典歌之後??
後記;日本人多年來都想癈漢字,用曬佢已經用緊的拼音字,但都失敗,反而,收錄的漢字越來越多。
試想,下一代的人只知『中华』,到日本旅行時看到『中華料理』竟然不知是什麼!烏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