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梁振英會否下台?
「應否」與「會否」,從來是不同命題,但又極易為思維單一的人混為一談。
雖然梁振英表現不佳,但未至於很差。市民最終發現他的僭建與唐英年「有得揮」,前言不對後語又更進一步,這全都涉及他的誠信問題。那麼,梁振英會否下台?答案當然是不會的,因為他不是基於「誠信足夠」這點「美德」而上台,自然也不會因為「失去誠信」而下台。
眾所周知,梁振英不是民選的,是小圈子推他上台的。七個月前的誠信問題,嚴重打擊了唐英年當刻的民望;同樣眾所周知的是,唐英年在支持度跌到只有百分之二十時還敢堅持出選,是出於誤信分析——問過「阿爺」而「阿爺」沒有表示,城中首富和地產霸權一時之間又找不到適合替代人選,大家都害怕梁振英的深沉,連什麼泛民主派都害怕梁振英錙銖必較的個性,所以皆一面倒投入唐營而一起倒梁。結果呢?
「手段」「目的」須予釐清資產階級的堡壘,只是一個利益互換的集團,中共一攻就破,只須派出中央大員到深圳召見各方,曉以大義,要多少票就有多少票;畢竟香港的話事人不是城中首富,或是地產霸權。
梁振英既然不是基於自己「夠誠信」或是唐英年「沒誠信」而當選特首,今天自然也就不會出於誠信問題而遭中央撤換。
地產霸權由於失去造王之權,便與泛民主流和泛民的傳媒惡勢力暗通款曲,幾個月來努力「倒梁」,挑剔不遺餘力、甚而是過分;結果出現反效果,一般人沒有切膚之痛,任憑風浪起,振英懶理,大家看戲。
民陣終於有所安排,主調與今年「七一」一樣,是「梁振英下台」。這樣做也許可把「倒梁」運動推上高潮,但高潮一過,回歸現實,市民只會關心1 月中的《施政報告》對自己有何好處,人民的力量又一次白白浪費。
以「倒梁」作為運動的目標口號不是不可以,但自己先要明白「手段」與「目的」的分別何在。香港人已經進步,民粹的口號只是為少數人而設,大多數人會多問一問、多想一想,不會簡單盲從。梁振英亦懂得民粹,他建議沉默的大多數出聲喝止民粹者阻礙政府施政。想喝止誰?
更重要的自然是「地產霸權」,相比於雄仔或是人民力量一類所謂激進團體, 「地產霸權」才是梁振英的主要敵人。「地產霸權」本來與梁振英同屬建制派,但他的房屋理念最終會結束「地產霸權」,兩者之間的矛盾便成了你死我活的矛盾;反而梁振英與中央相對泛民主派與「社運小學雞」的矛盾,只是人民內部矛盾,只是次要的矛盾。
不妨問句各方正義朋友, 「倒梁」是手段,還是「目的」?目的又是什麼?搞清楚這個基本問題,比行什麼社會公義更加重要,因為搞不清楚而只知盲動之時,只是遭「地產霸權」及其代理人利用而已,行動只是為他們的利益服務,正義將會變成不義了。
「地產霸權」的「手段」和「目的」是同一樣東西,就是打倒梁振英,打倒就是一切,當真的打倒梁振英之後,下任特首不可能不看「地產霸權」的臉色而行事,首富的利益就可以保持,港人不單要住房,更可以回到一家八口一張床的「獅子山下」時代。
政治從來複雜,也從來簡單,懂得撥開表面雲霧,就可以看清問題。對於以爭取民主為念的人,民主才是目的,對於已經以民主為志業,吃硬這口飯而不能自拔的人,為環境所迫而異化,為打倒而打倒,雖說不足為奇,但一般人卻沒必要盲從。遊行目標必須擴闊從來民陣遊行的主題都是多元的,組織的目標也是「民間人權」而不是為政黨充當外圍打手。要鼓動更多人上街,民生問題固然不少,同城化、中港一體化更是振英所好而一般人不願,開放大氣電波則是廣大人民的長遠利益,不是幾個投資者的是非矛盾,但沉默大多數人醒覺不足,還需有心人的鼓動。
有人想打倒梁振英,沒有問題,想騎劫利用人民的大遊行,令「七一」或是1 月1 日的遊行目標單一化,就是大問題,因為這兩個遊行應有更闊的目標,才可以凝聚到更多的群眾,才可以達到改革社會,以及為政府的施政設立原則性的指標。
與2003 年「七一」不一樣的是,當年叫董健華下台可有平息民怨的作用。在當年惡劣的社會境況下,泛民主流也不肯叫他下台,今天反而充當急先鋒,政客不是進步了,而是退步了,還錯誤以為民眾與自己同步和進步。不理後果先推倒梁振英,換上的只是第二次小圈子選舉產生第二個騎在人民頭上的資產階級代理人。
如果今天泛民能夠提出一名人選,而這人聲言必定在2017 年力爭真正的普選,否則不會連任,還得到「地產霸權」的全力支持,也許可成為全民共識的「倒梁運動」,今天叫筆者簡單地打倒梁振英,以便老細「換馬」,我才不會這樣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