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culture.net/0113/html/a07/0113a07.html
充滿爭議的大汗
歷來學者對成吉思汗的評價褒貶不一。馬可孛羅的《遊記》對他十分欣賞;但多桑的《蒙古史》則大加批評;近代日本史學家箭內亙譽之為「名君英主」;巴克霍森卻稱他為人類的「禍魔」。
功過並存
現在大多數歷史學者均認同「功過並存」的評價。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對蒙古民族的發展有積極意義;攻金滅夏,為元朝大一統奠定了基石;西征歐亞,開闢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渠道。雖然成吉思汗肆意屠殺的暴行,當予否定,但過不掩功,他是蒙古族偉大的民族英雄,也是世界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西方人眼中,他是能與亞歷山大大帝相提並論的世界征服者。
蒙古民族共同體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前,蒙古草原上有著近百個大小不一的部落,各部落的社會發展程度不同,語言文化也有差異。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各部族,大大推動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與發展。
安定蒙古社會
成吉思汗建立強大統一的蒙古國,結束了草原各部之間的相互仇殺,又擺脫了金朝的控制和欺壓,使蒙古族享有安定的社會秩序,有利蒙古牧民休養生息,從而令蒙古民族的經濟、文化得到良好的發展條件。
成吉思汗的顯赫武功,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不可磨滅的貢獻。
奠定統一中國的基礎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後,曾擊敗金國、臣服西夏、消滅西遼,這些軍事擴張行動,為日後忽必烈建立大一統的元朝,結束中國五百多年的割據戰亂局面,以及確立中國的遼闊版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推動中、西經濟文化交流
蒙古國疆域遼闊,消除不少阻礙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政治堡壘,有利經濟發展與文化融和。中國的發明如火藥、紙幣、驛站制度等傳入了西方,西方的藥物、織造品、天文曆法等也輸入了中國。
在當時的西方人眼中,成吉思汗是一位具有雙面個性的世界征服者。
開明的賢君
成吉思汗智慧過人、虛心好學、仁厚寬容、熱情待客、尊敬上天,並且善於納言和用人。成吉思汗心胸廣闊,不僅對各種宗教採兼容並蓄的態度,他也會虛心學習敵人的優點,如重視有技能的工匠,以引進敵人的新技術便是一例。
帶來戰禍的征服者
成吉思汗的西征,確實給歐、亞大陸上不少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西征所到之處,服降者的生命、財產或可保全;但如有絲毫反抗,則城池夷為平地,民眾血流成河。
西征的利弊
成吉思汗西征時的屠城行為,使當地的經濟和文化受到嚴重的摧殘。但從另一方面看,西征衝破了亞、歐各國的政治界限,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相互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