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化大革命 ( 20點

2013-05-24 1:01 am
可以詳細告訴我關於文革嗎?
越詳細越好
整個文化大革命的事由.經過.結果



答的最好送20點喲:)

回答 (5)

2013-05-24 3:58 am
✔ 最佳答案
李小萱 你好

我是朔田流星

來回答你的問題

文化大革命的事由是

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失敗

背景:

十五年內超英趕美

可是中國內地的生產力不強

資源不多

所以這個計劃是用作增強國家的競爭力

內容如下:

1.大躍進:以土法煉鋼 收入田地植農作物

原意:要國家有更多的資源可用

結果:煉了一堆廢鐵 農民被作虛坡生產量

2.人民公社:把人民集合起來管理

原意:把農工商集起來 令人民有更好的生活

結果:國家生產力下降 人民不做事但吃大鍋飯

第二個五年計劃時餓死了很多人

毛澤東就退居二線

劉少奇的權力卻在增加

為了確立自己在黨內地位

毛澤東發起文革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index.htm

大躍進
1958年,中國的經濟建設離開了實事求是、穩步發展的軌道,一場全國性的大躍進運動被輕率地發動起來了。大躍進運動的主要標誌是高指標。1958年3月,中共中央要求修改當年2月剛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國民經濟計劃,規定農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由6.1%提高到16.2%,工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由10%提高到33%。於是農業出現「大躍進」,畝產幾萬乃至數十萬的「衛星田」不斷湧現。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錯誤地估計,當年糧食產量將從1957年的1850億公斤增加到3000-3500億公斤,糧食問題可基本解決。會議要求全國省以上黨委把注意重心轉移到工業方面來,提出鋼產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達到1070萬噸。 會後,一個以全民大煉鋼鐵為中心的「工業大躍進」高潮迅速掀起,高指標、瞎指揮和浮誇風盛行。直到1960年冬,中共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的錯誤,大躍進運動才停止。大躍進運動脫離國情,好大喜功,急於求成,嚴重破壞社會生產力,使國民經濟遭受嚴重挫折,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響,千萬人因飢荒而餓死。從1961年起,國家不得不用5年時間進行調整。

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大躍進期間,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巡視大江南北,提出「人民公社好」的號召。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決定在全國農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決議下達後,全國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高潮。《人民日報》10月1日報導說:「現在農村共有人民公社23397個,參加的農戶達總農戶的90.4%,平均每社4797戶。」 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嚴重的惡果。由於人民公社執行「左」的政策,取消自留地和農村集市,實行供給制、半供給制,「吃飯不要錢」,一度颳起了「共產風」,發生嚴重的平均主義,大大地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加上高徵購和一度調用數千萬青壯勞動力大煉鋼鐵,導致了中國的農業生產連續三年下降,以致全國廣泛地區發生大飢荒,因飢餓而死者估計超過一千萬人。

文化大革命運動
由於「三面紅旗」的失誤,毛澤東被逼把經濟整頓和中央日常工作交由劉少奇、鄧小平等主持,自己則「退居二線」。但是毛澤東並不甘於大權旁落。當全國經濟狀況剛剛略有改善,毛澤東為了奪回失去的權力,消除黨內的反對派,立即在其妻江青及國防部長林彪等人的支持下,於1966年發動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首先從文藝批評著手,然後擴展為席捲全國的政治大鬥爭。 1965年11月,毛澤東授意姚文元發表〈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一文,揭開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通過《五.一六通知》,確定文化大革命對象是「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簡稱走資派)及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標誌文化大革命作為政治大革命正式開始。接著北京大學張貼第一張大字報,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成立,清華附中建立紅衛兵,《人民日報》發表《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社論,電台廣播北京大學第一張大字報,於是文革烈火便燃遍全國。這場革命由毛澤東、林彪,以及江青等人組成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組領導,號召全國學生組織紅衛兵,在各地進行「破四舊、立四新」,向以劉少奇、鄧小平為首的各級「走資派」奪權。一時間,全國形成了對毛澤東的狂熱崇拜。其間更發生了全國性的批鬥、抄家及武鬥等暴力浪潮,造成大量人命、財物及珍貴文物的損失。 1968年,毛澤東等把國家主席劉少奇開除出黨(次年慘死於河南)。後來被毛澤東選定為接班人的林彪,企圖提前取代毛澤東。但他在1971年9月策動政變不成,倉促北逃,終於在外蒙古墜機身亡。此後,政權漸落在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等四人的手中,被稱為「四人幫」。

2013-05-23 19:58:38 補充:
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陷於大動亂中,國民經濟瀕於崩潰,人民生活困頓不堪。當時,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及後來復職的鄧小平等力圖整頓經濟,重新建立黨和政府的威信,但卻遭到猛烈的抨擊。周恩來自己也於1976年1月8日鬱鬱辭世。同年4月5日清明節時,數十萬民眾齊集天安門廣場,藉悼念周恩來抒發對文化大革命的不滿,毛澤東及江青等人下令鎮壓,是為「四五天安門事件」。到了9月9日,毛澤東也死去了,由華國鋒出任中共中央主席。他在10月6日聯合葉劍英、李先念等元老發動政變,逮捕江青等人,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終告結束。

2013-05-23 20:02:16 補充:
不足的會在意見裡補充
2013-09-27 10:38 am
女朋友放不開就買.春藥讓她發浪!
性冷感嗎?讓妳馬上變蕩婦!!!
你還在等什麼?快來本站

http://17known.com
2013-05-24 7:08 am
其實文革說法有很多種 我個人比較傾向政治鬥陣...因為中共高層有人反對毛澤東的觀點。列如劉少奇...毛澤東只是以防止資本主義復辟保持黨內純潔為藉口清除政敵而已..不過現在很難找到當時的文獻資料,都被封殺了 反正那時一個動亂的年代啊 最過血腥的莫過於武鬥..兩派人都在同一面旗幟下喊著同一個口號相互廝殺著自己的同胞..最出名的就是重慶的八一五和反到底兩派組織都動用了包裹坦克高射炮軍艦等重武器..一夜打了一萬多高射炮彈 最血腥的就是相互殺俘
2013-05-24 3:36 am




三面紅旗與經濟困難時期
反右派鬥爭結束後,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領導人企圖加速發展經濟,推行以大躍進為標誌的「三面紅旗」運動。但其結果卻適得其反。
所謂「三面紅旗」指1958年的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5月,中共在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通過了「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同時毛澤東又巡視全國各地,要求建立人民公社,實現生產大躍進。在各級幹部的逼迫下,廣大農民只好虛報產量,出現了大量所謂的畝產水稻萬斤乃至數十萬斤的「衛星田」。中共號召1958年的鋼產量要比上一年翻一番,達到1070萬噸。為此,下令在全國搜集一切鐵器,發動全民「大煉鋼鐵」,結果所謂「土法上馬」的小高爐煉出的全是廢銅爛鐵。由於對工農業產值作出錯誤的判斷,中共乃宣佈經濟取得飛躍之進展,可在十五年內超過英國,二十年之內趕上美國,同時將數億農民全部組織在人民公社之內,實行「吃飯不要錢」,衣食住行全由公社所包乾。
大躍進引起了黨內外人士之懷疑與憂慮。1959年7至8月,中共在廬山召開會議,時國防部長彭德懷經過實地考察後,向毛澤東提出「意見書」,批評1958年以來的「左」傾冒進錯誤,毛卻認為他是向黨進攻,對之展開批判。會議作出《關於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把彭德懷以及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等調離國防、外交、省委第一書記等職位,將他們打成「彭黃張周反黨集團」。接著便在全國開展反右傾鬥爭,於是不但黨外不同政見者被打擊,黨內的不同政見者也迭遭清洗,全國經濟冒進之錯誤益形嚴重。
由於經濟上盲目躍進,勞民傷財而又得不償失,全國數億農民放開肚皮吃飯,再加上自然災害及蘇聯斷絕援助,結果造成經濟上的緊張形勢,出現三年嚴重困難時期(1960年-1962年)。當時農產品和鋼產量大幅度下降,全國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糧、油、副食品、棉布和各種日用品奇缺,一切物資都嚴格實行低額定量配給供應,以致餓莩遍野。由於饑荒而死亡的人數,有的估計三千萬,有的認為至少在一千萬以上,不過至今未見公佈準確數字。
經濟發展上的嚴重失誤,迫使毛澤東把黨政日常工作交由劉少奇等人負責。鑑於全國經濟之惡劣狀況,劉少奇、鄧小平等人乃稍稍放寬對經濟工作的統制,實行擴大自留地、發展自由市場、企業自負盈虧,以及農業包產到戶等政策,即所謂「三自一包」。1962年1至2月,中共在北京召開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因參加有七千多人,故又稱「七千人大會」。會上毛澤東當眾承認自己犯了錯誤,中央決定繼續執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之方針。此後,經濟才逐漸復甦。


文化大革命運動
由於「三面紅旗」的失誤,毛澤東被逼把經濟整頓和中央日常工作交由劉少奇、鄧小平等主持,自己則「退居二線」。但是毛澤東並不甘於大權旁落。當全國經濟狀況剛剛略有改善,毛澤東為了奪回失去的權力,消除黨內的反對派,立即在其妻江青及國防部長林彪等人的支持下,於1966年發動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首先從文藝批評著手,然後擴展為席捲全國的政治大鬥爭。
1965年11月,毛澤東授意姚文元發表〈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一文,揭開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通過《五.一六通知》,確定文化大革命對象是「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簡稱走資派)及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標誌文化大革命作為政治大革命正式開始。接著北京大學張貼第一張大字報,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成立,清華附中建立紅衛兵,《人民日報》發表《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社論,電台廣播北京大學第一張大字報,於是文革烈火便燃遍全國。這場革命由毛澤東、林彪,以及江青等人組成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組領導,號召全國學生組織紅衛兵,在各地進行「破四舊、立四新」,向以劉少奇、鄧小平為首的各級「走資派」奪權。一時間,全國形成了對毛澤東的狂熱崇拜。其間更發生了全國性的批鬥、抄家及武鬥等暴力浪潮,造成大量人命、財物及珍貴文物的損失。
1968年,毛澤東等把國家主席劉少奇開除出黨(次年慘死於河南)。後來被毛澤東選定為接班人的林彪,企圖提前取代毛澤東。但他在1971年9月策動政變不成,倉促北逃,終於在外蒙古墜機身亡。此後,政權漸落在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等四人的手中,被稱為「四人幫」。
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陷於大動亂中,國民經濟瀕於崩潰,人民生活困頓不堪。當時,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及後來復職的鄧小平等力圖整頓經濟,重新建立黨和政府的威信,但卻遭到猛烈的抨擊。周恩來自己也於1976年1月8日鬱鬱辭世。同年4月5日清明節時,數十萬民眾齊集天安門廣場,藉悼念周恩來抒發對文化大革命的不滿,毛澤東及江青等人下令鎮壓,是為「四五天安門事件」。到了9月9日,毛澤東也死去了,由華國鋒出任中共中央主席。他在10月6日聯合葉劍英、李先念等元老發動政變,逮捕江青等人,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終告結束。
2013-05-24 3:07 am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6%96%87%E5%8C%96%E5%A4%A7%E9%9D%A9%E5%91%BD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通稱文化大革命,簡稱文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始於1966年的一場重大政治運動,被廣泛認為是自1949年建國至今最動蕩不安的災難性階段,常被冠以「十年動亂」、「十年浩劫」、「文化浩劫」,而只是改變它的形式,在許多方面變得更加殘酷。」毛澤東認為蘇聯的黨和國家的領導被以赫魯曉夫為首的修正主義者篡奪了[1]據此毛澤東提出的所謂「四個存在」理論,[2]即「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始終存在着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存在着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鬥爭,存在着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存在着帝國主義和社會帝國主義進行顛覆和侵略的威脅。」在此基礎上,毛澤東發展出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3]文革自1966年5月16日以後開始,結束於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和懷仁堂事變四人幫被捕後。文化大革命的指導思想和活動性質均在由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六中全會於1981年6月27日一致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被正式否定,決議認為毛澤東應負上主要責任。該決議的正式表述是:「『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前因

大躍進 1952年,斯大林發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書,從理論上全面闡述和規划了計劃經濟模式。 1953年4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斯大林論國家工業化》指出:「中國有史以來未有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開始了。 這個五年計劃的總任務,就是要使中國由落後的農業國,逐步變為強大的工業國,即逐步實現國家工業化。 為了完成這種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努力學習斯大林同志關於工業化的理論,學習蘇聯建設的寶貴經驗。 」[4]4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一九五三——一九五四年幹部理論教育的指示》規定全黨幹部理論學習的高級組和中級組在一九五三年七月到一九五四年十二月的一年半時間內,都學習《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第九章到第十二章和列寧、斯大林論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一部分著作。要求全黨主要幹部都能有系統地了解蘇聯實現國家工業化、農業合作化和完成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規律,以便在經濟建設過程中根據我國具體條件正確地利用蘇聯的經驗。[5]1954年5月2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學習蘇聯編製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經驗》指出:「為編製和實現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應當學習蘇聯編製各個五年計劃的經驗,特別是學習蘇聯編製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經驗。」1955年7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全盤採用了斯大林主義的方式、措施和理論框架。1956年赫魯曉夫在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作的《關於克服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全盤否定斯大林,引起了國際共運嚴重的思想混亂。毛澤東提出,對斯大林應該三七開,成績是主要的。[6]1957年,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政治戰線上和思想戰線上的階級鬥爭還很尖銳,必須在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上,進行經常的、艱苦的社會主義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教育。[7]10月中央討論通過的《劃分右派分子的標準》,開展反右運動。[8]12月7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宣布仿照蘇聯模式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9]1958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提出要加快社會主義建設速度,在農村成立人民公社,作為實現社會主義的基層組織。1958年6月19日,華東地區召開農業協作會議提出,兩年把糧食畝產提高到1000斤到1500斤。同日,毛澤東對薄一波說:乾脆,今年鋼產量翻一番,何必拖拖拉拉呢!要求1958年鋼產量在1957年535萬噸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1070萬噸。6月21日,毛澤東批發了冶金工業部黨組《關於產鋼計劃報告》。《報告》認為,明年鋼的產量可以超過3000萬噸,1962年將能爭取達到八九千萬噸。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北戴河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號召全黨全民生產1070萬噸鋼而奮鬥》的公報和《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提出「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生活集體化」,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這三面紅旗。[10]會後,為了追求鋼的產量比1957年翻一番,達到1070萬噸,全國幾千萬人一齊上陣,土法洋法同時上馬,掀起了一個規模空前的「全民大辦鋼鐵運動」。


收錄日期: 2021-04-20 13:54: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523000016KK0279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