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炎熱天氣流汗,好正常。。。
人體體表到處布滿汗腺,接受自主神經的控制,當氣溫升高時,流汗增多以調節體溫,順便將體內代謝的廢物排出;當劇烈運動時揮汗如雨,當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時會「嚇出一身冷汗」,這些均屬正常的生理反應,不需過於擔心。但是,在不是很熱,身心亦無特別刺激的狀況下,仍然汗出淋漓,可就要小心有病了。像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容易怕熱多汗、煩躁易怒;血糖過低的人,會冒冷汗,全身無力、顫抖;更年期婦女或神經功能失調的病人,常面部潮紅,特別會流汗。此外,若在高溫環境下勞動一段時間後,感到暈眩、胸悶、噁心、大量汗出,就要小心中暑了。
中醫認為汗液是體內陽氣蒸化陰液所成,若是白天汗出不止,稱為「自汗」,若是睡則汗出,醒則汗止,稱為「盜汗」。當然,所謂的自汗,是指人體不因勞累、不因天候及穿衣過暖和服用發散藥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而言。
臨床上常見的情況可分成下列六種:
一、營衛不和:營屬陰衛屬陽,是身體表層抵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當營衛不和、陰陽失調,抵抗力會很差,動不動就會冒虛汗,一吹風就感冒,周身常覺痠痛,一會兒怕冷一會兒又怕熱。此時應以桂枝湯來調和營衛,但由於藥性過溫,有些人吃了容易上火,故可改以柴胡桂枝湯加減來治療。
二、風濕傷表:多見於感冒挾濕以及酸痛症的患者。正如(類證治裁.汗症(指出:「若失風濕相搏,時自汗出,惡風自汗」由於風濕之邪侵襲肌表,亦是傷及表層的營衛,所以也會自汗斷續,汗量不多,怕冷畏風。當風濕痹阻經絡,則出現肢體重著麻木;當濕邪停留體內,膀胱不利,小便自然短少。此時可以防己黃耆湯加減來祛風勝濕、益氣固表。
三、體內熱盛:雖大汗出但身熱不減,滿面通紅、口乾口渴、喜喝涼飲,喝了還是口渴,也就是俗稱的火氣太大,可以白虎湯加減來清熱瀉火。
四、暑傷氣陰:多半發生於炎熱的夏天,因為暑邪亦屬熱邪,所以也會讓人汗流浹背、口渴喜涼,同時會胸悶、胃脹、吃不下飯,由於傷氣,所以人會很疲倦,由於傷陰,所以會口乾咽乾,喝了水還是不舒服,此時以清暑益氣湯來治療最為恰當。
五、氣虛自汗:氣虛的人臉色多半蒼白,總是覺得疲倦而提不起勁,說話有氣無力,稍一活動即氣喘如牛,稍一活動即滿身是汗,平時不耐風寒,極易感冒,臨床上應補氣而固表止汗,可以補中益氣湯和玉屏風散加減治療。
六、陽虛自汗:陽虛的人臉色多半萎黃或淡白,總是四肢冰涼而特別怕冷,腰膝痠軟無力,胃口不好,大便容易拉稀,喜歡喝熱湯,也是稍一活動就滿身是汗。治療宜溫陽斂陰,可用金匱腎氣丸和補中益氣湯,配合龍骨、牡礪、五味子等收澀斂陰之品。
總之,流汗是為了散熱、排泄,本是自然的生理表現,容易流汗的人,如果體檢無異常,身體亦無不適,大可不必操心,只能說是汗腺比較發達罷了。至於流的是虛汗,沒有鹹味,身體合併有許多不舒服的人,就該找出病因,針對體質上的偏頗,好好調理一下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