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患直腸癌.........急20點

2013-05-19 3:48 am
5月12日我媽係浸會檢到有直腸癌, 仲擴散到肺, 肝. 已經話冇得做手術, 只可用化療, 電療.現轉去伊利沙伯醫院, 要5月27日先見到腫瘤科, 但期間我地唔知可以食咩好!!!!!
因為係伊利沙伯就話唔好食高纖維食物, 驚會阻塞腸道腫瘤, 不能大便, 而肉類就冇問題!!!!但我地睇過中醫, 上網搜尋過, 都話唔好食肉類 (特別是紅肉) , 反而菜可以食多d!!!!!!咁究竟可以食d咩.?!?!??!?!

回答 (3)

2013-05-19 4:01 am
✔ 最佳答案
您好!由於我不是尊業人士,不能提供最準確的答案,僅此致歉。
根據我的意見,你還是跟伊利沙伯好一點,因為伊利沙伯畢竟是醫院,你媽看的只是診所......

以下是一些關於直腸癌的資料,你可以作為參考:
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也稱為結腸直腸癌、結直腸癌,包括腫瘤在大腸,直腸及闌尾的增生。在西方世界裡,這是第三個最常見的癌症,並且第二個導致死亡的癌症。一般認為,許多大腸癌是從大腸里的腺瘤性息肉(Polyp)所引發的。這些形狀與蘑菇相似的腫瘤一般都是良性的,但過了一定的時間其中的一些腫瘤會演變成癌症。

原因 :
大腸癌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進食不足夠的蔬菜,令食物長時間停留在腸道內,食物渣滓然而變成致癌物質,導致大腸癌。

症狀及診斷:
結腸癌在早期並無明顯症狀,直到發病中晚期發現為止,許多組織建議定期篩檢疾病,目前檢查直腸癌的方式是利用糞便潛血篩檢和結腸鏡檢查。其症狀有:
改變排便習慣
便血或直腸出血
大便有黏液
感覺排便功能不全

香港中文大學發現,透過檢測血液內Mir-92因子的含量,可檢測驗血者是否有大腸癌,準確度達90%,而健康人士的錯誤檢測率亦只有30%。(數據只作參考)

分期:
醫學界對癌症進行分期(分級)的目的主要是有利於指導臨床治療決策以及預測病人的預後,對結腸癌分期也是一樣。
0期:原位癌,沒有局部淋巴結之轉移,沒有遠處轉移。
I期:腫瘤侵犯到黏膜下層或肌肉層,沒有局部淋巴結之轉移,沒有遠處轉移。
II期:腫瘤侵犯穿透肌肉層至漿膜層或無腹膜覆蓋之大腸及直腸周圍組織,沒有局部淋巴結之轉移,沒有遠處轉移。
III期:腫瘤直接侵犯至其他器官,有局部淋巴結之轉移,但沒有遠處轉移。
IV期:腫瘤直接侵犯至其他器官,有局部淋巴結之轉移和遠處轉移。

定期篩檢:
台灣:根據癌症登記年度統計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紀錄於95年(2006年)時,首次超越肝癌,成為發生人數為最多的癌症,同年度已增至10,248人[1]。其死亡人數自84年2,469人急昇到96年的4,470人,「標準化死亡率」上升17%。
台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林楨國剖析大腸的各部位癌症發生率指出,大腸癌多發生在50至70歲,而自肓腸開始,其上方的升結腸罹癌率為15至20%,橫結腸經脾彎後是降結腸,降結腸罹癌率是8至10%,接著乙狀結腸佔 20至25%,最後是直腸約佔40%左右。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表示,常吃紅肉與燒烤且有家族史之40歲以上民眾,需定期至醫院進行「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20~30%大腸癌死亡率。但是,50至69歲以上的民眾,一定得【每2年作1次】「大腸癌篩檢」。
2013-05-27 6:00 pm
高纖食物,怕會造成腸塞,最後谷爆腸仲危險

當情況嚴重一切跟從西醫指示吧,中醫調理返電療化療後的身體

記得切勿自行中西藥物合壁,同醫生講聲先,因為怕有對衝

中醫角度,紅肉都係唔好,食白肉,例如魚

(P.S 高纖食物係未發現有癌前,應該多食,通一通條腸,)
2013-05-19 7:40 am


黃芩湯紓腸癌化療損傷
中醫藥博大精深,一條藥方往往可治多種疾病。沿用多年治療腸胃炎的中藥藥方「黃芩湯」,被外國研究發現可減輕化療對腸臟的損害。美國耶魯大學經多項動物及人類臨床研究,證實黃芩湯可減輕腸道炎症反應,治療腸癌患者化療後出現的腸道損傷。


耶魯大學鄭永齊教授發揚中藥古方「黃芩湯」,以科學實證證實,其對治療腸癌化療副作用的功效。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的鄭永齊教授,聯同美國耶魯大學生技製藥育成公司共同進行研究,首階段以化療藥「伊立替康」治療患癌的實驗老鼠,發現化療藥雖能縮小老鼠體內腫瘤,同時造成大面積的腸道內膜損傷。


放大圖片
阻發炎細胞續蔓延
研究人員讓老鼠服用黃芩湯的實驗室劑型PHY906,數天後,老鼠的腸道內膜離奇地恢復正常。進一步實驗發現,服用黃芩湯的老鼠,腸道幹細胞標誌分子顯著多於正常水平,不但助長腸臟健康細胞生長,更可阻截發炎細胞繼續蔓延,減低炎症。

研究第二階段邀請十七名患結腸癌或直腸癌的患者服用黃芩湯,初步臨床測試結果顯示效用良好。研究結果已於《科學轉化醫學》上發表。

辨症正確 發揮功效
本港註冊中醫師李甯漢指出,黃芩湯屬東漢名醫張仲景撰作《傷寒論》的古代名方,成分包括黃芩三錢、白芍兩錢、炙甘草兩錢、及大棗四枚。

李醫師指,黃芩有清熱燥濕功效,可瀉火解毒,止血安胎,但本身藥性苦寒,若單味用會傷脾胃及影響消化功能。白芍有斂陰之效,可止腹痛,養血調經;而炙甘草及大棗則可和脾胃,即保護腸胃,抵銷黃芩敗胃的缺點。

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認為,不少中藥方可一方治多症,只要辨症正確,體質合適,便可發揮功效。不過他提醒,黃芩湯的效果因人而異,不適合脾胃虛寒人士,呼籲腸癌患者先向中醫師求診。

李甯漢亦指,黃芩湯雖然性質溫和,但身體很虛弱,如時常頭暈或腳軟者,則未必適宜。





2013-05-18 23:42:54 補充:
另外蜜糖消炎止血潤肺抗癌manuka honey+20 要無white surge
烏龍茶

2013-05-18 23:43:17 補充:
無white sugar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28: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518000051KK0028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