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貴族反對孝文帝遷都的原因

2013-05-08 4:35 am
鮮卑貴族反對孝文帝遷都的原因

回答 (2)

2013-05-08 5:34 am
✔ 最佳答案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index.htm

北魏遷都洛陽 公元490年,馮太后死,北魏孝文帝親政,繼續進行漢化改革。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遷到洛陽,改變了過去對中原遙控的形勢,有利於整個國家的控制和政策的繼續進行,也擺脫了一百多年來鮮卑貴族保守勢力在平城形成的羈絆和干擾。遷都本身雖不屬於制度的改革,但卻是孝文帝改革總體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2013-05-16 21:47:11 補充:
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weixiaowendi.htm

北魏孝文帝 拓跋宏(後改姓元) (467-499)

崇尚中國文化,實行漢化,禁胡服﹑胡語,改變度量衡,推廣教育,改變姓氏並禁止歸葬,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準。是西北方各民族陸續進入中原後民族融合的一次總結,對中國起了重要的作用。死後廟號高祖。亦稱為魏孝文帝。

所以得出以下結論:

1.讓北魏漢化 提高北魏人的文化水平

2.控制國家和政策的運行

3.改變北魏貴族的保守思想
參考: 朔田流星
2013-05-09 6:24 am


  孝文帝放棄了太多的東西。他放棄了拓跋氏經營近百年的太原,放棄了代代相傳的鮮卑語言、鮮卑服裝、鮮卑禮儀、鮮卑制度,甚至放棄了自己的鮮卑姓氏。他是拓跋鮮卑的背叛者嗎?
  在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拓跋鮮卑已經歷數次南遷。由於沒有文字記載,這幾次遷徙的詳細過程,已無法得知,但毋庸置疑,每次遷徙,都是一次艱難的抉擇。
[略]
  過了五代,嘎仙洞的族人才在拓跋推寅的帶領下走出大山。
  他們第一次的遷徙地,“方千余裏,厥土昏冥沮洳”,並不是理想的居住地,拓跋推寅“謀更南徙,未行而崩”。又過了六七代,拓跋鮮卑才離開呼倫池,翻越陰山。據《魏書》所說,這次遷徙“九難八阻”,曆盡艱辛。
[略]
  很多人結合其他史料解讀這一事件:孝文帝的本意,不是南伐,而是遷都。但很多鮮卑貴族反對遷都,於是孝文帝假稱南伐,率領大軍來到洛陽。大軍已走了一個月,人困馬乏,更兼當時秋雨連綿,道路泥濘,行軍困難,北魏大臣厭戰情緒十分強烈。此時,孝文帝假意堅決南伐,誘大臣們勸阻,然後就坡下驢,讓他們同意遷都。
  在這樣的描述中,北魏遷都洛陽,成了極具戲劇性的事件。
  但略加思考,就會覺得這事不靠譜。孝文帝貴為皇帝,為何不能堂堂皇皇地定策遷都?這樣連哄帶騙,是不是有失王者風範?用一個小詭計,讓鮮卑人放棄經營了近百年的平城,能讓人心服口服嗎?原本反對的人,會因為這樣的原因,接受遷都行動嗎?
  武漢大學何德章教授研究認為,遷都事件其實是經過縝密安排,蘊含著命運攸關的軍權爭奪,事件本身並無任何戲劇色彩。
  手握重兵威震守舊老臣
  孝文帝親政之初,並無遷都洛陽的任何跡象,相反,他在平城曾進行大規模營建活動,改建太廟,興建明堂、太極殿,他甚至在馮太后永固陵附近,為自己營建了“壽宮”。
  平城新建的太廟、明堂、太極殿等有一個共同特點:都倣照漢魏洛陽城原有同名建築建造。太極殿本是魏晉皇宮正殿,規模極為宏大,南朝皇宮也倣其建造正殿,並沿襲舊名。孝文帝曾派長于建築的蔣少遊南下洛陽,“量準魏晉基址”,隨後再派他出使南齊,觀摩建康“宮殿楷式”。可以說,平城興建的這些新建築,都在盡力倣照魏晉制度。
  有研究者指出,孝文帝“似乎有意從有形的建築工程的拓建, 更進一步促進意識形態的轉變。他最初的希望,只是利用平城現有的基礎, 將它轉變為一座典型的中國文化式的都城, 並沒有積極南遷的意念”。
  但孝文帝很快就發現,他的這一改革思路行不通。他要達到的改革目標,與馮太后不同,均田令、三長制、俸祿制等,不傷鮮卑貴族筋骨,而孝文帝要實行的政權體制和政治制度改革,必然觸及到既得利益集團的根本。他改定歷代先帝廟號,借此剝奪一批鮮卑舊貴族的政治特權,徹底擺脫部落遺俗;他重用南朝投奔來的王肅,制定九品官制,嚴禁只擅長馬背上馳騁的武人出任文官,致使一大批鮮卑武人“下崗”。
  平城對抗改革的敵意漸濃,“初,高祖(即孝文帝)將議革變舊風, 大臣並有難色,又每引劉芳、郭柞等密與規漠, 共論時政, 而國戚謂遂疏已, 怏怏有不平之色。‘至尊但欲廣知前事, 直當問其古式耳, 終無親彼而相疏也。’國戚舊人意乃稍解” 。
  在這樣的氛圍中,進一步的改革勢必難以推行。孝文帝意識到這一點,平城的建設停頓下來,更大的行動開始醞釀,那就是遷都。
  遷都的確是在“南伐”的名義下策劃實施的。孝文帝知道“舊人懷土,多所不願”,為了避免阻力,打出了南征的旗號。不過,這個事情絕非簡單,這實際上是一攬子的縝密計劃,孝文帝要確保遷都成功。
  《魏書·高祖紀》說,南伐的人馬“步騎百餘萬”,而在《魏書》其他人的傳中,又說南伐的軍隊是三十多萬。當時平城中央禁軍不過一二十萬,從平城出發的,不可能有百餘萬。但《高祖紀》的記載也不是空穴來風,孝文帝從平城帶出來三十多萬人,包括中央禁軍和北方六鎮中的精兵“突騎”,其餘七十多萬,則是從各地徵集來的地方部隊。這樣,孝文帝南伐大軍總數達到百餘萬,幾乎是北魏帝國軍隊的全部精華。
  在南伐名義下,孝文帝不動聲色地徵集了大軍,又不動聲色地安排各路將領,統領主要部隊的將領,悄悄地換成了三種人:皇室子弟、親信大臣、漢族才俊。另外,他又安排親弟弟元羽為太尉,負責指揮平城留守部隊。在南伐的名義下,他將帝國的軍隊全部抓在了自己手中。
  這次南伐還有一個蹊蹺之處。一般北方遊牧民族向南進攻,都選擇秋後馬肥之時,他們不怕冷,怕熱,怕下雨。而孝文帝選擇八月驅軍南下,結果秋雨連綿,道路泥濘,致使人困馬乏。於是,孝文帝得到了他想要的效果,有人著急上火,磕頭請他不要南伐了,寧願遷都洛陽。看著跪在面前的人群,孝文帝一定臉上繃著,心中偷笑。
  有了如此縝密的安排,孝文帝底氣十足。他派人回平城,向留在那裏的鮮卑貴族宣佈此事,“眾聞遷詔, 莫不驚駭”。孝文帝派去的元澄“援引古今, 徐以曉之”,遙望孝文帝的百萬大軍,那些舊貴族“眾乃開伏”,無奈地低下了頭。


收錄日期: 2021-04-20 13:52: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507000051KK0025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