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問題 (漢) 中史高手

2013-05-07 4:04 am
1.漢武帝以後出現「昭宣之治」的局面,能否稱得上是霍光的功勞?






2.有人認為霍光輔助昭,宣帝,就如同周公輔助成王一樣,你認為這樣的比喻恰當?

回答 (2)

2013-05-07 3:51 pm
✔ 最佳答案
漢武帝死後,昭帝、宣帝先後繼位。他們盡量與民休息,罕有勞民傷財之事。武帝時消耗的國家元氣得以恢復,社會比較安定,歷史上稱為「昭宣之治」。


西漢的昭宣之治

漢武帝去世後漢昭帝即位,以霍光等輔政。漢昭帝在位時,實際
政權由霍光掌,握他採取與民休息的措施。漢昭帝之後為漢宣帝,仍
由霍光執政,他死後,漢宣帝才親政。漢宣帝用丙吉為相,他減免稅
賦,救濟貧窮,勵精圖治,信賞必罰;對外匈奴臣服,西域也有效的
控制;史稱「昭宣之治」。

昭宣中興


昭宣中興又稱昭宣之治,為西漢漢昭帝和漢宣帝在位時期(約為公元前87年至前49年)著重休養生息,以恢復漢武帝在位時嚴重損耗的國力。後世歷史學家評定此段時間為西漢的中興。




背景

漢武帝末年,由於長時期的興師暴眾和嚴刑峻法,階級矛盾日益尖銳,農民起義不斷。在民怨沸騰的情況下,漢武帝於終前兩年下道《輪台罪己詔》,宣布:「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表示與民更始,發展生產,與民休息。漢武帝駕崩後,漢昭帝和漢宣帝相繼當政,西漢歷史進入昭宣時期。

輕徭薄賦

7次頒布了減免田租、口賦及其他雜稅的詔令,6次頒布賑貸種及食和「勿收責」的詔令。凡遇郡國遭受水旱及地震災害,當年租賦徭役皆免。昭帝是頒布「令民得以律占租」的法令,廢除了律外苛稅。宣帝時更下令「勿行苛令」,減鹽價,禁止官吏「擅興徭役」,注意減輕農民負擔。

重視吏治

重視地方官吏的選舉,補刺史、守及相,必須由大臣推舉,他親自召見,詢問治安之術。其清政者給予褒獎。公卿大臣多從有政績的地方官中選拔。

平理刑獄

昭帝於始元四年(前83),特赦。宣帝親政後,進一步廢除了漢武帝時期訂下的酷法。設置廷尉平一官,專助廷尉決疑案及平冤獄,將治獄的好壞作為考核官吏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這些措施,改變了武帝末年人人自危,大臣「安危不可知」的局面,緩和了社會矛盾。

成效

昭宣時期的政治及經濟措施的實行,使到一度風雨飄搖的西漢王朝再次興盛。劉向評論漢宣帝時稱讚他「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親,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太宗(漢文帝)之時」。




:嚴格來講的昭宣均為霍光輔佐,不過要不是因為他們兩位皇帝均是好人,就算霍光再強,恐怕也無法形成[治]吧?
2013-05-08 5:21 am
霍光當然算是昭宣之治的功臣

第一

昭宣兩帝的能力不很高

全靠霍光的決策好

才有昭宣之治

周公輔成王的道理和霍光輔助昭宣兩帝

根本都是一樣的

成王能力也不高

全靠周公旦的幫忙

才能造成盛世

2013-05-08 19:46:06 補充:
宣帝中興

地節二年(前68年)霍光死後,宣帝才親政。在親政的二十年中,他著重於整肅吏治,加強皇權。他不但族滅了霍氏家族,而且誅殺了一些地位很高的官員。為維護法律正常行使,宣帝設置治御史以審核廷尉量刑輕重;設廷尉平至地方鞠獄,規定郡國呈報獄囚被笞瘐死名數,重視民命之餘又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此外宣帝又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宮講論五經異同,目的是為了鞏固皇權、統一思想。其餘如廢除一些苛法,屢次蠲免田租、算賦,招撫流亡,在發展農業生產方面繼續霍光的政策。對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則平息羌患,襲破車師。

2013-05-08 19:47:20 補充:
適匈奴發生內亂,呼韓邪單于親至五原塞上請求入朝,宣帝又得以完成武帝傾全國之力用兵而未竟的功業。宣帝統治期間,「吏稱其職,民安其業」,號稱「中興」。

周公攝政及再次分封

周公名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周初政治家。武王在滅商二年後去世﹐「天下聞武王崩而叛」。周公為應付危難﹐立武王年幼之子誦為周成王﹐又自己攝政﹐以致引起管蔡之亂﹐紂之子也乘機聯兵復國。周公於是東征﹐前後三年﹐平定三監之亂﹐徹底征服殷族﹐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之後周公協助成王大封諸侯﹐屏藩周朝﹐又營建成周洛邑。歸政成王後﹐留守成周﹐與宗周的召公分陝而治。

2013-05-08 19:50:33 補充:
以上意見區的文章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index.htm所得

從這兩段文字來看

周公旦和霍光一樣

把朝政管得很好

而且他們當政時

分別是西周和西漢的盛世

可見他們的能力是高的

而没有霍光的話

就没有昭暄之治
參考: 朔田流星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27: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506000051KK002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