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為什麼不拜希特勒?

2013-04-30 1:12 am
「拜靖國 是應有自由」安倍否認侵略中韓圍剿 2013年04月26日 蘋果日報

日本閣員上周末起先後參拜靖國神社,安倍也以首相名義獻花,周二近170名國會議員一同參拜,當天安倍發言:「學術界、國際間都未賦予『侵略』明確定義,且定義也因各國立場而不同。」意圖否認前首相村山富市1995年,對遭日侵略國家表示歉意的「村山談話」。

前天安倍又強硬表示參拜是應有的自由:「對為國犧牲的英靈表達尊崇是天經地義,我國官員不屈服於任何威脅。」

靖國神社原名東京招魂社,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是明治天皇為紀念在戊辰戰爭(1868~1869年)為國捐軀者建造,1869年落成,1879年更名為靖國神社,供奉至二次大戰期間各戰爭的犧牲者,包括為日本出征的台灣人和朝鮮半島人。神社原由日軍管理,1945年交民間管理。1978年神社將14名遭國際戰爭法庭判決的二戰甲級戰犯列入名冊,因而被視為軍國主義象徵。

回答 (7)

2013-04-30 3:51 am
✔ 最佳答案
德國人會去面對現實

他們知道希特勒的做法不對

但日本人没有

甚至把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說成是中國人編出來的故事

說成是在投下原子彈的原因

可能連現在的內閣也不知道

他們的思想中

這事就是假的

而且當年德國有認錯

而日本没有
參考: 朔田流星
2013-05-01 5:26 pm
因為德國沒有祭拜故人的習俗

除非是家族親人才會去探望墓地


2013-04-30 9:28 pm
小綠禍亂台灣島
奈何蒼天靠美洲
無的放矢幫走狗
智者逃離庸碌流

詩,誰不會寫?
亂寫一通誰不會?
無智之人只會沾沾自喜於皮毛卻昭昭
有智慧的人只看深度
2013-04-30 5:49 pm
且作詩抒懷

核電廠送馬英九之美洲
作者:現代杜甫
英九迅辭台灣島,
鶴唳六月下美洲。
憑藉綠卡依親去,
唯見台灣核四留。


語譯:
馬桶在總統任期結束時就趕緊打包離開台灣,在政黨輪替後的六月風聲鶴唳時盡速前往美洲。還好能憑藉著綠卡以依親名義到美洲定居,遙望著台灣島只見到那不知何時會出問題的核電廠。
詩評:
這首詩道出未來馬桶一但執政結束,慌忙離台到美洲,但好在有親人在美洲能夠依親,使他放心不少,鬆了一口氣後看著台灣,只見到那不知道何時會出現問題的核四,露出了滿意的微笑。情境分析上,由慌忙、著急,到後來的放心、輕鬆,整篇緊扣"去"字,語意緊湊,栩栩如生,堪稱佳作。
2013-04-30 9:09 am
通常你在德國人面前提西特勒就等於在污辱他們.
2013-04-30 4:50 am
德國又不是日本,可以那麼厚顏無恥,他們早已承認納粹的大屠殺是錯誤的了,也早已道歉,現在納粹在德國更被視為禁忌,他們又怎麼可能去拜希特勒?
2013-04-30 1:59 am
因為德國人有認錯

而日本人卻不是

1月27日是一年一度的“大屠殺紀念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為此發表談話,宣稱德國對納粹罪行“永久擔責”。

  從戰後阿登納公開譴責納粹罪行,到1970年勃蘭特在華沙“驚世一跪”,再到1990年德國政府發布官方道歉文告,一代代德國領導人為大屠殺罪行誠心道歉,給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德國的道歉不是只停留在言語上,而且還落實到行動中。在柏林標誌性建築勃蘭登堡門附近寸土寸金的中心地帶,德國人建立了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群,去年又在隔街相望的公園裡建立了信德人和羅姆人受難紀念園。紀念碑群那一座座林立的水泥棺材警醒後人:屠殺暴行如此恐怖,決不讓悲劇重演。

德國不止是道歉,還通過國民教育、制定法律和金錢賠償等種種方式與納粹侵略歷史進行切割。這種勇於正視歷史、勇於承擔責任、勇於反思的精神值得世人尊敬。

  德國還一直在為納粹罪行賠償。比如,德國向以色列前後賠償了大約700億歐元,向大屠殺倖存者賠償了約150億歐元,而且將繼續處理賠付。此外,德國政府還積極協調那些使用過戰爭勞役的德國公司向受害者進行賠償。


在領土主權問題上,德國人的做法更是讓人欽佩。1990年德國統一時正式宣布,不再申索因戰敗被割讓的奧得河-尼斯河線以東領土,儘管那裡是普魯士當年的起家之地。

  德國人勇於反省反思得益於其戰後國民教育。紐倫堡審判讓納粹的暴行大白於天下,也讓許多蒙在鼓裡的德國人幡然醒悟。此後,德國從教科書入手,讓人們從孩童之時就開始認識到納粹暴行和德國那段不光彩的歷史。

  德國教育法明確規定,歷史教科書中必須包含有關納粹暴行的歷史內容,並成為教學重點。培養學生與納粹意識形態作鬥爭的思想觀念,已被明確列入學校教育的首要目的。德國還與法國、波蘭等鄰國合編歷史教科書,增進互信。2006年法德合編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出版發行,裡面就有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侵占法國等內容。

  德國是尊重言論自由的國家,但有一個禁區不能碰,那就是不能宣揚納粹。德國的法律嚴禁宣揚納粹和種族仇恨,重罰新納粹分子。1994年,德國議會通過的《反納粹與反刑事罪法》規定,不准以任何形式宣傳納粹思想,嚴格禁止使用納粹標誌的行為,禁止德國網站使用納粹標誌與口號,任何發表否認納粹大屠殺的言論的人都將受到嚴懲。

  在德國,認罪、反省和銘記二戰的那段慘痛歷史,早已成為主流社會的共識,而且通過學校教育與法律雙管齊下,真正深入人心。德國誠心道歉使其放下了歷史包袱,與歐洲各國實現真正和解,德國與法國一起成為歐洲一體化的領導者,鄰國並未因此而恐慌或擔憂。

  對比一下不難發現,同為二戰侵略者的日本與德國相距甚遠。如今,日本連對起碼的侵略史實都想“打馬虎眼”,連姿態性的道歉都不情願,這又怎麼能融入亞洲,獲得諒解,取得信任呢?




德國對納粹罪行負有“永恆責任”
2013年01月29日 來源:光明日報




1月27日是“國際大屠殺紀念日”。全球包括德國在內都舉行了紀念日活動,提醒世人永遠記住法西斯納粹曾經犯下的滔天罪行。德國再次承諾,要對納粹罪行負有“永恆責任”,而也有政治家還在為納粹的罪行鳴冤叫屈。

  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位於波蘭南部的奧斯威辛集中營。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在這裡監禁過數百萬人,並屠殺了其中的110多萬人,受害者絕大部分是猶太人。奧斯威辛集中營也因此成為納粹德國進行種族清洗的鐵證,並紀錄了德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二戰結束後,德國政府採取多種措施對納粹德國所犯的戰爭罪行進行補償,除公開向受害國懺悔外,還對受害國和受害者給予賠償。1970年12月7日,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華沙向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雙膝下跪,哀悼被德國法西斯殘害的猶太人,並代表德國表示懺悔。

  2005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月27日定為紀念死於納粹大屠殺的猶太人和其他受害者的紀念日。

  在德國首都柏林,很多市民不顧冬日的嚴寒和雨雪,聚集在“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前,他們或圍坐於點點燭光周圍,或手持蠟燭,以此表達對二戰期間納粹暴行下死難者的哀悼。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政界人士以及宗教界領袖紛紛發表講話,或者是通過祈禱,希望類似的悲劇永不再現。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對於納粹的罪行,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受害者,特別是大屠殺的受害者,德國應該承擔起永恆的責任。這種反思必須一代一代保留下去。”柏林市長在講話中強調:“德國納粹二戰中慘無人道地殺害了成千上萬無辜的猶太人,我們要表示懺悔並哀悼被德國法西斯殘害的猶太人。”在德國布恆瓦爾特集中營舊址,幾百名學生向受害的猶太人敬獻了花圈,花圈的輓聯上寫著“人的尊嚴不容侵犯”。
參考: 歷史

收錄日期: 2021-04-27 20:15: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429000010KK0281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