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當然同意
http://chist.yy2.edu.hk/cert_B_minggov.htm
一. 明代內閣制度形成之經過
明初廢除宰相,政歸六部,由皇帝總攬大權。後因實際需要,內閣制度逐漸形成,其經過大略如下:
1. 明初沿襲元代,設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長官稱左右丞相,下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2. 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因宰相胡惟庸謀反一事,乘機廢中書省,罷左右丞相,由自己直接掌管六部。
3. 由於日理萬機,太祖乃挑選翰林院學士入宮,擔任政事顧問,協助處理奏章詔書,稱為「殿閣大學士」,官秩低於六部尚書。
4. 成祖時,正式設立內閣,職權稍為提高。
5. 仁宗以後,大學士負責票擬,地位大為提高,但明英宗以後,宦官權力日大,漸奪內閣之權,內閣制逐漸名存實亡。
總言之,太祖廢相對明朝的影響極深遠,終導致宦官擅政,政治黑暗之局面。
二. 明代廢相對明代政治之影響
明代施行內閣制度,對當時政治造成下列影響:
1. 明太祖廢相,直轄六部,處理全國政務,遂開明代君主專制之局面。
2. 明中葉後皇帝多昏庸,不理朝政,宦官遂得弄權,造成明代宦官為禍之主要原因。
3. 內閣大學士只備皇帝顧問而實權,具有政治才能之士亦無法有所貢獻,形成明代政治一蹶不振。
4. 由於明代慶宰相,另設都察院及六科給事,形成言官勢力日大,終引起中葉後之黨爭。
故此,明儒黃宗羲曾言:「有明之無善政,自高皇帝廢相始。」,為確切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