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仍然是沙皇政權的俄羅斯帝國,於1917年的布爾什維克革命時被推翻,而蘇聯是於1922年才成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7-11/06/content_7020092.htm
俄國十月革命(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又稱布爾什維克革命,是俄國1917年革命中第二個、也是最後的重要階段。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聖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由此,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宣告誕生。這次革命導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國內戰和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的成立。因為革命發生在俄歷(儒略歷)10月,故稱為“十月革命”。
芬蘭坦佩雷列寧博物館內收藏的列寧在1917年8月9日越過俄、芬邊境時使用的假身份證。證上化名是伊萬諾夫,職務是火車機車司爐。新華社記者 林川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腐朽、反動的俄國沙皇專制統治已經陷入深刻的危機,革命出現高潮。大戰爆發後,俄國社會矛盾日益尖銳,革命形勢迅趨成熟。1917年2月,俄國人民在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起義的工人和士兵成立了工兵代表蘇維埃。但是,俄國資產階級竊取了二月革命的勝利成果,成立了以克倫斯基為首的臨時政府。 這樣就出現了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臨時政府公開使用暴力鎮壓人民群眾的示威遊行,並準備建立軍事專政。4月,列寧結束長期在國外的流亡生活回到俄國,發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綱》,制訂了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的明確路線和具體計劃,明確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根據《四月提綱》的指示,布爾什維克黨在群眾中展開了組織和教育工作,領導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舉行了四月示威、六月示威和七月示威。當時,由于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控制下的蘇維埃變成了臨時政府的工具,資產階級公開使用暴力並準備建立軍事專政,因此,布爾什維克黨暫時收回“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提出了準備武裝起義的方針。9月到10月間,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蘇維埃已轉到布爾什維克黨方面;工人罷工、農民起義、士兵騷動,革命形勢完全成熟。布爾什維克黨再度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並在全國各地著手準備武裝起義。在舉行武裝起義的問題上,布爾什維克黨內發生了重大分歧,列寧堅持由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而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卻反對列寧關于武裝起義的思想和具體計劃,並把這一分歧公諸于眾(1917年10月,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在非黨雜志《新生活報》上發表不讚成黨中央關于武裝起義的決定的聲明)。他們的這一行為受到列寧的嚴厲譴責。
十月革命時任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中央政治局委員、彼得格勒蘇維埃主席的托洛茨基。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俄國首都彼得格勒(聖彼得堡)的工人赤衛隊和士兵在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首先舉行武裝起義。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為信號,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開始向冬宮發起攻擊,深夜攻入冬宮,逮捕了臨時政府成員。克倫斯基逃亡,臨時政府被推翻。當晚,在斯莫爾尼宮召開第二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布臨時政府被推翻,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權已轉歸蘇維埃。第二天,列寧在大會上作報告,大會通過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組成了以列寧為主席的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宣告誕生。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勝利,奠定了蘇維埃政權勝利前進的基礎。從1917年10月到1918年2月,革命擴展到俄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