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姓氏-文氏

2013-04-25 2:25 am
可5可以將文氏家族的詳細資料俾我!!
急!!!!!!!
下星期一交!!!

回答 (5)

2013-04-25 2:33 am
✔ 最佳答案
香港五大氏族,包括:文、鄧、侯、彭、廖。



香港地區本來只布少數土著散居,直至北宋末年,金人南下,宋朝屢戰敗北,北方地區多為戰亂所禍。因此,當地居民舉族南遷,徒居異地。南宋末期,中原地區更為蒙古人佔據,漢人在不願為外族所奴役,或因逃避戰亂的情況下,再度南遷至香港新界各地,開村立業。歷數世紀之發展,人口繁衍,並成為大族。香港新界鄧、文、廖、侯、彭五大姓族人,皆原居於中原地區,於宋末明初先後遷至香港新界土地肥沃之平原或谷地,建村定居。1899年,當英軍接管新界時,鄧氏族人鄧儀石、鄧青士、廖氏族人廖雲谷、文氏族人文湛全、侯氏族人侯翰階、彭氏族人彭少垣等,聯同其他新界鄉民,反抗英國佔領。及後,英人在登記土地業權時,發覺他們名下的土地甚多,故稱他們為五大姓族。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12502544



新界五大氏族是指錦田鄧氏、上水侯氏、上水廖氏、文氏及粉嶺彭氏。他們都在北宋期間移居香港現時的新界,至今發展至新界多個地方定居。



目錄 [隐藏]

1 錦田鄧氏

2 上水侯氏

3 上水廖氏

4 新田文氏

5 粉嶺彭氏

6 其他氏族

7 外部鏈結
2013-05-02 3:05 am
文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到: 導覽、 搜尋

本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2011年2月26日)
請協助添加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被提出異議而移除。


姓氏

 文姓

《百家姓》第355位


目錄
[隱藏] 1 文氏來歷
2 分佈
3 歷史知名人物
4 現代人物
5 虛構人物
6 堂號


[編輯] 文氏來歷

文姓主要來源有四支。一是源於姬姓,是以諡號命名的姓氏。商朝末年,西伯之子發繼承父志,完成滅商大業,建立周朝,於是追諡西伯為文,這是由周文王的諡號「文」而得來的姓氏。

二是出自姜姓。周文王封炎帝子孫四岳的後裔於許國,稱許文叔。許文叔的庶出子孫以「文」為姓,亦稱文氏。

三是出於媯姓,也是以諡號命名。戰國時,齊威王的孫子田文,號稱孟嘗君,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後來齊國貴族田甲叛亂,孟嘗君逃到魏任相國,死後諡號文子。他的後代稱文氏。

四是五代時,敬姓避後晉高祖石敬塘的諱,改姓文,稱文氏。

[編輯] 分佈
中國廣東省深圳寶安區
香港:新田
中國安徽
中國湖南
中國貴州
中國河南
中國陝西
中國湖北
中國四川
中國重慶
中國廣西
中國黑龍江
中國遼寧

[編輯] 歷史知名人物
文種,春秋時楚國人在越國任大夫,輔佐越王勾踐,君臣刻苦圖強,終於滅亡吳國。
文丑,東漢末年河北名將。
文聘,東漢末年與三國時代前期魏國將領。
文鴦,本名文俶,三國末年與西晉初期的名將。
文彥博,北宋著名宰相,汾州介休(今屬山西)人。
文同,北宋著名書畫家,自號笑笑先生。
文天祥,南宋抗元英雄,後拒降被處決。
文徵明,明代著名畫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文彭,刻家、書畫家,文徵明長子。
文嘉,畫家,文徵名次子。
文康,小說家,滿洲鑲紅旗人,曾官徽州知府,後改任駐藏大臣,以病未就任,卒於家中。
文廷式,江西萍鄉人,光緒進士,曾任翰林院侍讀學士。
文祥,清代洋務派首領之一,盛京(近遼寧瀋陽市)正紅旗人。




[編輯] 現代人物
文宇軒,香港無線新聞體育組主播兼記者。
文強,一位是毛澤東的表弟,文天祥的第23代後裔,1907年生,2001年10月22日辭世。另一位是中國大陸重慶貪官,2010年被槍斃。
文潔若,曾任職於三聯書店、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日本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翻譯協會會員。同時是著名作家蕭乾的夫人。
文章 (演員),中國男演員,2010年,同李連杰一同出演《海洋天堂》,還原了一位自閉症(中國大陸譯為孤獨症)患者大福,喚起了社會對於自閉症人群的廣泛關注。
文瑾瑩(문근영),又譯為「文根英」,在韓國正式的漢字表記為「文瑾瑩」,韓國著名女演員。

[編輯] 虛構人物
文泰來,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中的人物。

[編輯] 堂號

雁門堂
大約在距今三千年的西周時,在周文王八代孫中有名祈者,受封采邑雁門。祈改以祖諡為姓。是為雁門文之發祥。其後人以其邑地名為堂號,今江西,湖南等部份地區文姓人以此為堂號
六義堂
六義堂,為今湖南衡山,江西部份地區等文氏堂號。在宋景定五年,文天祥蒞永新固塘省族,聞族叔正道公(字公行,號蓬山)六個兒子俱中了舉人,於是為其寢堂題寫「六義堂」匾名,並賦詩讚之;吾愛張子厚,西銘識性情。
信國堂

正氣堂
宋代文天祥為左丞相,封信國侯,進屯潮陽,元將張弘范掩至,文天祥被俘,拘燕三年不屈,作《正氣歌就義》。此後文姓後人分別以信國堂、正氣堂為各宗祠堂號
化蜀堂
此堂號多為安徽省舒城以及四川省部份地區文氏所用,皆因文氏蜀地基祖文翁(前156~前101) ,名黨,舒城縣春秋鄉楓香樹村人,漢景帝末年為蜀郡守,興教育、興賢能、修水利,政績卓著。他成功地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公立學校「石室」,使蜀郡出現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班固在《漢書》中評論說:「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所以,其後人取其義,謂文氏堂號化蜀堂。

2013-05-01 19:05:18 補充:
新田文氏

文氏是宋末領袖文天祥堂兄的後人。當年文天祥一家移居惠州之後,文天祥參與抗元運動,並捨生取義為國犧牲。文天祥就義後,家族移居今日深圳。由於文天祥無子,所以堂兄的兒子入繼。後人逐漸開支到在今日新界元朗的屏山、新田及大埔的泮涌定居,成為今日散居新界各地的文氏家族。凡數百年間,人才輩出。新田文氏開地始祖為文世歌,葬於屯門菠蘿山上之風水穴「蝦公地」。另外,大埔泰亨文氏都是宋朝大臣文天祥堂弟文天瑞長子文應麟之後裔。
2013-04-27 8:45 pm
新田文氏


文氏是宋末領袖文天祥 堂兄的後人。當年文天祥一家移居惠州 之後,文天祥參與抗元運動,並捨生取義為國犧牲。文天祥就義後,家族移居今日深圳。由於文天祥無子,所以堂兄的三個兒子入繼。這三人各自在今日新界元朗 的屏山 、新田 及大埔 的泮涌 定居,成為今日散居新界各地的文氏家族。凡數百年間,人才輩出。



文氏先祖為漢末成都守將,居於四川成都。南宋時,文氏子孫文天祥更曾組織義軍,保家衛國。他與張世傑、陸秀夫兩人,合稱為「宋亡三傑」。宋元年間,文氏已遷入廣東地區,建基立業。明初,文氏子孫文蔭遷入新界。初時,他選擇居於屏山,後遷往大埔建村。後來,文氏人口增多,居地漸不夠用,不斷向外發展。發展至今,文氏已在大埔建了九條村落,包括有蕃田村、仁壽圍、永平村、安龍圍、東鎮圍、新龍村、青龍村、石湖圍和周頭村等。
2013-04-25 7:59 am
http://wiachuenculture.blogs全pot.hk/
文氏(新田)
新界文氏,原籍江西省固塘府富田鄉,南宋景定間 (1260 -1264) ,其祖天瑞公(1240-1298)隨堂兄璧公赴惠州任太守。其後,堂兄文天祥(1236-1282)抗元兵敗被執,從容就義,公殉國時一家俱死節 , 以弟 文壁公之次子 文陞子為嗣。天瑞公則南逃今寶安一帶,成為寶安文氏七大房的第一世祖。
新田文族開基祖文世歌(明七世):為孟常公之孫,相傳因逃兵役自東莞徒居屯門老虎坑,後遷新田鄕定居。 文世歌生六子,新田主要由其二、三和四子開發。次子文佛保再生七子,第六子文廷士(明九世)遷居洲頭村。
文氏另有一支 , 垂統公(明五世)為大埔泰亨的開基祖。
2013-04-25 3:16 am
乜唔係陳李張黃何﹖你試問十個人有九個都姓陳﹗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26:2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0424000051KK0024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