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美國參戰之前,納粹德國襲捲歐陸,僅海島英國獨力頑抗! 日本占領中國,亞洲幾乎將要淪陷! 軸心國可說勝利在望。
由於日本這次未宣而戰的行動,美國公眾輿論憤怒不已,全國自孤立主義轉為支持參戰,而歐洲的德國和義大利也對美國宣戰,美國因此也加入了歐洲戰場,因為其超強的工業能力,給予各個反軸心國陣營大量的資源,導致了最後軸心國的滅亡。另外由於參戰前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親同盟國、欲加入世界大戰的態度,出現了知道日軍即將攻擊珍珠港、卻不加以警告的陰謀論,其至今仍充滿爭議。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羅斯福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說》,聲稱12月8日是美國「活在恥辱中的一天」,後來成為了該國的紀念日。
美國參戰後,源源不絕的物資運往歐洲和亞洲大陸,雖然因重歐輕亞的策略,亞洲的援助較少。 但成功牽制並在太平洋戰場上打擊日軍,甚至也打破日本『絕不讓敵人炸彈落在神聖國土』的神話,成功轟炸日本本土兵工廠,重創了日本實力。
1941年12月8日,羅斯福總統在國會說道:「日本這次沒有正式宣戰,卑鄙的攻擊會永遠承擔不名譽的罪名...美國人民必然獲得最後勝利,我們不單要盡力防衛,更要使這種卑鄙的行為再也無法危及我們...我們將會獲得最後勝利,願上帝保佑。在此本人僅要求國會宣佈『參戰』。」美國國會以只有一票反對通過了對日本的宣戰。羅斯福立刻簽署了宣戰書,他稱12月7日為一個「國恥日」。美國政府繼續和加強了軍事動員並開始將其經濟轉化為一個戰時經濟。歐洲戰場上,納粹德國在日本襲擊珍珠港後,希特勒在國會說道:「德國在亞洲的盟友正給予行為不當的美國重重的一擊」,並在12月11日對美國宣戰,不久義大利王國的墨索里尼也跟進。從軸心國協議來看阿道夫·希特勒沒有這個義務,但還是這樣做了。這更加激怒了美國人民,使美國可以更加明顯地支援英國。這也使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回答拖延了一段時間。美國的參戰使盟國獲得巨大的工業生產力,英國即時解除被鄧尼茲潛艦艦隊斷絕物資的危機;蘇聯則爭取到在德國巴巴羅薩行動後,將工業轉至烏拉山恢復生產的時間;兩國也獲得能夠對德國反攻的大量物資,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甚遠。
本人認為影響很大,決定了軸心國和同盟國的勝負關鍵。